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
28499000000004

第4章

王维(701-761),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随父迁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他出身于官宦之家,能诗善画,精通音乐,曾任尚书右丞,故又称王右丞。中年后过着亦官亦隐的悠

字词注释

①鹿砦:地名,在今陕西省蓝田终南山中。这里柴读为zhài。②空山:指寂静清冷的山林。③但闻:只听见。④返景:落日返照的光线。“景”同“影”,日光。⑤复照:回照。

游生活,作品以山水诗为主,诗风清新自然,淡泊宁静,刻画细致。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杰出代表。

鹿砦·王维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鹿砦附近的山林傍晚时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的前两句以人的话语来反衬山的空旷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反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优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了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全诗语言精练,动静相衬,声色结合,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

诵读指导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竹zhú里lǐ馆ɡuǎn①

唐tánɡ·王wánɡ维wéi

独dú坐zuò幽yōu篁huánɡ②里lǐ,

弹tán琴qín复fù③长chánɡ啸xiào④。

深shēn林lín⑤人rén不bù知zhī,

明mínɡ月yuè来lái相xiānɡ照zhào。

诗文翻译

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天上的明月来为我映照,和我作伴。

字词注释

①竹里馆:建造在竹林深处的亭馆。②幽篁:幽静的竹林。③复:又。④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打口哨。⑤深林:指幽深的竹林。

竹里馆·王维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绝俗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安闲自在、与世无争的内心世界。诗中写景,选择竹林、明月,贴切地表现出环境的清幽澄净。写自己的活动,只用“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就将怡然自得的神态充分表现出来,选材十分简洁。诗中恰当地运用了反衬手法,以琴声、长啸声,反衬出深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相照”,反衬“人不知”。这首诗语言自然平淡,意境非常优美。

诵读指导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送元二使西安·王维

送sònɡ元yuán二èr①使shǐ②安ān西xī③

唐tánɡ·王wánɡ维wéi

渭wèi城chénɡ④朝zhāo雨yǔ浥yì⑤轻qīnɡ尘chén,

客kè舍shè⑥青qīnɡ青qīnɡ柳liǔ色sè新xīn⑦。

劝quàn君jūn更ɡènɡ⑧尽jìn⑨一yì杯bēi酒jiǔ,

西xī出chū阳yánɡ关ɡuān⑩无wú故ɡù人rén。

诗文翻译

渭城的清晨,一场小雨润湿了地上的尘土。雨后的客舍焕然一新,柳树也更加青翠。

请你再喝完这一杯酒吧!向西出了阳关就再也遇不到老朋友了。

字词注释

①元二:诗人的朋友,姓元,排行第二。②使:出使。③安西:唐朝在西域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境内。④渭城:秦汉时的咸阳城,汉武帝时改称为渭城,在今陕西省咸阳东北。⑤浥:沾湿、润湿。⑥客舍:旅馆。⑦柳色新:雨后的柳色青翠。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这里柳象征送别。⑧更:再。⑨尽:喝完。⑩阳关: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故人:老朋友。

到友人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的情景而产生的担忧和不舍之情。全诗意境清新,情真意切,情景交融。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作者用诚挚真切、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了对友人诚挚深厚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渭城雨后初晴,空气清新,柳枝翠绿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清新自然的美景,来反衬送别的伤感。唐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这里对抗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别出心裁地转向劝酒辞,仿佛随口道来:“再喝一杯吧,出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了。”这是联想

诵读指导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jiǔ月yuè九jiǔ日rì①忆yì山shān东dōnɡ②兄xiōnɡ弟dì

唐tánɡ·王wánɡ维wéi

独dú在zài异yì乡xiānɡ③为wéi异yì客kè④,

每měi逢fénɡ⑤佳jiā节jié⑥倍bèi⑦思sī亲qīn。

遥yáo知zhī⑧兄xiōnɡ弟dì登dēnɡ高ɡāo处chù,

遍biàn插chā茱zhū萸yú⑨少shǎo一yì人rén⑩。

诗文翻译

我独自生活在异地他乡,

每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在遥远的他乡想到家乡的兄弟登上高处,

都插上茱萸后发现少了我一人。

字词注释

①九月九日: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②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在华山东面)。当时他旅居长安。③异乡:他乡、外地。④异客:指在他乡生活的人。⑤逢:遇到。⑥佳节:美好的节日,此指重阳节。⑦倍:加倍,更加。⑧遥知:遥,在遥远的地方;知,料想。⑨茱萸:一种落叶小乔木,花黄色,香气浓烈,茎可入药。古人认为重阳节插茱萸可消灾避邪。⑩少一人:缺少诗人自己。

在分插茱萸后发现少了一个人的情景,反映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全诗语言朴素无华,用词简练,却饱含着深深的感情。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怀亲的名作,王维写这首诗时只有十七岁,当时他远离家乡独居长安,恰逢重阳佳节,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于是作此诗,抒发浓烈的思乡之情。

诗的开头便用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和寂寞,第二句中,一个“倍”字更将他在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强烈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笔锋一转展开联想,变换了角度,想象家乡的亲人们

诵读指导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别bié董dǒnɡ大dà①

唐tánɡ·高ɡāo適shì

千qiān里lǐ黄huánɡ云yún②白bái日rì曛xūn③,

北běi风fēnɡ吹chuī雁yàn雪xuě纷fēn纷fēn。

莫mò愁chóu前qián路lù④无wú知zhī己jǐ,

天tiān下xià谁shuí人rén⑤不bù识shí君jūn⑥?

诗文翻译

漫天黄云弥漫,太阳昏暗无光,北风吹得大雁南飞,大雪纷纷而下。

不要担心前去的路上没有朋友,天下有哪个人不认识你呢?

作者简介

高適(约700-765),字达夫,渤海蓨(tiǎo)(今河北省景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熟悉边疆生活,关心民众疾苦,有政治眼光。

字词注释

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乐师董庭兰,排行第一称董大。他是诗人的朋友。②黄云:黄沙弥漫,云呈黄色,昏暗无光,故称黄云,是下雪的前兆。③曛:形容天色昏暗。④前路:前去的道路上。⑤谁人:哪个人。⑥君:古时对人的尊称,这里指董大。

其诗感情真挚爽朗,语言精炼、流畅自然,具有慷慨激昂、豪放悲壮的艺术风格,与岑参并称为“高岑”,留有《高常侍集》。

是诗人对朋友的安慰和鼓励,开朗达观,充满信心和力量,令远行之人备感温暖。

诗中景冷情暖,情景交融,格调开朗,一改唐人赠别诗的凄清缠绵,卓越超凡。

别董大·高适

诗文赏析

这是首著名的送别诗。在大雪纷纷、日光昏暗的恶劣天气里分别,心情肯定更加郁闷,但诗人并没有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对朋友进行宽慰和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真诚情谊,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写景,漫天黄云、昏黄的阳光,北风扬雪、大雁南飞,极富西北特色的天气和景物,渲染了诗人与朋友的离别之情,也写出了送别的气候和时令。后两句抒情,

诵读指导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静jìnɡ夜yè思sī①

唐tánɡ·李lǐ白bái

床chuánɡ②前qián明mínɡ月yuè光ɡuānɡ,

疑yí③是shì地dì上shànɡ霜shuānɡ。

举jǔ头tóu④望wànɡ明mínɡ月yuè,

低dī头tóu思sī故ɡù乡xiānɡ。

诗文翻译

床前洒满了皎洁的月光,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霜。

抬起头来看看天上的明月,低下头思念遥远的家乡。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西南)。出生于中亚碎叶(唐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曾任翰林院供奉,后因得罪权贵被放还。他的诗作独具神韵,雄奇豪放,感情奔放,充满丰富的想象,常用夸张手法和神话故事。他广泛地从民间文艺和乐府民歌中吸取营养。诗歌具有浪漫主义

字词注释

①静夜思:寂静的夜晚里引起的思念。②床:古代一种可坐可卧的家具,与现代意义的床不同(一说为井台栏杆)。③疑:怀疑,好像。④举头:抬头。

色彩,是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近千首,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巨大的影响,有“诗仙”之称,留有《李太白文集》。

后两句写诗人望月思乡的心理过程。从“举头”到“低头”,由望月到思乡,以朴实自然的语言将一幅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展现开来。全诗用“月”连贯,感情抒发自然流畅。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客居异地、望月思亲的情景,抒发了他对久别的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月亮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描写对象之一,月亮总能给人带来许多的感触,本诗中作者的思乡之情就是由月亮引起的。

诗的首句从写景着笔,点明了时间——月夜,以“月光”暗示了思乡的情感,第二句以“霜”形容月光的皎洁,表明季节的寒冷。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为下文望月思乡作了铺垫。

诵读指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古ɡǔ朗lǎnɡ月yuè行xínɡ①

唐tánɡ·李lǐ白bái

小xiǎo时shí不bù识shí月yuè,

呼hū作zuò②白bái玉yù盘pán。

又yòu疑yí瑶yáo台tái③镜jìnɡ,

飞fēi在zài青qīnɡ云yún端duān。

仙xiān人rén垂chuí两liǎnɡ足zú④,

桂ɡuì树shù⑤何hé⑥团tuán团tuán⑦。

白bái兔tù捣dǎo药yào⑧成chénɡ,

问wèn言yán⑨与yǔ谁shuí餐cān⑩?

诗文翻译

小时候因为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仙宫的明镜,挂在青云的一端。

月中仙人长着两只脚,月中的桂树树冠多么圆。树下的白兔忙着捣药,想问药是给谁吃的呢?

字词注释

①古朗月行:作者化用了乐府《杂曲歌词》里原有的题目《朗月行》。②呼作:叫做,称作。③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④仙人垂两足:神话传说中,月亮里有仙人,月亮初升时先看见月中仙人的两脚,然后看见全貌。⑤桂树:传说月中有桂树。⑥何:多么。⑦团团:圆圆的形状。⑧白兔捣药:神话传说中,月中白兔在桂树下捣药。⑨问言:问。⑩与谁餐:给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