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甘肃省志.政协志
28690900000066

第66章 协商讨论(7)

1957年5月2日至3日,省人民委员会和省政协举行委员联席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倡议,提出在甘肃东北地区建立回族自治区的方案。出席会议的有省人委委员、省政协委员及其他有关人士共142人。会议由省长邓宝珊主持。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张仲良讲了话。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部长蒙定军代表中共甘肃省委提出了以银川专区、吴忠及固原两个回族自治州、泾源回族自治县及隆德县为区划,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方案。经过讨论,与会委员一致赞同中共中央的倡议,并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提出的方案。这个方案是反复协商研究,从各方面提出的几个方案中选择得出的。按照这个方案,自治区将包括19个县、市;人口约160多万,其中回族占1/3以上;面积约75000多平方公里;所包括的地区互相毗连,回族人口比较集中,经济、文化发展条件也很好,是一个比较现实易行的方案。在这次会议讨论之前,中共甘肃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倡议,曾先后邀请1700多位回、汉人士进行了座谈讨论。省政协于1957年4月29日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会议认为,甘肃有回族人口110多万,约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3。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但银川、吴忠、固原地区回族人口比较集中,选择这一地区成立回族自治区是适宜的。经过社会改革后,这一地区已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发展了一些工矿企业,回族干部也成长起来了,建立回族自治区的条件比较成熟。建立回族自治区不仅体现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且有利于调动广大回族人民的积极性,将在国内造成很深刻的政治影响,进一步促进回、汉民族的团结。

§§§第三节省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协商讨论重大问题

讨论全省形势和工作任务问题

1961年8月17日,中共甘肃省委第二书记、省政协副主席高健君在省政协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在三面红旗照耀下继续前进》的报告。报告中指出,甘肃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全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有了巨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干部也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是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正确领导的胜利,也是全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爱国人士辛勤劳动和紧张工作的共同成果。但是,在工作中也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再加上近年来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暂时困难。1960年冬季以来,在党中央和西北局的领导下,中共甘肃省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肯定成绩,改正缺点错误,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在全省范围内先后广泛地宣传和认真地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分期分批地开展整风整社运动,注重调查研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形势一天天向好的方向发展,尽管还有困难,前途是光明的。接着就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整风整社、统一战线、民族宗教等问题发表了意见。

会议在小组和大会讨论中,认真讨论了高健君作的报告,并表示完全同意。委员们最关注的是农业问题,认为农业是甘肃的中心问题。由于农业生产水平很低,所提供的商品粮及其他农产品很少,加上领导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和近年来遭受的严重自然灾害,使农业生产、各项建设、市场供应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都受到严重影响。实践证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如何使农业生产赶上去,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必须贯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加强农业战线,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生产。

坚决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委员们对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关于在农村充分发动群众,分期分批地开展整风整社的精神表示拥护。关于统一战线问题,大家认为甘肃的统战工作是有成绩的,形势是好的,要进一步搞好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贯彻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以及工商界、知识界、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的自我教育改造等工作。关于民族宗教问题,大家认为要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提倡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同时认为,1958年在宗教中进行的反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制度的斗争是必要的、正确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党的一项长期政策,要保护现存的寺庙、经卷、佛像、法器等物,不准破坏。对于还乡的宗教人员,不能歧视,要安排好他们的生产生活。对老弱病残、生活困难的宗教人员要给予补助和救济。

会议于1961年8月26日通过的省政协二届二次会议决议中称,会议一致认为,党中央和毛主席所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甘肃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近两年来,虽然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一些暂时困难,但是,全省各族各界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紧密地团结一致,发扬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在为发展生产,克服困难,争取新的胜利而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当前全省的形势是好的,暂时的困难是一定能够克服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会议号召全省各民族人民、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一切爱国人士,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从各方面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作出新的巨大的贡献。

§§§第四节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协商讨论重大问题

讨论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问题根据当时全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深入开展的要求,讨论如何在各族各界人士中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以下简称“三个主义”)教育运动,是省政协三届一次会议的中心任务。1964年9月19日,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第二届省政协主席王世泰在省政协三届一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把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搞深搞透》的报告。报告讲了5个问题:一、在各族各界人士中进行的“三个主义”教育运动是全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全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一场重新教育人的斗争,也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一个根本措施。正在各族各界人士中开展的“三个主义”教育是推动和帮助各族各界人士和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改造的一个群众运动,是兴无灭资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二、甘肃省统一战线内部的阶级斗争是尖锐的复杂的。党的统一战线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向困难、向敌人作斗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资本主义势力和封建主义势力的进攻,存在着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表现,在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显得复杂、尖锐。三、一年多来的“三个主义”教育运动有了一个初步的开端。学习的规模、内容有很大发展,有些地区、有些单位,初步揭开了阶级斗争和大反复的盖子。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各界人士政治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批判了一些错误思想和错误言论,初步澄清了一些大是大非,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多数人的认识。四、以阶级斗争为纲,更加广泛、深入、系统地开展“三个主义”教育运动。

指出,“三个主义”教育运动的内容、目的和要求,就是通过学习,帮助各界人士正确认识毛泽东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思想,正确认识马列主义与修正主义的分歧及斗争前途,正确认识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在国内阶级斗争中,进一步认清形势,分清是非,端正方向,坚定信心,加强团结,提高改造思想的自觉性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五、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过好社会主义的关。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各个战线,涉及到意识形态、习惯势力、生活方式各个方面,各界人士要过好社会主义革命关,就要自己下定决心,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认清形势,明确方向,积极参加“三个主义”教育运动,进行脱胎换骨的根本改造。

省政协三届一次会议根据王世泰作的报告,以讨论革命问题为中心,结合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动向,进一步揭发问题,进行了比较集中系统地分析批判,并由主席团决定撤销了一人的省政协委员资格,使大多数委员受到实际斗争的教育。在此基础上结合审议第二届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第三届省政协常委会工作任务,着重讨论了更广泛、深入、系统地开展“三个主义”教育运动,推动各界人士自觉地加强自我改造的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

§§§第五节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协商讨论重大问题

讨论工作重点转移问题

1979年2月23日至27日,省政协召开四届四次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了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甘肃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主要讨论了工作重点转移问题。常委们在中央和省委工作会议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的好风气推动和鼓舞下,解放思想,各抒己见,结合省情和工作实际,反映了很多情况,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实现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是中央的正确决策,也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甘肃实现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较多,必须加倍努力。要认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彻底整顿领导班子,平反纠正冤假错案,改正错划右派,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统战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已出现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把经济工作放在第一位,特别是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切实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发展农业一定要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再不能搞瞎指挥、“一刀切”。要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制定的政策,扎扎实实地落实各项措施,真正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充分发扬民主,实行“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对一些不利于民主健康发展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及时解决。同时要健全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端正思想路线,切实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决思想僵化问题。常委们还认为,随着全国、全省工作重点的转移,政协工作的重点也要相应转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会议通过的1979年工作要点,强调要围绕工作重点转移,开展政协的理论学习、视察调研、文史资料、对台宣传、参观访问、落实政策、加强联系等活动和工作。

讨论贯彻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在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的方针1981年3月16日至27日,省政协四届十四次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了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甘肃省委工作会议精神,重点讨论了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在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的方针。大家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好形势,但也有潜伏的危险。中共中央提出的这一方针,是在全面估量和正确分析经济、政治形势,并实事求是地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正确方针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中共甘肃省委根据这一方针提出的全省经济调整、政治安定的任务和政策措施是符合甘肃实际的。一致表示,坚决拥护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号召,完全赞同中共甘肃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工作会议精神而制定的计划、措施。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经济调整和政治安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常委会要求各地、州、市、县政协组织和各级政协委员,本着为国分忧、对民负责的精神,继续肃清“左”的思想影响,继续认真学习领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共甘肃省委工作会议确定的任务,振奋精神,和衷共济,做经济调整和政治安定的促进派;密切联系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就经济调整和安定团结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调动各界人士和所联系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的作用,为实行经济上进一步调整、政治上进一步安定献计献策;大力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发扬艰苦奋斗和实干精神,表扬好人好事,同极少数反革命分子、刑事犯罪分子进行坚决的斗争;做好政协工作,发挥政协优势,广开门路,广开才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积极配合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各方面,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支持正在蓬勃兴起的学雷锋、树新风和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活动,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座谈讨论有关政府工作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