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骨科疾病影像诊断及护理知识问答
28688100000001

第1章 骨骼正常结构组成如何?

骨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骨细胞包括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细胞埋于骨基质中,细胞间质由基质和纤维构成。骨的特点是细胞间质内有大量钙盐沉积,因而构成坚强的骨骼系统。在光镜下,骨由排列方式不同的骨板构成,若将骨做横断面观察则发现其由松质骨、密质骨、骨膜及血管等构成。各骨的外层由密质骨组成,称为骨皮质。长管状骨骨干的骨皮质较厚,干骺端及骨骺的骨皮质较薄。各骨的内层由骨松质和骨髓腔组成。而颅骨略有不同,由两层密质骨组成,称为内板和外板,相当于长管骨的骨皮质。内、外板之间相当于骨髓腔的部分称板障,颅骨横截面犹如“三合板”。所有骨的骨皮质外都包有骨膜。

一、松质骨

多分布于长骨的骨骺部,由大量的针状或片状骨小梁相互连接,形成许多网状结构,骨小梁由平行排列的骨板之骨细胞组成,骨小梁之间的空隙内充满红骨髓。松质骨的细胞和细胞间质与密质骨并无区别,所不同的只是其疏松程度及排列方式不同而已。松质骨的间隙较大,呈细小的小梁状,密质骨间隙小,骨组织相互挤紧,呈象牙状。

二、密质骨

密质骨看似紧密,但其中仍有许多相互连通的小管道,内有血管及神经,血管供应骨组织营养和排出代谢产物。长骨骨干密质骨的骨板排列很有规律,根据骨板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区分出下列3种骨板。

(一)环骨板

分布于长骨外周及近骨髓腔的内侧部,分别称为外环骨板及内环骨板。外环骨板较厚,由数层骨板构成,其外包以骨膜,外环骨板是由骨外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不断添加新骨形成。在外环骨板层中可见与骨干相垂直的孔道,横穿于骨板层,称为穿通管。营养血管经此管进入骨内,和纵行的中央管相通,中央管经穿通管使其与骨面和髓腔相通。靠近骨髓腔也有数层骨板绕骨干排列,称内环骨板层,骨干的内层衬附有骨内膜,也可见有垂直穿行的穿通管。

(二)骨单位

又称哈弗系统,是长骨干的主要结构。骨单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每一骨单位由10~20层同心圆状排列的骨板围成长筒状结构,每一骨单位的骨板间约有3~6层骨陷窝,骨细胞位于其内,骨小管则从中央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骨单位的中央有一中央管,内含毛细血管及神经。在横切面上,骨板环绕中央管呈同心圆状排列,在纵切面上呈平行排列。

(三)间骨板

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骨板,横切面上呈弧形排列。它是旧的骨单位被吸收后的残留部分,充填在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

三、骨膜

骨膜覆盖于除关节面外所有的骨外表面及内表面。

(一)在外表面称骨外膜,又分内外两层

1.纤维层,是最外的一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彼此交织成网,成纤维细胞分散在束间,较大的血管在束间通行,并有许多神经分布。其粗大的纤维可横向穿入外环骨板,有固定骨膜和韧带的作用。

2.外膜内层又叫成骨层,内层疏松,富含小血管和细胞。骨内膜衬于髓腔面骨小梁的表面、中央管及穿通管的内表面,富含血管及细胞,具有一定的成骨和造血功能。

(二)骨内膜

贴附在髓腔面,很薄,是网状结缔组织,也有小血管从骨髓进入骨组织。骨内膜中的细胞也具有造骨潜能,成年后处于不活跃状态,发生骨损伤时则可恢复造骨功能。

骨外膜和骨内膜的主要功能是营养骨组织,并不断供应新的成骨细胞以备骨生长和修复之用。因此,在骨科手术时应尽可能保护骨膜以免遭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