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28283600000070

第70章

不料,那武士竟毫不客气地回绝说:“不行,一休殿下,求情也不行!我们回去没法向将军交代,弄不好都要被杀头的。”

一休眼睁睁地望着武士们把那个农民带走了。一休想:“用什么办法救救这个农民呢?”

竹立一满将军听说他心爱的狗被马踏死了,气得要发疯了。他怒气冲冲地指着那个农民说:“把他拉出去,马上斩首!”在他的眼里,狗的命比一条人命更为重要。

这时,跪在一边的将军夫人胆怯地说:“将军,我请求您,请不要处这农民死刑吧!这个农民也有妻子、儿子,如果处死他,留下妻子、儿女,一定会流落街头,无依无靠的。”

将军蛮横地说:“难道那个人是你的什么亲戚吗?”夫人说:“不是!由于连年打仗,田园都荒芜了,老百姓已经够苦的啦。现在正是耕种的大忙季节,我求您就放了他吧!”

将军怒吼着:“住口!女人之辈不要参与政界之事!”将军夫人只好退了下去。

西右卫门知道这件事,飞快地跑到了安国寺,把这件事告诉了长老和一休。

长老听后捻着胡须说:“这怎么行呢?因为一条狗,就杀掉一个人。这样一来,将军就会失掉人心的。”西右卫门也说:“我认为正直的武士,保护百姓是我的职责。我不能让将军随便杀人。”但西右卫门又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阻止将军杀人。他只好对一休说:“一休小师父,快想想办法吧!”

一休想了一会儿,突然,他向西右卫门猛扑过去。西右卫门没有防备,摔倒在地上。一休跳上去骑在了西右卫门的身上。

然后,一休让小叶子拿条绳子,对西右卫门说:“西右卫门先生,你得扮演一个角色。”说着,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西右卫门,然后把西右卫门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接着,一休押着西右卫门来到了竹立一满将军的门前。仆人急忙向竹立一满报告。

院内,武士们正要押着农民处斩。一休跑进来招手喊道:“等一等,刀下留人!”

竹立一满见一休押着五花大绑的西右卫门走进来,忙问:“你有什么事呀,一休殿下?”一休回答说:“我宣布处死您的武士西右卫门!”

将军听了惊问道:“你说什么?你要处死西右卫门?见鬼!”一休坚决地说:“是的,我是要这样做的。”将军喊道:“我决不让你这样胡来!”

一休说:“不管将军允不允许,我一定要处死他的。因为我没有武士,没有刀,所以只好把他押来,求将军代为执行,杀头!”

将军转向西右卫门问道:“你究竟做了什么错事?”西右卫门低着头说:“我的马把一休殿下养的狗踩死了。”

这时,和尚抬着一个用布包着的狗的“尸体”走了进来。他们一边走着还一边念着经。

竹立一满说:“一条狗有什么了不起的。本来是马的责任,可为什么抓西右卫门?”一休说:“将军阁下,您自己不就是要处死踩死您爱犬的马的主人吗?”

将军听了没有出声,却举起宝剑对那个农民砍了下去。这使西右卫门和一休都吓得闭上了眼睛。

没料到,竹立一满用宝剑把绑捆农民的绳子砍断了。他对一休说:“是我错了,一休殿下,请原谅吧。”

那农民感谢将军的不杀之恩。竹立一满说:“你要谢,就谢谢一休吧,是他救了你。”

农民被放走了,一休和西右卫门离开了金阁寺。和尚们扔下那个布包也跑了。原来,那个布包的根本不是狗的尸体。

这天,竹立一满站在河岸上观看士兵操练。突然,远处有人赶着一个装载大钟的牛车走来。

竹立一满和武士们想知道大钟的重量,但谁也没法测出来。竹立一满便让西右卫门去把一休找来。他要让一休栽个大跟头,开开心。

一休来了以后,想了一会儿说:“有办法了!”他让士兵们把大钟抬到船上去,又把装钟的船推到了河里,在船边上做了一个船沉到水里深度的标记。一休说:“现在,把这几名士兵的体重加起来,就是大钟的重量。”最后算出来,大钟的重量为4100斤。

一休走了后,竹立一满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说:“他的脑袋太聪明了,我决不能轻易地放过他。”一旁的西右卫门吃惊地说:“怎么能这样想呢?这……”

竹立一满对西右卫门说:“我要把一休流放到稳奇岛上去。你也一块去,在合适的时候,你就把他杀了。”西右卫门跪在地上说:“阁下,不能这样做!”将军火了,吼道:“怎么,你想造反吗?”

这时,将军夫人站在门外听到了他俩的谈话。将军夫人打开门说:“将军阁下,我请求您,打消流放一休的想法吧!恳求您了!”竹立一满怒气冲冲地说:“住嘴!前些日子你为农民说情!今天,又为一休说情,我要把你休了!”

第二天,西右卫门带着将军夫人来到了安国寺,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一休。为了对付竹立一满,一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将军夫人回到了金阁寺,对竹立一满说:“这些年来承蒙您多多关照。”竹立一满看也不看夫人一眼就说:“不用来这些客套,你马上离开这里!”

将军夫人说:“离别前,我有一个请求。我有一个最珍贵的宝物,请允许我带走。”将军说:“随你的便,可以带走!”

黄昏的时候,竹立一满急急忙忙地骑着快马来到了安国寺。因为他的儿子被他的夫人带走了,他是来要儿子的。

竹立一满一进门就喊道:“一休在哪?快把我的妻子领出来!”

一休和将军夫人走了出来,将军夫人怀里抱着儿子。竹立一满见了说:“一枝是我的孩子,你为什么要带走?”说着,他接过了儿子。

将军夫人回答说:“我带走孩子是您答应的。”竹立一满气愤地叫道:“我什么时候答应的?”将军夫人又回答说:“我临走的时候,要求带走一件珍贵的宝贝。您当时就答应了!孩子对妈妈来说,当然就是最珍贵的宝贝了。”

竹立一满紧紧地抱着孩子说:“这孩子你不能带走!”这时,长老来了,他说:“将军不愧是天下第一,将军的尊夫人机智也是天下第一呀!你要接回小将军,就只好也请尊夫人一起回去了。”

竹立一满听长老这么一说,也就只好借坡下驴,让他的夫人抱着孩子回去。同时,他还宣布取消流放一休的决定。然后,他和夫人抱着孩子回去了。

狐狸和探宝

雷声隆隆,大雨倾盆,安国寺的和尚在外面化缘。最后,和尚们还是冒着大雨按时回到了寺庙。长老等一休换好了衣服,把一休叫到了自己屋子里。长老递给他一个盒子,告诉他,他的妈妈刚才来过了。

听说是妈妈捎来的盒子,一休高兴地打开盒子,里面装着油豆腐饭团子,这是一休最爱吃的饭团。

一休想到要给神佛上供。长老笑呵呵地说:“怎么样?一休,神佛是吃不下那么多的,供一个就够了。”一休明白妈妈的心意,这些饭团是妈妈送给一休和师兄弟们吃的。他决定把饭团分给修念等和尚们去吃。

正在这个时候,西右卫门冒着大雨来到了安国寺。他一进门就闻到油豆腐的香味,高兴地说:“什么东西这样香啊?是油豆腐饭团吧?我少来一点行吗?”

一休告诉他这是给神佛上供的东西,先不能动,只有供完神佛后才能吃。说完一休端着盒子跑了出去。西右卫门也跟着追出了房门。

一休来到大殿,把妈妈送来的饭团放在了佛像前的供桌上。他想起了小时候妈妈一个一个地做着油豆腐的情景,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一休对神佛说:“妈妈做的油豆腐饭团太香了,就请您用吧。”说完,一休把脸转了过去,好等神佛食用。可是,当一休把脸转过来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油豆腐饭团突然不见了。

感到很奇怪的一休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师兄弟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谜。有人说饭团让一休吃了。这可把一休气坏了,他大声说:“你们说我吃了?那就等着瞧吧,我一定会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的。”

月亮升起来了,一休把一块油豆腐饭团拴了绳套,绳子的另一头系着几个铃铛。

突然,铃铛响了起来,一休马上跑了出去。他顺着铃声一直追到了一条河边,铃声马上听不见了。

一休追累了,坐在地上。突然,他听见狐狸的叫声。他跑过去,发现河边有一个洞,洞里浸满了水,原来有只狐狸被水淹在洞里。

一休找来一根竹子,伸进洞里,大狐狸用嘴叼着竹子,一休拉了几次都没有拉出来。

一休拉累了坐在石上,看着水哗哗的注洞,心想:“要快点想个办法,不然就把狐狸妈妈淹死了。”

第二天,和尚们在一休的带领下来到了河边。一休扛着一根又粗又长的竹竿,修念背着个大布包跟在后面,小叶子跟着,大家一起来到了狐狸洞前。

一休把粗竹竿放在那个横在河中大树根的缝隙中,然后,一休顺着竹竿爬上去。

一休把用绳子系的大布单拴在了竹竿上。他一不小心,掉到了河里。

西右卫门正好赶到这里,他跳到河里,把一休救上了岸。小叶子见一休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就哭着对西右卫门说:“西右卫门,一休哥死了吗?”西右卫门说:“他没有死,只是昏过去了。”

起风了,一个奇迹出现了:半空中升起了一个大布伞,这是一休拴在大竹竿上的布单,让巨大的风力撑得鼓鼓的。突然,大竹竿撬起了大树根,巨大的树根终于被拔掉了。

一休慢慢地睁开了眼,西右卫门说:“一休师父,你可真了不起啊!居然把这么大的树根拔掉了。”终于,狐狸洞里的水位降低了,狐狸妈妈找到了原来的洞口慢慢地爬了起来,狐狸得救了!

这天早上,长老把一休叫到他的屋子里。长老递给一休一个大信封说:“你把这封信送到廷仓村村长家里去。”

一休回到屋子里,小叶子为他准备好了饭团儿,让他在路上吃。一休上路了。他走到小桥上,看到了前几天他救的大狐狸正带着小狐狸在河边玩耍,就向它们打招呼。

廷仓村村长仁柱家里,一个孩子因母亲患病在身,求村长借钱买药。可是狠心的仁柱竟把那个孩子赶了出去。

中午,一休来到了仁柱家。一休把信交给村长,自我介绍说:“我是安国寺的一休,我师父让我给村长大人送信来了。”

仁柱没有接信,却对一休说:“听说你很聪明,我给你出个题,如果能答上来,我就收你的信。”说完,他就拉上了房门说:“我要你不开拉门,也不进到屋里来,就把信交给我。怎么样?认输了吧。”

一休答应了。他坐在台阶上,装作在吃着什么东西的样子。村长家的用人以为把信一口吃掉了,都惊叫起来。村长听到叫声,跑出了屋子。

其实,一休根本没有吃信。他在撕扯着废纸,装出吃信的样子。这么一来,村长只好认输了。

村长打开信,看完信骂道:“真讨厌!和尚是不祥的征兆。”一休见村长这般无礼的样子,气愤地离开了村长的家。

一休走了一段路,觉得肚子饿了。他坐在一个大树墩子上,打开了布包,拿出小叶子给他做的饭团儿。

一休到河边洗完了,往回走时,突然发现一个小孩拿起一休放在树墩子上的饭团跑了。一休急忙追了上去。

一休追到了村口,那个孩子便不见了。一休走到一个破旧的屋子门前停住脚步。

一休往屋里一看,那个偷饭团的孩子就在这间屋子里。只见那个孩子捧着饭团送到正躺在床上的妈妈面前,让病中的妈妈吃下去。

那病卧在床的老妇人对孩子说:“仓极,你从哪儿弄来的饭团?要跟妈妈说实话,是不是……”仓极怕他妈妈说出那个“偷”字,忙说:“妈妈,您别担心,这饭团是我要来的。”

这时,一休推门走了进来。没想到村长仁柱也气呼呼地闯进了屋。

村长指着仓极恶狠狠地说:“仓极,你为什么到现在连麦子还没种上?地也没犁?我可不能再等了!”仓极的妈妈苦苦哀求:“村长大人,再等几天吧!我病好了马上就去干!”说着,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一休说:“村长大人,您看她病得这个样子,干不动活啊!”村长说:“一休小师父,我告诉你,种地这玩意儿可不能等。”一休说:“那好吧,我马上想办法!”

村长望着一休说:“没牛没马的,你靠什么种地呢?看你的面子,我再等一天。这件事可不是靠聪明才智能够解决的!”说完,冷笑着走出了屋子。

一休来到仓极家租种的那块地里,只见那里杂草丛生。一休心想:“要赶快想个办法,不然的话,地就要让村长收回去了。”他坐在地上,想起办法来了。

下午,西右卫门带着一伙人,来到了仓极家租种的这地里。西右卫门骑在大白马上对带来的一群人说:“快,把这块地统统给我圈上!”

村长仁柱闻声赶来。他对西右卫门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西右卫门严厉地对他说:“不许进去!闪开!”

村长又问:“这地是我租给仓极家的,为什么不让我进去呢?”西右卫门说:“现在已经查明:有人在这附近埋了大量的财宝。从明天早上开始挖掘,外人一律不许入内,懂了吗?”

村长仁柱一听地里埋有财宝,忙竖起耳朵问:“你说什么?这地里会埋有财宝?”西右卫门说:“对,一点不错,是埋有财宝!”说完扬鞭而去。

西右卫门走后,村长仁柱命令他的管家集合了许多人,让他们拿着工具赶快去挖租给仓极家的那块地。

被召集来的人不停地翻着地。仁柱村长在地里监视着大家,他大声地喊道:“快挖!你们要不停地给我挖!挖!挖!”

天已经黑了,但一个财宝也没有挖出来。在村长的督促下,人群从傍晚一直挖到天亮。最后,都累得筋疲力尽。

这时,一休和长老带着和尚们从远处走来。仁柱一见情形,才知道自己上了一休的当。

长老对仁柱说:“要说宝物,你额上的汗珠就是宝物。即使你被骗干活,在你犁过的这片土上已经种上了麦子,到秋天就能收割了。一个人不能光吃喝玩乐而不参加劳动。只有劳动所得的成果才是真正的宝物啊!”

长老的话不但是对仁柱一个人说的,也是对一休和所有在场的人阐述的一个既简单而又深奥的道理。所有的人都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一休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毒药

阿凡提小时候到老师家去学《古兰经》。有人给老师送来一碗蜂蜜,阿凡提就斜着眼睛直看。老师看到阿凡提偷看蜂蜜,就把碗放到碗架上去,并且告诉他:“碗里装的是有毒的东西,人一吃就死,千万可别碰啊。”

老师出去办事去了。阿凡提站起来把老师的墨水瓶打碎了,然后就把那碗蜂蜜和别的学生送来的肉饼、油条都吃了,还用舌头把碗舔净,再把碗放在架上。老师回来一看碗空了,就问:“谁弄的?”

阿凡提指着打碎了的墨水瓶说:“你看我闯了多大的祸呀!我本来想在您回家之前死去,就把那碗毒药喝了。可是我真纳闷,为什么到这会也没有死。”

本意

一天,阿凡提把驴牵到市上去卖。他把驴子交给了经纪人,自己就到旁边坐着。一个买主过来,打算看看驴的牙口,这驴一张口就把买主的手咬了,买主很不满意地摸着咬破的手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来了第二个买主,他打算摸摸驴腿,刚把驴尾巴卷起来,驴就踢了他一蹄。这个买主跛着腿也走了。经纪人把驴牵到阿凡提的跟前,说:“你这驴的脾气太坏,不是踢人就是咬人,这样的驴白给都没有人要。”

阿凡提说:“我把它带到这里来压根儿就没想卖,我为的是让大伙看看它给我吃的苦处。”兔汤

阿凡提的一位打猎的朋友,打猎回来,带给阿凡提一只兔子。阿凡提很高兴,拿兔子做成菜请他吃了一顿晚饭。

不到一个礼拜,那打猎的又来了,敲阿凡提的门。

“谁呀?”阿凡提问。

“我呀,上回送兔子来的你那位朋友呀。”打猎的回答。

阿凡提拿兔子汤又招待了那位朋友一晚上。

一个礼拜以后,有那么五六个人,说:“咱们结识结识阿凡提去。”他们就找阿凡提来了。

阿凡提问他们:“你们是谁呀?”

“我们是送你兔子的你那位朋友的朋友。”

“哦!好,好!”阿凡提拿汤茶也招待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