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28916900000010

第10章 齐桓公称霸

幽王死后,原太子宜臼被拥戴为平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由于洛邑在镐京之东,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定都镐京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平王东迁以后,齐国渐渐强盛起来。后来,齐桓公争霸,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齐国地处东方,领土宽广,国力较强。但在公元前686年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在莒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兄弟两人听闻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回国争夺君位。

当初,兄弟两人离开齐国时,小白有鲍叔牙追随,公子纠有管仲辅佐,鲁国为增加胜算,不仅派兵护送公子纠,还让管仲率军拦截公子小白。管仲在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遇见小白一行人马。管仲弯弓搭箭,向小白射去,只听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必死无疑,便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回国。哪里知道,管仲的箭只射中小白的衣钩,小白躺倒装死,骗过了管仲。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境,公子小白已在鲍叔牙的辅佐下,当上了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发兵攻打鲁国。鲁军大败,鲁庄公按照齐国的要求,杀死公子纠,用囚车将管仲送回齐国。齐桓公想杀了管仲,以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劝阻道:“当时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他用箭射您,是各为其主嘛。管仲的才能在我之上,如果您想称霸,此人非但不能杀,还要重用!”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打消了报私仇的念头,真的任命管仲为相,让他管理国政。管仲很感激,他上任后,辅佐齐桓公操练兵马,发展生产,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一心想称霸的齐桓公对管仲说:“现在咱们兵强马壮,可以会合诸侯了吧?”管仲分析道:“如今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和晋国实力都不弱,我们凭什么去会合诸侯?如果主公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召诸侯,您的声威会越来越高。”齐桓公认为管仲说得有理,便道:“那该怎么办呢?”管仲道:“眼下正有个机会。宋国最近发生内乱,新国君还没有得到诸侯承认。主公不妨派使者向刚即位的周嫠王道贺,让他下令承认宋国新君的地位。这样一来,主公就可借天子的名义召集诸侯了。”

齐桓公立刻派使者朝见周釐王。周釐王果然让齐桓公出面宣布宋国的君位继承大事。于是,齐桓公假借周嫠王之命,派人通知各诸侯国到西南边境的北杏(今山东东阿北)开会。陈、宋、蔡、邾四国与会,会上共推齐桓公为盟主,订立盟约,承诺今后要互相帮助,抵御外族入侵。

此后,齐国的威望越来越高,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了宋、陈、卫、郑四国君主在卫国的鄄地(今山东范县)会盟,齐桓公被推为盟主,从此登上霸主宝座。以后的几十年里,又多次会盟诸侯,北攘夷狄,南威楚国,创建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时空隧道

(1)如果没有管仲襄助,齐桓公成不了霸业,你知道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了哪些好建议吗?

(2)你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有名的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