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疯狂的天火——科索沃空袭战
28729900000024

第24章 南斯拉夫显英雄本色(4)

而南联盟则针对北约的这一心理战攻势,通过网络对其还击。南斯拉夫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等新闻舆论机构都通过电脑网络加强了对外宣传。南联盟官方媒体和民间组织通过在网上列举种种事实,驳斥了西方的许多不实报道,将北约空袭造成的种种灾难昭告世人,让世人明白:北约的空袭是造成科索沃大量难民不断逃离家园的真正原因。这些网上信息的发布,使西方所谓为了“人权”、为了“正义”的假面具被扯得粉碎,露出了他们霸权的真面目。

南联盟政府还运用网络及时和人民进行沟通,使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了解战场上的实情,将人民团结起来,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和决心。尤其是当电视、广播系统受到北约致命的打击后,网络系统发挥了良好的宜传、教育作用。尽管南联盟在网络战方面同样不如北约力量强大,但也取得了反击的初步胜利。

有专家认为,北约与南联盟之间的网络之战,只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

五、强烈打击“科索沃解放军”

当北约的炸弹落在南联盟的国土轰然炸响的时候,在科索沃的一个丛林里,塞尔维亚警察部队正悄悄出动,向蜇伏在这里的“科索沃解放军”的一个小分队发起了进攻。

科索沃的局势发展到今天北约不停地大规模地进攻南联盟,“科索沃解放军”真是帮了大忙。正是这支队伍,不断向塞族的警察、部队挑衅滋事,为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制造了一个借口。当北约疯狂地轰炸南联盟时,“科索沃解放军”蠢蠢欲动,又不断乘乱袭击塞尔维亚部队,制造内乱,里应外合,以达到使科索沃独立的目的。对此,南联盟警察和部队也决不手软,把对“科索沃解放军”进行有效的围攻,作为反击北约空袭行动的一部分。

1991年,科索沃阿族自行宣布成立“科索沃共和国”,鲁戈瓦被推举为“总统”,这当然遭到南联盟的反对。“科索沃共和国”意识到需要有自己的武装来反对南联盟,“科索沃解放军”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于1992年由阿尔巴尼亚直接帮助组建的,并于当年首次在马其顿出没。在最初成立的几年中,它只有500来人,一直默默无闻。1996年2月,“科索沃解放军”觉得羽翼渐丰,第一次向塞族警察发动袭击。1998年初,具有游击队性质的“科索沃解放军”放置炸弹,将普里什蒂纳大学塞族校长炸成重伤,在当地居民中造成不小的恐慌,被塞尔维亚当局宣布为恐怖主义组织,并派出军事力量对其进行打击。1998年2月28日,“科索沃解放军”的武装人员在塞族警察部队巡逻的必经之地设下埋伏,当场打死4名塞族警察,从而引发了科索沃危机。

在与政府军事力量的对抗中,已发展成拥有2万人的“科索沃解放军”,根据任务和情况的不同,分成各自为战的小分队。一部分小分队由战斗力较强的突击队员组成,他们数百人为一个单位,身着统一的黑色制服,头戴绣有双头鹰帽徽的贝雷帽,专向塞族的战略要地发动进攻;另一些则是由没受过正规训练的普通成员组成,负责在整个区域开展破坏活动。

“科索沃解放军”目前的领导人是只有28岁的哈西姆·萨奇,政治领导人是在塞尔维亚监狱坐过27年牢的阿德姆·德马齐。这个准军事组织在日内瓦、波恩和美国都派有代表。

要维持一支军队,资金、武器和训练人员的工作什么也不能少。由于“科索沃解放军”主张暴力解放科索沃,并建立“大阿尔巴尼亚”,迎合了世界各地阿族人的心理。因此,该组织在国外有不少支持者和同情者,仅在美国就有数十万阿族人为其募集资金,还设有“科索沃募集基金会”。据说,“科索沃解放军”还派人到国外阿族人生活的地方,公开以“援助故乡”为名,向阿族人征收3%的个人所得税,用这笔资金购买武器装备。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披露,“科索沃解放军”有可能参与了靠毒品养军火的肮脏勾当。该杂志报道说,德国巴伐利亚州内政部的一位官员近日说,最近在该州举行的一次有200名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侨民参加的募捐会上,共筹集到10万德国马克。对于这些普通的阿族人来说,这是一笔数目庞大的巨款。由此,警方怀疑这些阿族人利用募捐“洗黑钱”。同时,德国联邦调查局的一份报告说,一些阿族人现在正在成为向西欧贩卖海洛因的最大团伙,而他们的贩毒所得,有可能给了“科索沃解放军”。德国一家报纸也披露,自“科索沃解放军”成立以来,共得到了9亿德国马克的资金援助,而这其中有一半援助与贩毒有关。

“科索沃解放军”手里已掌握的武器,包括步枪、冲锋枪、大炮、导弹和坦克。为了搞到更多的武器,“科索沃解放军”经常通过邻国的秘密通道进行军火交易。在1997年阿尔巴尼亚爆发的动乱中。武器大量流失,使“科索沃解放军”得到了大量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手提式热寻的导弹等装备和弹药。

为提高军事人员素质,科索沃解放军还在阿尔巴尼亚政府的默许下,在阿北部设立了自己的训练营,招募志愿人员。阿南边境小城库克斯的清真寺成了“科索沃解放军”休养和操练的场所。科索沃解放军战斗小分队常从这里出发偷越阿南边界,袭击科索沃塞军据点。科索沃危机爆发初期,南斯拉夫方面在西方的打压下,一度保持克制,“科索沃解放军”因此得意一时。他们不仅抢占了科索沃近2/3的土地,还与塞族警察展开了争夺城市和矿山的大规模战斗。

面对这种情况,南联盟军警很快开始了在科索沃全境清剿阿族非法武装的攻势。在塞族警察部队的反击下,“科索沃解放军”溃不成军,被迫向阿尔巴尼亚方向逃跑,但在靠近边境的一片森林中被团团包围。若不是北约威胁要对南联盟动武,迫使塞族军警停止了在科索沃的行动,“科索沃解放军”早已不复存在。后经过几个月的休整,“科索沃解放军”又逐步恢复了元气。

当北约开始轰炸南联盟的时候,“科索沃解放军”以为时机已到,四处出击袭击塞族军警,不断制造事端。3月29日夜,这支非法武装趁北约空袭之际,向塞尔维亚警察部队发动了猛烈进攻,双方展开了激战。

塞族军方已意识到,对科索沃非法武装的过分谦让,是姑息养奸,这个祸患不除,科索沃难有平静之时。现在“科索沃解放军”已引狼入室,如果任其肆意作乱,将来的局面就更难收拾。因此,不管你北约如何轰炸,南联盟军警在科索沃进攻“科索沃解放军”非法武装分子的战斗不肯停息。

已受到重创的“科索沃解放军”顽固抵抗南联盟政府军警的反击,向森林里转移。不久,“科索沃解放军”领导层发起所谓的“志愿者行动”,动员年龄在18岁至50岁的男性公民与南斯拉夫军队作战,几周内已招了8000名新兵,包括一些美籍阿族人,被带到了阿尔巴尼亚北部的训练营训练。与此同时,南联盟一方面做好反击北约可能的地面进攻的准备,一方面继续进攻“科索沃解放军”。

5月4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宣布,科索沃境内的阿族非法武装已被消灭。非法武装的部队、指挥机构和基础设施已被彻底摧毁,科索沃战地恢复了合权政权,南联盟总统称赞南联盟武装部队出色地履行了使命。

六、国外游子用行动声援祖国

战火焚烧了家园,硝烟弥漫在故乡。

对于那些离开祖国而在外国生活、工作、出差或定居的南斯拉夫人来说,心情格外沉重。这些游子心系祖国人民的安危,痛恨北约的轰炸,并以种种行动支持祖国抗击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的残酷战争。

南斯拉夫人的身体素质好,在外国打球、踢球的人不少。北约开始空袭南斯拉夫后,在西方国家足球俱乐部效力的3名南斯拉夫球星发出呼吁,希望所有在北约国家工作的南斯拉夫足球教练员或踢球的运动员在北约空袭南联盟期间,拒绝为他们的球队工作或比赛。这3名球星是米贾托维奇、斯托伊科维奇和萨维切维奇,他们都曾担任过国家队的队长。这些球星很有号召力,他们的呼吁很快得到了南联盟在国外踢球的足球运动员的响应。效力于北约成员国各足球俱乐部的南籍球员立即决定罢赛,直到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为止。

共有30多名著名的南斯拉夫籍球员在西班牙各俱乐部踢球,他们当中最著名的要数国脚米贾托维奇。国难当头,他号召同伴们团结一致,只要北约一天不停止对祖国的轰炸,他们就一天不踢球。

米贾托维奇效力于皇家马德里俱乐部队。这位去年世界杯赛时的国家队队长,是在北约对南联盟空袭前夕带着自己3岁的儿子卢卡离开贝尔格莱德的。此前,他应南斯拉夫国家队的召唤,准备参加欧洲足球锦标赛预选赛南斯拉夫主场对克罗地亚的一场比赛。这位世界著名球星,有“幽灵杀手”之称的南斯拉夫队前锋,在去年法国世界杯赛中帮助南斯拉夫队打进16强。但是,这位战功赫赫、进球最多的南斯拉夫球星在自已的祖国被轰炸之际,再也无心踢球了。他说:“在我们的祖国处于危难之时,我们不能躲开,也不能沉默。我们每个人都有权说出心里话,科索沃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我无法想象当我的家庭和祖国人民都在经受苦难时,我能心安理得地踢球。目前,我无法去想别的事情,体育现在对我来说已经是次要的了,我的脑海里只有我的祖国、我的父母和我的兄弟姐妹。”

3月29日,米贾托维奇身披南斯拉夫国旗与4名同胞队员来到美国驻马德里使馆前抗议。他们高声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抗议北约对南联盟主权的侵略,许多西班牙球迷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在英国水晶宫队踢球的南斯拉夫国家队中场队员库尔西奇,3月24日得知美国的B-52轰炸机已从英国的空军基地起飞去袭击南斯拉夫的时候,寝食不安,魂不守舍。他效力的水晶宫队是英国的一支老牌甲级劲旅,当初他就是冲着这一点来英国踢球的。可英国这次紧随美国对南联盟空袭,他气愤极了,只身来到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静坐,抗议包括英国在内的北约轰炸他的祖国。这一晚上,竟有5000多名支持他的球迷也自发来到首相府门外,表达他们对库尔西奇爱国行动的支持。

在意大利拉齐奥队踢球的塞族球星米哈伊洛维奇臂戴黑纱,4月3日上场与AC米兰队比赛。他的球衣里面一层的白背心上还写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大字。拉齐奥队的全体上场队员为了表示对他的支持,都穿上了同样的背心。比赛开始前,拉齐奥队全体队员拉起球衣,向全场观众显示那些大字:“要和平,不要战争”。而拉齐奥队球迷们作为回应,也打出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一行字:杀死大兵瑞恩(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的主人公)。米哈伊洛维奇还通过特殊途径约见了意大利总理府秘书,向他表达了南斯拉夫球员对当前北约空袭南联盟局势的关切。这场赛事过去,他就加入到了罢赛的队伍中去了。

在德国效力的乔尔泽维奇、里斯基奇、科姆列诺维奇等10名南斯拉夫球员,则说服他们所在队的教练,以健康不佳为由,不将他们列入上场阵容。

而在法国梅兹的南联盟外援球员鲁西奇不但罢了赛,还向俱乐部表示,他要回家拿起武器来保卫自己的祖国。他的这一要求,得到俱乐部的理解和允许。

并不是在国外的每个南斯拉夫球员反对北约空袭的行为都能得到所在国的许可或默认。南斯拉夫前国家队队长斯托伊科维奇效力于日本名古屋鲸八队,在前不久的一场比赛中他穿了一件写有“北约停止轰炸”的背心,日本足协马上作出了“禁止在比赛中进行政治活动”的禁令。日本对北约的空袭行动,是持赞成态度的,虽然它不属于北约成员国。斯托伊科维奇说,如果不是这个禁令,他将在下一场比赛中在胸前挂一个牌子,以悼念在北约空袭中死难的同胞。

南斯拉夫还有不少球员在中国踢球。3月底,在北京国安主场对沈阳海狮的甲A联赛上,主队来自南斯拉夫的外援2号佩塔未出现在阵中。佩塔25岁,身高1.86米,体重76千克,是位踢中场的好手,头脑清楚,擅长组织,来华之前他在南斯拉夫的一支甲级队效力。这次没上场,是因为北约空袭了他的故乡,他与家人电话失去了联系,心情很沉重。后来,他着“停止轰炸”白汗衫上了场。而在甲B球队江苏加佳队的两名南斯拉夫外援切班和杜克奇却在球场精神抖擞地奔跑。他们说,我们也很想家,但南京球迷那么热情,我们只有踢好球,在球场上展示南斯拉夫球员的风采,才是对中国人民支持南政府立场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