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甘肃省志.政协志
28690900000145

第145章 学习宣传(7)

三、学习人民政协知识

学习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精神

1979年7月1日,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闭幕后,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结合工作实际学习了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一文。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作用和任务,认识到它仍然是党的一大法宝。

许多委员和机关干部认为,邓小平科学地论述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政协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人民政协应多在“协”字上做文章,通过协商、协助、协作、协同,发挥政协和政协委员在各方面的民主监督作用。知识界和工商界委员说,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范围扩大到10个方面的上亿人口,真正体现了全民族的大团结。邓小平的开幕词,像是一块磁铁,把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紧紧地吸引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激励大家不遗余力地为“四化”建设服务。他们表示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献计献策,多干实事。由于提高了对统战工作的认识,增强了统战观念,许多人打破了过去束缚自己思想的各种框框,利用接待、出国访问的机会,向台、港、澳同胞宣传党的政策,积极主动地开展联谊工作。

学习1982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

1982年3月9日至16日,省政协召开学习贯彻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大会,会上由省政协和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领导,向在兰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在兰常委和各族各界人士,传达了胡耀邦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会后分组进行讨论。

大家感到,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和甘肃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已经逐步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一些与中共共事多年的民主党派人士,谈到在中共的领导下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程,感触颇深。他们说,胡耀邦同志在讲话中讲到要抓好4件大事,其中狠抓落实对民主党派的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对起义人员的政策、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以及对归国侨胞的政策,说得十分中肯,这就是风雨同舟的体现。

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1982年12月11日,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后,省政协主席扩大会议举行学习座谈会,畅谈学习章程的体会。后又在甘肃省政协四届五次全体会议上,着重传达、学习了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的重要讲话和新修订《政协章程》中对人民政协性质、任务、职能的规定。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修订后的《政协章程》,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政协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统一战线内部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有的认为,人民政协是中国的创举,列宁曾讲过统一战线,但在苏联没有实现。中国根据自己的特点,结成了由各党派、各群众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实践证明,统一战线过去和今后都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委员们表示,新修订的《政协章程》总结了人民政协30多年的经验和实践,体现了各族各界人士参加“四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节省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的学习

省政协第五届委员会(1983年4月至1988年1月)的学习,主要是围绕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和开展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委员学习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要决定,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邓小平文选》以及全国政协会议有关精神。

一、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4年6月25日至7月3日,省政协召开五届六次常委会议,学习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同时研究了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协工作改革的问题,通过了学委会《关于学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意见》。学习采取的方法是“四个结合”

:学习中共中央决定与学习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改革措施相结合;学习中共中央决定与学习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整党文件相结合;学习中共中央决定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学习中共中央决定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省政协学委会组织委员与各族各界人士分赴各个地区和单位,了解工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并先后多次举办新技术革命讲座。通过学习,确立了5个基本观点:1国民经济的起飞是改革带来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2经济生活中的消极现象是暂时的,与改革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只有靠改革才能解决;3社会主义制度要靠改革来自我完善,改革势在必行。4中共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保证实现,改革是实现“四化”唯一正确的道路和最有效的手段;5改革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不应该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待改革,而要自觉地投入,积极主动地为改革出谋献策。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986年11月25日,省政协召开五届十四次常委会议,通过《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议》。1987年1月17日召开五届十五次常委会议通过《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实施规划》。

在全面开展学习的基础上,省政协进一步开展了几项活动:1会同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组织统战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巡回宣讲团”,宣传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2会同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等单位,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有关理论工作者,进行新观念研讨;3组织政协委员深入村镇、商店、医院、街道等基层单位进行调查、考察、检查活动;4结合《中共甘肃省委关于“七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规则》,组织政协委员对文艺团体的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学习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的构想后,省政协多次组织委员、机关干部和各族各界人士进行学习座谈。1986年7月,省政协学习委员会和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会同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和宣传部,举行了“一国两制”研讨会,与会者把政策学习和台情研究结合起来,对实施“一国两制”的科学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展开讨论,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对邓小平构想的理解。同时,省政协还结合对台宣传工作,多次举行了港、澳、台情况报告会、侨眷学习座谈会等,并与民主党派和有关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一起学习座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台湾问题的方针。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不仅使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逐步深入人心,而且帮助政协委员较全面地了解了海峡两岸的形势,加深了对党和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了大家为祖国统一出谋献策、多方尽力的积极性。

学习中共十三大精神

1987年10月25日,省政协学委会组织各学习小组负责人收看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听取了赵紫阳作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10月26日,各学习组负责人座谈讨论了中共十三大精神。12月2日,省政协召开五届十九次常委会议,先收听中央领导在中共中央召开的非中共人士茶话会上的讲话录音,然后在分组讨论基础上进行大会发言,一些省政协常委就如何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大精神谈了自己的意见和提出了建议。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出席会议,听取了常委们的发言。省政协学委会还举办了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辅导报告会。通过学习,委员们对中共十三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委员们认为,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实事求是的,符合国情的。

二、学习理论

学习《邓小平文选》

1983年7月到年底,省政协采取以自学为主、定期交流、联系实际、精学深议的方式,组织政协委员、各族各界人士和机关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学习是围绕以下专题进行的: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等。省政协中心学习组坚持每周一个上午学习的制度,按专题进行学习交流。与此同时,省政协学委会所属的各学习小组,也按照学委会的安排展开学习。

8月11日至13日,省政协召开五届二次常委会议,专门讨论研究了学习《邓小平文选》,努力开创全省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的问题。会议强调指出,学习要着重围绕思想战线问题和新时期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的任务问题,联系实际,精学深议,反对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学风。通过学习,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文选》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表示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置之案头,常学不懈。

三、学习人民政协知识

学习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精神

1983年6月6日,省政协中心学习组成员认真学习了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大会召开前的讲话。省政协专门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了此次会议精神。在学习中,委员们认为政协恢复后的5年,党和国家坚决落实各项统战政策,人民政协前程远大,大有可为。提出在今后5年中,政协要把协助有关部门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实现中共十二大提出的三个根本好转,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关于当前工作,大家说,应继续督促和协助有关部门落实统战政策和其他各项政策。要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认真贯彻邓颖超在开幕词中关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立场和方针,认真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学习全国地方政协工作座谈会精神

1986年2月20日至27日,全国政协召开全国地方政协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办发(1986)第10号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全国政协机关党组〈关于全国地方政协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报告〉的通知》下达后,省政协认真组织学习并推动全省地区政协联络组和州、市、县(区、市)政协学习贯彻。通过学习,提高了各级政协委员和干部对人民政协性质、地位、作用、基本职能和综合人才库的认识,并在以下6个方面取得共识:(1)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需要。(2)“协商于决策之前,监督于实施之中”,是近年来政协工作的经验总结。(3)搞好专题调查,是开展政协各项工作的基本途径。(4)继续落实政策,积极联络“三胞”,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做出贡献,是委员们的重大任务。(5)加强政协的自身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6)党委重视,加强领导,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

学习全国各省、市统战部长座谈会和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

1986年12月27日,省政协召开在兰常委和省政协有关人员学习了全国统战会议文件。通过传达学习,委员们认识到全国正处于深刻的历史变革时期: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稳步前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一国两制”的逐步实施,使爱国统一战线的形势、任务、对象和工作布局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出现新的特点,新的格局。有的委员反映:中央指出统一战线出现了新形势,新格局,提出了“一国两制”,省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应以推动“一国两制”的实施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学习人民政协基本知识

针对全省州、市、县(市、区)已普遍建立了政协组织,全省各级政协委员达7300多名,各级政协普遍换届、新进政协的同志较多的情况,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协于1987年8月3日至20日,在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举办了全省州、市、县(市、区)政协主席学习班。集中学习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和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业务。参加学习班学习的共120人。

学习方法是采取自学讨论和专题辅导相结合。整个学习阶段分为两个单元进行。第一单元重点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个基本点和统战理论、政策;第二单元学习人民政协业务。

§§§第三节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的学习

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会(1988年1月至1993年1月)的学习,主要是围绕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深化体制改革问题,组织委员重点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三届历

次全会和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研讨了有关人民政协理论和开创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的问题。

一、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

1988年11月10日,省政协召开六届三次常委会议,学习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进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会发言。会议通过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决议》。省政协学委会配合委员学习,举办了“关于苏联、东欧、南斯拉夫体制改革比较”的研讨活动,邀请大学教授、专家学者与政协委员共同研讨,并组织了大型座谈会,交谈在治理整顿中,政协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发挥“智囊团”的作用。此外,还以《全面估价1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主题,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组织委员进行了视察活动。

学习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