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28308000000012

第12章 人群哄乱踩踏伤,外出切莫凑热闹

14岁的初三学生小志下晚自习后,从4楼教室走到3楼楼梯口,发现好多同学挤成了一团。人流缓缓挤到二楼至一楼的楼梯间,拥挤更厉害了。突然,前面有七八人摔倒在楼梯间的平台上。前面同学摔倒后,后面的同学以为前面有人在故意拦他们,于是拼命往前挤。小志被后面人猛然一推,便往前倒。小志用右手撑在地上,头顶着一个靠在墙角的同学的脚上,身体下面还有一个学生,上面也有一个学生压着。下面同学刚开始还大喊“救命”,但后来就听不见声音了。小志特别痛苦,没法动弹,呼吸困难,只能张大嘴巴通过左边一个空隙透过来一丝凉风呼吸。老师将小志身上的学生拉开,他得以站起来被送到了医院。小志被送到医院时,脸部、颈部、胸部等不同程度出现淤血点,这是典型的挤压综合征,主要因为受到严重挤压,引起毛细血管破裂。

这是发生在湖南湘潭的踩踏事件。踩踏是一种可怕的公共危险。人太多的时候,后面的人不知道前面的情况,像潮水一样推前面的人,只要有一个人倒下,旁边的人就会被推到他上面,形成踩踏。在人多的地方,如果发生什么刺激性的事件,人群一慌乱,踩踏就极有可能发生。在空间有限,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发生人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拥挤的人群中自救的方法。

自救自护措施

1发现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千万不要加入和尾随,也不要奔跑,以免摔倒。如果路边有商店和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以免被推倒在地。

2面对混乱的场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遇事不慌,以免加剧危险。在拥挤发生之初,不幸身不由己卷入混乱人群时,一定要时刻保持镇静,不要乱喊乱叫或推搡他人,防止造成混乱。听从事故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调度,配合指挥人员缓解拥挤,避免踩踏事故。若有人突然摔倒,一定要大声呼喊,避免发生事故。

3在人群中,要和大多数人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能逆行。同时,要伸出力量较大的那只手臂,用手掌轻触前面那个人的后背,将另一只手握住撑出的那只手的手腕,双臂用力为自己撑开胸前的空间。双臂交叉于胸前护住胸部,保持呼吸顺畅,同时尽量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用小步,稳定重心地随人流移动,不要试图超越别人。如果可以,踮起脚尖随人流活动,避免被人踩了脚,跌倒在地。

4手机、钥匙等东西掉在地上不要捡。走路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身体重心较低的姿势,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弯腰时身体最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5逃生时不要紧贴栏杆、墙壁或墙壁的死角。有人认为逃生时栏杆、墙壁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事实上强大的人流会使孩子紧贴栏杆,使孩子无法呼吸,连侧一下身子都不可能,更不用说逃生了。不要从高处往下乱跳。乱跳易跌落在水泥等地方造成身体受伤,也易受到逃生人群的踩踏。

6万一被挤倒或绊倒,一方面要大声呼喊寻求周围人员的救助,另一方面要尽快站起来。如果陷入极度的拥挤之中,站不起来。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双手迅速交叉护住颈椎,双臂交叉,平抬在胸前,尽力在胸前保持一定的空间,低头弯腰,双腿蜷缩胸部,侧身倒卧地上。因为颈椎是全身最脆弱的地方。一般成人的胸腔只能承受十几公斤的压力。保护好自己的颈椎和胸就能使自己少受伤害。胸前保持一定的空间可以防止窒息。没有墙壁时,尽可能让身体蜷成球状,做最大努力保持意识清醒,张大嘴呼吸。

预防措施

踩踏自救是很艰难的,最好还是防备踩踏的发生。

1避免进入拥挤的人群,要有防险意识,不要因为凑热闹,跑到拥挤的人群中。

2参加公众活动时,看清楚出口和各种逃生标识。切记,进入场地的通道未必是最安全的。足球场、大型商场等地方,除了出入通道,还应该观察是否有其他逃生途径。体育场内最安全的地方是球场草地。

3如果遭遇拥挤的人流时,如有可能,要抓住身边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疏散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