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28308000000031

第31章 手机易引雷电击,使用手机有禁忌

玲玲和同学出去秋游,本来天气晴好,没想到,刚在学校操场集合好,突然间阴云密布,雷声隆隆。秋游队伍只好解散回家。玲玲掏出手机打算打电话给爸爸,让他来接。不料,悲剧发生了,在场的多名同学目睹一道电光击中手机,玲玲随即晕倒,不醒人事,她手中的手机已经熔化了。送到邻近医院时,玲玲已经死亡了。

玲玲的悲剧,说明雷雨天用手机有一定的危险。雷雨天时,大气环境中气流流动加快,就像摩擦生电一样,使云层产生大量的正电荷,而地面产生大量的负电荷。此时,若有某一触发机制,使正负电荷相接,就会在瞬间放电,从而形成天空与地面之间的放电现象,俗称雷击。其中,打手机就属于触发机制之一。在另一种情况下,当雷雨云所带的电荷使空中的电场达到一定强度时,开始引起空气中分子的电离,最后发展至击穿空气的绝缘层,正负电荷发生放电而中和,这种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即人们日常所说的雷电。由于手机电磁波是雷电很好的导体,电磁波在潮湿大气中会形成一个导电性磁场,极易吸引刚形成的闪电,导致雷击。

手机招致直接雷击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在雷雨天气时的手机确实增加了人的危险。因为,在雷雨天气,手机导致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的危害大大增加。感应雷是指在雷电放电时,强大的电磁场使导体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强烈的感应使金属部件间,产生火花和强热,从而烧毁机器,甚至引起火灾。雷电波侵入是指雷电沿着户外电线和金属管道侵入室内,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屡屡有使用手机遭雷击的报道,就主要是因为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在电磁信号强烈的地方使用手机,往往更易招来横祸。

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然而,有很多情况下是不可以使用手机的。为了安全,一定要注意这些手机使用的“禁忌”。

自救自护措施

1打雷的时候,如果处在比较空旷的地方,不可使用手机,以免引来雷电。

2打雷的时候,尽量将手机关机,并且将手机电池取出。因为,处于通电状态的手机,极有可能因为接受到电磁波,而引来雷电。

3打雷的时候,如果不能关闭手机,应该做到,不要随身携带手机,把手机放置在桌子上。如果外出,可以把手机放在书包或者袋子里面。总之,就是不要让手机贴着身体。

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因为不当使用手机发生的火灾、爆炸,还应该注意:

1在加油站内和加油站周围的大气中,一般都存在挥发性的汽油气体,而有些环境较差的加油站的地面上就有汽油的污渍,只要有小小的火花,就有可能导致这些气状物体的爆炸。而手机通话瞬间会有极小的火花,并且如果手机机体老化,内部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火花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如果空气中的易燃气体浓度大,极易引发爆炸。而且有学者指出,手机发出的电磁波可能会和加油站的设备引起自然共振现象,产生热力而爆炸。不仅是加油站,手机也不能在其他有可燃气体的环境中使用,比如在化工厂、油库和爆破地点,应该关闭手机。下次外出,如果经过加油站,或者是以上列举的地方,一定要记住关闭手机。

2手机发出的电磁波,会影响到医院内的医疗设备,如果有病人在做手术而仪器受到干扰,情况就非常危险,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进入医院后最好不要打开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