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细菌
28902200000016

第16章 细菌之死

通常,限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有三个阶段:防腐、消毒与灭菌。

防腐指的是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我们称之为防腐剂。消毒则是将物体上的致病细菌杀死。而灭菌是指将所有的微生物都杀死。三者没有明显的界限,即使对于同一种化学试剂在浓度低的时候是防腐剂,在浓度高的时候也就成为灭菌剂了。

1.物理消毒灭菌法

在热力灭菌法方面,高温对细菌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但细菌芽胞对温度的抵抗力较繁殖体强。

其一,干热消毒灭菌法。

焚烧: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

干烤:利用干烤箱灭菌,一般加热至160~170℃经2小时,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其二,湿热消毒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保持食物中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目前广泛采用加热到71.7℃,持续15~30秒钟。

煮沸法:一般细菌的繁殖体5分钟就能被杀死。此法常用于消毒食具、刀剪、注射器等。

高压蒸汽灭菌法:这是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当蒸汽压力达到103.4千帕,温度为121.3℃,维持15~20分钟,即可将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杀灭。此法常用于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和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热物品的灭菌,是医院使用最广的灭菌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器内冷空气的排出程度会影响温度的升高,而消毒物品的包装、放置等也会影响消毒的效果。

其三,辐射杀菌法。

波长为200~300纳米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波长265~266纳米的杀菌作用最强。

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这样的:紫外线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从而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变异或死亡。

紫外线由于穿透力较弱,所以只能用于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的空气消毒,或者用于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其四,滤过除菌法。

滤过除菌法是通过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的目的。所用的器具是滤菌器,目前常用的是薄膜(孔径为0.22微米)滤菌器。

液体滤过法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等的除菌。空气除菌是通过初、中、高三级过滤器,除掉空气中0.5~5微米的尘埃微粒。细菌通常附着在尘埃上,滤过了空气中的尘埃,也就清除了细菌。

凡在送风系统上装有高效或亚高效过滤系统的房间,一般统称为生物洁净室。生物洁净室在医院里可用作无菌护理室和无菌手术室。

2.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一般对人体组织都有害,只能外用或用于环境的消毒。消毒剂的主要种类有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含氯消毒剂:我国常用的有次氯酸钠、二氯异氰酸尿酸钠和漂白粉等。这类制剂在水中产生次氯酸及新生态氧,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它可用于物品表面、饮用水、皮肤、地面、排泄物和污水等消毒。

过氧化物消毒剂:常用的有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主要靠其强大的氧化能力来灭菌,它可使酶蛋白中的——SH基转变为——SS-基,导致酶活性的丧失。这种消毒剂可用于物品表面和皮肤的消毒,过氧化氢熏蒸和过氧乙酸喷雾还可用于空气消毒。

醛类消毒剂:常用的有戊二醛,适用于精密仪器、内窥镜的消毒。但它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

环氧乙烷:多用为气体消毒剂。其优点为穿透力强,杀菌广谱高效,杀灭芽胞能力强,对多数物品无损害作用。不足之处为其易燃,对人有一定毒性。

中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不能杀灭细菌芽胞,但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和大多数病毒。

含碘消毒剂:常用为碘酊和碘伏。杀菌作用依靠其强大的氧化能力。它多用于皮肤黏膜、体温计以及其他物品表面的消毒。

醇类消毒剂:常用为乙醇。杀菌机制在于去除细菌胞膜中的脂类,并使菌体蛋白质变性。乙醇最常用,浓度在70%~75%时杀菌力最强。它一般多用于医疗护理器材、皮肤的消毒和浸泡体温计。

低效消毒剂: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结核分枝杆菌及某些抵抗力较强的真菌和病毒。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可用于皮肤、黏膜、物品表面、地面消毒。

氯己定(洗必泰):可用于皮肤、粘膜、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

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杀菌作用。它多用于皮肤、黏膜消毒以及食具、蔬菜、水果的消毒。

3.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由于消毒剂的不同,以及当时环境等因素、微生物自身条件的不同,人们的杀菌消毒会受到一定的干扰。那么,影响杀菌效果的干扰因素有哪些呢?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消毒剂的理化性质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大小也有差异。绝大多数消毒剂在高浓度时杀菌作用大,但醇类例外。消毒剂在一定浓度下,对细菌的作用时间愈长,消毒效果也愈好。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同一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不同。微生物的数量越大,所需消毒的时间就越长。

温度: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的效果。

酸碱度: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常会受酸碱度的影响。戊二醛只有在加入碳酸氢钠后才发挥杀菌作用。新洁尔灭的杀菌作用是pH值愈低,所需杀菌浓度愈高。

有机物:有机物可阻碍消毒剂与病原菌的接触,并消耗药品,因而使消毒效果大大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