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骨科疾病影像诊断及护理知识问答
28688100000024

第24章 何谓先天性髋内翻?

为股骨颈骨化障碍所致。有家族性发病倾向,临床上一般多由2岁开始出现症状,多数在行走负重后无痛性跛行为主要症状,典型鸭式步态,类似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腰椎前倾显著,患肢短缩,大粗隆提高、凸出。髋部活动受限。

先天性髋内翻X线表现如何?

股骨颈干角明显变小。正常儿童股骨颈干角151°,而先天性髋内翻时,因其股骨头下压、颈部变短,便股骨颈干角明显变小,在100°以下。

股骨颈骺线趋向垂直并增宽。正常时股骨颈骺线角为20°~30°,骺线宽一般在1mm左右。先天性髋内翻时,骺线近似垂直和增宽,此种征象为最早的X线改变。骺线角最大达82°,骺线最宽达45mm。

髋臼角发育正常,说明本病对髋臼的发育无明显影响。

股骨大粗隆升高。正常大粗隆及其骨骺应位于股骨颈的外下方,而本病致大粗隆升高,骨骺位于股骨近端的顶端,其原因多由于肌肉的牵引及重力压迫所致。股骨颈下方出现三角形碎骨片,有学者认为此碎片是从骨骺和固有骨干之间分离的骨化中心发展而来的。此骨片一般在2岁时出现。此征象的出现因受年龄的限制,临床上较少见。

股骨近端骨干变细。内外侧骨皮质平行。

腰椎后移位的先天常见原因有哪些?

腰椎向后移位的先天常见原因是脊椎韧带松弛、脊椎畸形、小关节面不对称,造成椎体间的不稳定,导致腰椎向后移位。本病早期即可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相邻椎体边缘发生硬化及唇样骨质增生。此外,外伤、变性病变、感染、肿瘤以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等,亦可引起继发性腰椎向后移位。

骶尾骨不发育和发育不全有何临床X线表现?

骶尾骨可完全或部分缺如。常伴泌尿道解剖或神经方面的先天异常。临床上表现骨盆狭窄和臀间襞变短,臀部有明显的陷窝和萎缩。下肢肌肉萎缩随骨骼的生长逐渐加重。骶骨前部不发育可引起骶前脊膜膨出,临床主要表现盆腔脏器压迫症状如便秘、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以及痛经等。

X线表现:骶尾骨完全或大部缺如,髂骨相互靠拢,严重者下腰椎亦可不发育;如有骶前脊膜膨出,可见软组织块影。钡灌肠可见肠管受压移位。椎管造影可见造影剂进入疝囊。据此可与骶骨肿瘤相鉴别。CT或MRI可为诊断和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先天性椎弓根狭小有何X线表现?

与继发性椎弓根狭小如何鉴别?

先天性椎弓根狭小很少见,多系偶然发现,常无特殊症状。上海第一医学院报告一例。X线表现为胸、腰椎椎弓根都狭小畸形,但其内缘光滑,无骨质疏松和被侵蚀的表现。侧位片椎体后缘完整,椎间孔不增大。

椎管内新生物所致的椎弓根狭小和间距增宽则范围局限,仅少数椎弓根变形,椎弓根间距增宽,内缘消失,形如括弧并有骨质疏松。侧位片显示椎体后缘可受压凹陷,椎管造影有新生物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