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卡巴耶娃的意外受伤,卡纳耶娃坐冷板凳的时间还要长。2007年欧锦赛,主教练维纳本打算派卡普拉诺娃、谢辛娜以及复出的卡巴耶娃参加个人项目角逐。结果,卡巴耶娃膝伤复发,无法参赛,维纳临时决定由卡纳耶娃代替卡巴耶娃参加带操比赛。当时,卡纳耶娃和教练还在意大利,得知这一消息时,离比赛开始只有4天。
即便如此仓促上阵,但卡纳耶娃还是牢牢地把握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战胜了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艺术体操选手:别索诺娃、卡普拉诺娃和谢辛娜,夺得金牌。从那个时候开始,世界才知道,人才济济的俄罗斯队里有个叫热尼娅的小姑娘很厉害。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卡纳耶娃身上十分贴切。她是队里训练最刻苦、最自觉的人。参加全国锦标赛,即便拿到三块金牌,也片刻不肯停歇,比赛结束当晚便投入训练。“我只是喜欢训练,喜欢表演”,热尼娅微笑着,闪着长长的睫毛,一副天真无邪的神情。
比赛结束时,当卡纳耶娃知道金牌最终属于自己,这个爱笑的美丽少女留下了激动的眼泪。“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也想起了训练时的辛苦,去年世锦赛我没能参加个人全能,当时心里很低落”。
投身政坛的卡巴耶娃已淡出赛场,和她姓氏只有一个字母差别的卡纳耶娃接起了她的班。2008年,无论是俄罗斯全国锦标赛、世界杯还是欧锦赛,只要卡纳耶娃出场,金牌从未旁落。
现在,当这个一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无可争议地站到了奥运冠军领奖台上,人们似乎更有理由把她称作卡巴耶娃的继承人了,虽然卡纳耶娃说她从来没想过这些。
其实,两人有很多的不同。在俄罗斯人眼中,卡巴耶娃是个比较情绪化的姑娘,有些张扬,而卡拉耶娃性格更温和,更乖巧:教练施特里乌斯生病了,她会马上跑到药房把药买回来;一个90后的女孩,却喜欢读叶塞宁感伤的抒情诗,喜欢看《命运的捉弄》这样老掉牙的苏联电影,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绣着十字绣。
四年前的雅典,卡巴耶娃在获得奥运冠军后终结了自己的时代;四年后的北京,“卡纳耶娃时代”才刚刚开始。
美丽的传说
很多人都觉得,叶夫根尼娅·卡纳耶娃将成为“卡巴耶娃第二”。这不是一个文字游戏。关于俄罗斯美女,也许你的第一反应是“库尔尼科娃”或者“莎拉波娃”这些听到腻味的名字,但在俄罗斯国内的评选中,“第一美女”的称号却属于前艺术体操女皇、现国家杜马成员卡巴耶娃。好吧,用上这样一个比方,我们可就要开说卡纳耶娃的故事了。
训练、参赛、获奖、扬名,然后过上一种截然不同的日子。无数成功的运动员都是循着这条路走过来的,但在卡纳耶娃的视野里,这些存在无疑的目标却不是她当下愿意提及的。
“我觉得如果运动员接受采访,那就应该谈和体育相关的事,而不是别的。大家来找我(采访),难道是因为我写了一本书或者别的什么吗?”19岁的卡纳耶娃长得甜美,但说起话来却带着微微的冲劲儿。自从北京奥运会后,她已经在教练的陪同下接受了四十多家媒体的采访,大部分来自俄罗斯国内,还有一些则是欧美的媒体。对于这样的新生活、新节奏,卡纳耶娃尽可能地调适着。
漂亮姑娘的照片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所以每回在接受采访时,卡纳耶娃的主要精力其实都耗在了摆POSE上。“我可不是模特,拍好就行了,然后就好回去训练了。”慕名而来的并不总是体育媒体,所以卡纳耶娃经常是在和专业的写真摄影师打交道,那可就不是微微一笑、快门一按就能了事的了。拗造型,尽可能地拗造型,摆酷,尽可能地突破自己,这一番折腾下来,卡纳耶娃常觉得比训练还累人。
艺术体操历来是俄罗斯的强项,但要说其在国内受到了何等重视,似乎又有些言过其实了。所以,当卡纳耶娃卸了妆,换下比赛服后,人们见到的往往就是个长得甜美的姑娘,在大街上走着走着被人认出来的情况还是很少发生的。“以前我是想过,没准将来会被人认出来。但现在这些都只能算是个开始,我不能总记着自己已经获得了什么,那样的话状态会马上下降,然后就只好退出,活在过去的辉煌里了。”
卡纳耶娃已经做得很好了,在奥运会、世锦赛和欧锦赛上屡获金牌,被人誉为继卡巴耶娃之后艺术体操界的新女皇。但很多时候,她依旧是教练眼中那个听话的小姑娘,丝毫没有大牌的架势。“在某种意义上,我已经是成年人了,但还有很多事情其实是我不知道的。在任何情况下,教练都会帮我,她的生活经验可比我要丰富多了。”听教练的话,完成训练目标,无论卡纳耶娃的心里究竟是怎么盘算的,但从她的嘴里,你能听到的就是这些了。
除了出国比赛的日子,卡纳耶娃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莫斯科,要么在加兹布罗姆俱乐部的训练场上训练,要么就在宿舍里休息——两点一线得很。
今年6月,卡纳耶娃换了寝室,那是她离开家乡鄂木斯克去到莫斯科训练后,第一次独个儿享有一间房。从12岁开始,卡纳耶娃就一直住在两三个姑娘一间的队员宿舍里。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是集体生活帮着小姑娘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我们一直住得挺开心的,没什么不习惯。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住在垃圾箱边上,相比起来,我们已经是幸福的人了。”
练体育的人,无论后来何等风光,在下苦功的日子里其实都是熬着过来的。为了抓牢分分秒秒的机会,从2005年3月到北京奥运会前,卡纳耶娃一直都待在队里,没有回过家,而为了不要打扰孩子训练,她的家人们也一直忍着没去探望,仅依靠电话保持联系。
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个人全能冠军后,卡纳耶娃在更衣室里哭得厉害。但是,包括教练和她妈妈在内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上去劝她别哭,因为他们都觉得“不会哭、不想哭”的小姑娘真该放松一下了。“训练的时候,她好像从来都没哭过,只要把要求告诉她,她就会尽全力去完成,别的什么都不想。”伊琳娜·维娜是卡纳耶娃的主教练,当年小姑娘正是跟着母亲慕名而来,然后拜在了她的门下。
卡纳耶娃没有拜错师,尽管她的成名速度较之师姐卡巴耶娃来得的确是慢上一些。2007年的欧锦赛上,复出的卡巴耶娃膝伤复发,无法参赛,于是和她名字仅一字之差的卡纳耶娃终于有了站上大赛舞台的机会。
卡纳耶娃的家族并不大,在鄂木斯克的老房子里,她的奶奶、爸爸、妈妈和哥哥都住在那里。在结束北京奥运会比赛后,这一家子终于有了一次难得的团圆机会,而在这几位重要家人里,最让卡纳耶娃挂念的就是奶奶了。
“奶奶教了我很多事。5岁的时候她带着我去了体操馆,然后我开始练习体操。后来我长大些了,看到她在绣十字绣,马上就迷上了,围着她让她教我。”卡纳耶娃说,在自己心情烦躁或者紧张的时候,她常会拿出个十字绣来绣上一小会儿,然后情绪马上就平复了,特别管用。
卡纳耶娃家与艺术体操的结缘并非是从她这儿才开始的。将她领进门的奶奶是个地道的体育迷,特别热衷那些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运动,正是在她的影响下,卡纳耶娃的妈妈在专业队里练了10年艺术体操。而他的爸爸则是一位着名的古典式摔跤教练。正是因为有了这几位经验丰富的参谋,所以在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时,卡纳耶娃从没有迷惘过,用四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勇往直前。
“我喜欢训练,也喜欢比赛。艺术体操就是这样一个体育项目,不长期训练是不行的。假如一个月不练,人就没状态了,而且恢复的时候很可能会受伤。”职业寿命,这是所有运动员都要面对的问题,对艺术体操选手来说,这个区间早早被限死。“现在多忍耐一下,多克服一下就好了,因为以后就算你不想退下,也只能休息,没得选择。”
贝索诺娃
“身材高挑、容貌出众、才貌双全”,这是马燕红在体操表演时对贝索诺娃的介绍。这样的形容足以令人去关注这位艺体美女。当轻柔如云的白纱揭开,露出那张皎洁如月的面容时,你就要大发“名不虚传”之叹了。
现在的艺术体操运动员中,我最喜欢的有两位,一位是俄罗斯的卡纳耶娃,另一位就是乌克兰的贝索诺娃。喜欢小卡娜主要是因为她技艺上的出类拔萃,喜欢小安则主要是因为她形象上的超凡脱俗。艺体界向来不乏美女,但像小安这样的还是少见。小安的五官本来可以使她显得很艳丽,但她高贵的气质又使她显得很清爽很干净,不带一点俗气。或许《红楼梦》形容警幻仙子的一段话正好可以形容:“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难怪许多人要称小安为天使了。
对所有的运动员来说,没有出色的成绩,既使外表再美也不会被人夸赞。既然是“才貌双全”,那么小安的比赛也是绝对值得一看的。与小卡娜的风格不同,小安的艺术体操少了些柔美,多了些大气,表演时自信得像个女王。我最喜欢她那套圈操,一身白衣的小安如天鹅般高贵优雅,连解说员也赞其如诗如歌。只可惜场地不是蓝色,否则视觉效果就更完美了。
贝索诺娃是乌克兰实力的证明。在叶罗菲耶娃已经欲去还留的时刻,贝索诺娃是乌克兰当之无愧的第一。她气质高贵,表演风格大气,转体、跳步都美轮美奂,近乎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境界。贝索诺娃出生在一个运动员家庭,她的母亲是前苏联世界锦标赛团体金牌获得者,她的父亲是乌克兰基辅足球队的明星后卫,她的弟弟在网球基地训练。她的教练伊琳娜是1977和1979年世界个人全能冠军,她的弟子还有贝索诺娃的偶像,1992年的世界冠军阿里克斯山德拉。在2000年,贝索诺娃因国内排名次于维特里琴科和叶罗菲耶娃失去了去奥运会的机会。在维特里琴科退役后,贝索诺娃成为了叶罗菲耶娃的强大支援。在2001年的世界锦标赛上,她们分获个人全能第三和第五。在2002年3月法国艺术体操国际邀请赛的药检中,降肾上腺素呈阳性。贝索诺娃受到处罚,被停赛2个月,处罚开始于2002年9月。然而安娜·贝索诺娃仍是一个世界顶尖选手,2004年,她将继续凭借着自己优秀的舞台表演,为传统强队乌克兰赢取世界荣誉。
季莫申科
1972年2月18日——一个在普通不过的日子,亚莉桑德拉·季莫申科——艺术体操史上最着名的天才之一——在乌克兰的博古斯拉夫出生。小时候,亚莉桑德拉·季莫申科是个十分阳光的小姑娘,活泼热情,乐于表现自我。那时,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萨莎。柔术,杂技,瑜伽,艺术体操,舞蹈,芭蕾,柔软人体。
1980年,阳光的萨莎走进了体操房,开始接受专业的艺术体操训练。事实上,亚莉桑德拉的先天条件并不好,是她的那双闪闪发亮、充满希望大眼睛吸引了特留金体操学校的着名教练伊琳娜·特留金娜和阿尔滨娜·特留金娜,伊琳娜说她的眼睛还有动人的微笑表达了她的热情。枯燥而严酷的基本功训练让起步较晚的萨莎感觉十分痛苦,有时为了达到教练的要求,她还要加倍努力训练,那些日子给桑德拉的似乎只有泪水,疼痛,教练的斥责……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苦训练,萨莎的能力反而比那些天分突出的孩子强出许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进步不仅让萨莎自己很兴奋,也让教练伊琳娜·特留金娜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这样,亚莉桑德拉·季莫申科留了下来。
1987年,15岁的亚莉桑德拉·季莫申科第一次获得了代表前苏联参加欧锦赛的资格。那次,她获得了一块金牌、一块银牌和一块铜牌,并在个人全能的比赛中名列第7。当时,她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高难度的技巧和活泼的舞蹈结合得相当完美,还有那楚楚动人的大眼睛……
1988年,亚莉桑德拉·季莫申科16岁,16岁的萨莎显得还有些单薄,做起很多很多高难度动作来仍然让人有些担心。但是,凭借独特的风格季莫申科在赫尔辛基欧锦赛上夺得4枚金牌,超过了她的前辈玛丽娜·洛巴奇。这样,年轻的季莫申科为自己争取到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1988年8月,亚莉桑德拉·季莫申科和前辈玛丽娜·洛巴奇一起来到汉城,代表前苏联参加艺术体操个人全能比赛。在预赛中,玛丽娜·洛巴奇以完美的表现遮住了其他选手的光芒,而保加利亚名将比安卡·帕诺娃的失误让萨莎排在了第三的位置,奥运会的奖牌,现在只有咫尺之遥。决赛中,预赛前四位的选手全部获得了满分40000分,亚莉桑德拉·季莫申科得到了这枚奥运会铜牌。
1989年,随着玛丽娜·洛巴奇的退役,季莫申科成为前苏联最闪耀的艺术体操明星,在当年的各项大赛上,她也用成绩证明了这一点。在德国汉诺威的首届欧洲杯决赛中她获得四金一铜。在萨拉热窝世锦赛上她战胜比安卡·帕诺娃获得了个人全能金牌,终结了保加利亚“金牌少女”对世锦赛金牌的垄断,为前苏联艺术体操再次拓宽了道路。
1990年,她又在友好运动会和欧锦赛上收获颇丰。
1991年,她又在世锦赛上获得了4金一银。这一年,苏联解体震动了世界,更震动了这些前苏联的艺术体操姑娘们,从此以后,她没再也不能一起训练、一起比赛了。
1992年,亚莉桑德拉·季莫申科开始代表乌克兰参加各项国际大赛。这一年,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巴塞罗那奥运会,在巴塞罗那得到奥运金牌成为季莫申科最大的梦想。但这一年并不顺利。在5月的奥地利医药杯,保加利亚的两位年轻运动员玛丽娅·佩特罗和戴安娜·波波娃十分抢眼,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银牌。6月,在德国斯图加特欧锦赛上,保加利亚的玛丽娅·彼得洛娃以40000得满分获得个人全能金牌,俄罗斯的奥克萨娜·科斯金娜和乌克兰的奥克萨娜·斯卡尔迪娜的也显示了强大实力,还有西班牙选手,艺术体操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当时所有独联体国家要联合组队参加奥运会。
幸运的是,萨莎还是来到了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经真是极其激烈的,但那是对其他人而言,对于季莫申科,巴塞罗那是一个完美的舞台,也是谢幕的舞台。在预赛,她就领先第二名的奥克萨娜·斯卡尔迪娜045分。决赛,几乎是季莫申科在独舞,在第一个项目绳操上她就得到了9950的高分,而其他运动员都只有9600上下的分数;圈操,又是9950;球操,略有失误的季莫申科仍然得到了9700;最后是完美的带操,9950,亚莉桑德拉·季莫申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奥运金牌。作为历史上首位参加过两届奥运会、夺得过两枚奥运会奖牌的艺术体操运动员,亚莉桑德拉·季莫申科这个名字也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