书城科普读物世界自然奇观
28959000000026

第26章 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高原,大峡谷面积2724.7平方千米。科罗拉多河从大峡谷内的谷底流过,河谷两侧尽是悬崖峭壁,绵延长达350千米。科罗拉多大峡谷大体呈东西走向,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最宽处达29千米,最窄处仅有100多米。被称誉为“世界上最雄伟的奇景”。

静穆的书卷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峡谷两侧的悬崖峭壁由各种颜色、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叠成,其构造和颜色迥然不同,包括砂岩、页岩、石灰岩、板岩和火山岩。它们像亿万卷书卷层层叠叠地构成线条曲折的图案,随着峡谷的迂回而盘延。向人们揭示着大峡谷地区20多亿年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巨变。大峡谷的景色极为美丽壮观。它蜿蜒曲折,危崖壁立高达几百米,到处沟壑纵横,气势雄伟。质地不一的岩石颜色随着一年中不同季节里植被、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时呈淡紫色,有时呈深蓝色,时而乳白,时而赤橙,时而又变为棕黄色。甚至在同一天里,大峡谷的岩石也会因时间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在晨光霞蔚中,色调柔和鲜亮;在暮霭阴霾里,则苍茫迷幻。

科罗拉多大峡谷以其规模巨大、丰富多彩而著称,同时,它在地质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保存完好并充分暴露的岩层,从谷底向上整齐地排列着北美大陆从元古代到新生代不同地质时期的岩石,并含有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俨然是一部“地质史教科书”。记录了北美大陆的沧桑巨变和鲜为人知的生物演化进程。

水过石穿

如果站在大峡谷边缘,几乎看不出科罗拉多河水的流动,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科罗拉多貌似平静的河水竟是造成科罗拉多大峡谷这一地球表面巨大创伤的原因。数百万年来,科罗拉多河就像一把连续不断的链锯,每天切割着大峡谷底部的岩层,使大峡谷不断地变深,变宽。与大峡谷岩层的古老相比,新生的科罗拉多河在高原上奔流,沿途冲蚀切割岩石表面。同时,由于地壳活动使岩石渐渐隆起,科罗拉多高原缓缓上升,在500万年间竞升高了1000多米。河水挟带的石块和砂粒摩擦峡谷,把峡谷侵蚀得越来越深。同时,岩层继续隆起,河道两边的峭壁越来越高。

生态环境

在大峡谷一水之隔的南北两壁,自然环境迥异。南壁海拔1800~2100米,气候干燥,植物稀少;北壁高出南壁400~600米,气候寒湿,林木苍翠,冬季冰雪覆盖;谷底气候干热,呈现出半荒漠景观。上千种植物分布在大峡谷上下,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带,从谷底的亚热带仙人掌、半荒漠灌木,向上依次更替为温带和亚寒带的桧树、橡树、松树、云杉和冷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