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自然奇观
28959000000010

第10章 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拉寨共马山海拔5167米的一座小冰川,干流全长4880千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6国,是一条著名国际河流,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古时傣族称此江为“南兰章”,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江两岸景物变化多端,奇峰嶙峋,“老茎开花”、“变色的花”、“绞杀植物”等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充满了神秘色彩。

河身分布

澜沧江在中国境内全长2139千米。澜沧江出中国境后称为湄公河,其中南阿河河口至南腊河河口31千米为中国与缅甸界河。湄公河老挝境内干流长777.4千米,老缅界河234千米,老泰界河976.3千米。柬埔寨境内长501.7千米,越南境内长229.8千米,从越南胡志明市南面流进南中国海。

澜沧之源

澜沧江的发源地在群果扎西滩。“群果扎西”,藏语意即“吉祥的水源”。它包容于海拔5200多米的杂纳荣草原。草原四周群山上的许多小溪像倒悬在天际的珍珠项链,顺着冲激而成的冰槽汩汩而下,向着草原中部的群果扎西滩流去。这些小溪在群果扎西滩绕过30多个总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的湖泊,随自然形成的小沟小壑,游龙似的迂回曲折,与滩上诸多泉水融汇贯通,澜沧江上游支流之多,恐怕连长江、黄河都望尘莫及。因而,藏民们管它叫“杂曲河”,意为水流众多。杂曲河顺山涧峡谷曲曲折折,跌宕起伏而下,来到杂多县扎查乡,在这片较为平缓的山腰间,形成了一个约500平方米的湖泊,近看会发现,水面竟高出地表,似乎投石可溢,因而无人敢靠近,牧民更是视之为“神水”。然而,尽管夏季山恋冰雪消融,暴雨肆虐,此处的大小湖泊从未泛滥过。

鱼类资源

澜沧江源区气候,具有寒冷、干燥、风大、辐射强、冷季漫长、无绝对无霜期等特点。年平均气温一般在6.0℃~-4.0℃之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流域东部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以上,西部年降水量在250毫米左右。年内降水分布具有冷季少,暖季多的特点。由于流经区域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澜沧江——湄公河水系孕育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淡水鱼类生态系统。整个流域已知鱼类多达1700多种,鱼类多样性在世界大江大河排名中名列第二,仅次于亚马逊河流域。丰富的鱼类资源中包括目前已经高度濒危的鲶鱼,伊洛瓦底江豚,以及其它极具商业价值的常见鱼类:倒刺鱼、淡水鲨、黄貂鱼、面瓜鱼、红尾巴鱼等。除此之外,该流域还有其它丰富的水生物种,例如暹逻鳄、淡水龟、蚌类等,以及大量以鱼类为生的水鸟。在上游杂曲河还有更难得一见的景观,每年5月,游鱼逆水而上到此繁殖后代,届时河中鱼群翻滚,由于数量众多,伸手可捞,形成了“半河碧水半河鱼”的奇妙景观,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