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28308000000029

第29章 食物中毒需留心,帮助催吐及时医

春光明媚,正是踏青的大好时节。上午,放假的小菲随家人一起去扫墓踏青。在一个小河沟,小菲看到河边绿色的野草,很像生物课上学到的一种野菜。于是,她从背包里拿出扫墓除草用的小铁铲,很快挖了一塑料袋野菜。中午,一家人来到一家小饭店,小菲告诉家人说这是一种好吃的野菜。于是,他们将野菜洗了洗,就蘸着酱吃起来。没料到,下午返回路上,小菲和吃了野菜的几位堂兄感觉胃胀肚子疼,不久就开始上吐下泻。家人赶紧把他们送到医院,经检查,小菲和堂兄们是食物中毒,原来是吃的野菜被污染所致。医生立即对他们进行洗胃、输液,小菲转危为安。

食物中毒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故。轻微的食物中毒,可能引起的仅是腹泻、呕吐,然后人体就自然会恢复健康。但是,严重的中毒,可能会导致死亡。现在,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食物中毒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按病原物质分类可分为: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因为食物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食物腐败变质;夏季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2真菌毒素中毒,真菌能在谷物或其他食物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

3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中毒,食用有毒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非常重要。

4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由食用添加剂变质的食品、假冒伪劣食品和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自救自护措施

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时间集中、突然爆发、来势凶猛的特点。据统计,食物中毒绝大多数发生在七、八、九三个月份。临床上表现为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食用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催吐。如果食用有毒食物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数勺加开水溶化,泡成很浓的盐水,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伸进嘴里,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半碗,按1:2的比例用水稀释,一次服下。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3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去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

预防措施

控制食物中毒关键在预防,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

1不要在街头路口没有卫生执照的小卖摊子吃东西,因为这些地方的食物比较容易受到污染,其本身的卫生安全性也不高。

2在家自己做饭时,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吃腌腊罐头食品,在吃前应煮沸6~10分钟。

4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5在野外采来的野菜,不可以贸然食用。

6放在隐蔽处,盛有液体的器皿,如果上面有明显的化学品标志,不可以去打开、服用。如果不知道器皿之中是什么,不可以贸然去闻嗅和品尝。

7发生食物中毒后应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供化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