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28916900000053

第53章 从统一到分裂

唐王朝存在了近二个世纪,于907年灭亡。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大地又陷入了分裂格局。中原地区相继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王朝,共历时53年,称之为“五代”。

与此同时,中国南方先后建立了9个王朝: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加上北方的北汉,共10个王朝,称之为“十国”。

安史之乱平息以后,唐朝政府接受了一批安史部将的投降,并让他们就地担任节度使。主要有李怀仙、李宝臣、田承嗣三人。这三人后来发展成庞大的家族和割据势力,史称“河北三镇”。

安史之乱以后,先是李惟岳、李纳、田悦、梁崇义起兵反唐,史称“四镇之乱”。后是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联合反唐,自称冀王、赵王、魏王、齐王。同时,朱泚自称汉元天皇,李希烈自称楚帝,史称“四王二帝”。

当李希烈起兵造反时,唐朝中央调泾原兵前往讨伐。可是当泾原兵路经长安时,却发生兵变,讨伐军瞬间变成了叛逆军。唐德宗下诏抵御,朝廷无人应命,唐德宗只得逃离长安。泾原兵在长安立朱滔之兄朱泚为帝。朱訿虽然后来被赶出长安,但唐朝政府的元气已经难以恢复了。

藩镇割据在唐朝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唐朝灭亡以后,藩镇割据终于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在唐朝后期,藩镇势力中最大的是朱温。朱温原为黄巢部将,降唐后封为宣武节度使。朱温杀死了唐昭宗李哗,立其子为帝。未久,朱温灭唐,自立为帝,国号后梁,建都开封。

原唐河东节度使李存勖于923年称帝,国号后唐,同年,灭后梁,建都洛阳。

原唐太原节度使石敬瑭于936年灭后唐,建后晋,建都开封。

946年,契丹灭后晋。原太原节度使刘知远建后汉,待契丹撤退后,仍建都开封。

950年,后汉大将郭威杀死后汉皇帝,自立为帝,国号后周。

建立在南方的“十国”政权与“五代”一样,基本上都是由割据一方的唐节度使或武将发动的。

唐朝灭亡以后,各路节度使相互残杀,纷纷割据一方,称王称帝,一个个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割据政权对统治区的人民实行残暴统治和无情掠夺,中国各族人民尤其是中原人民遭受了沉重灾难。各地人民不断爆发起义,反抗封建军阀割据的统治,一些政权就是由人民起义推翻的。

各族人民希望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国家的统一。后周第二个皇帝周世宗在国内实行改革,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先后统一了关中地区、淮河流域以及幽云各州,为北宋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时空隧道

(1)你能试着把五代十国各朝的起始年代、建立者整理成表格吗?

(2)中国历史上分裂与统一的时期总是交替着出现,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