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MBA教不了的创富课
2826400000006

第6章 成长力(1)

创富心态与企业规模假如你是老板……

打工都不在状态,能做好老板吗

我有点奇怪,有些人吧,从来打工的时候,都不是特出色,咋就突然想创业了呢?这很不好,很不卫生。

年轻人要记住,当你没啥经验时,你给老板打工,老板还给你工钱,那是你的命好——旧社会,学徒是没钱拿的,据说还挨揍没得报警!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你当老板前,给人打工是练习状态,可练习都不在状态的话,你凭什么就能创业成功?

所以我总说视野,如果你认为自己终究一天会当老板的话,你就要在打工时,具备老板心态,学习老板视野,处处替老板着想。否则,一个天天骂老板是吸血鬼的人,自己改行“惊情四百年”时,真能诈尸啊,脱胎换骨一瞬间?没可能的!小同学。

相信我,打工时,就别抱怨,多付出,别嫌老板心黑。因为你不是也想着未来心黑一把吗?那就从现在开始学会体会“这很正常”的心态。

当然,如果现在的老板过于不像话,那就走人嘛。好老板、成功老板、学习榜样多得是!就是别抱怨。一边唠唠叨叨,人家老板其实也听不到,你还越来越锻炼得像个祥林嫂,一点都不强悍,一点都不男人。

就算打工也应有老板心态

很多小白领,其中有些打工打得脑袋肿掉的家伙,津津乐道“办公室政治”,我也就借机胡说几句。

毕竟老雕我也不是一上来就当老板的嘛,我也曾经打工打了好几年嘛,只不过,所谓“办公室政治”,我确实不太懂,岂止不懂,简直就是藐视……如果当年有人来教导我“办公室政治”,我非但不感谢他,甚至要啐他一脸口水才过瘾。

事实上,当年还真有人试图这么教导我来着,呵呵。

那时,我刚刚进一家台资公司,我年纪也不大,除了勇气和热忱,还真不具备什么。不过,我像个上了发条的兔子,疯狂地学习,疯狂地干活,周六日,我觉得在家待着多没劲啊!肯定往公司跑,实在没事了,我甚至找个笤帚墩布打扫卫生!

这样的小伙子,不整个一神经病嘛?其实,我还没说完哪!老雕我从小能写会画,刚好台湾老板从台湾拿回几本POP画册,我就借来,几天工夫,我就会画POP画了,然后……老板就把公司的俩美工,裁成一个了,画得差的那一个,回家抱孩子去啦。而我呢,根本没一毛钱补贴,就利用业余休息时间,帮公司画了大量POP画。

没过多少日子,我所在部门的小领导,一个笨蛋,就找我谈话了,他苦口婆心劝我,教导我,“表哥,你这么拼,有问题的啊,你这么干,把很多同事反衬得不用功不努力似的,这会遭众怒的,明白吗?”

噢,原来这就是“办公室政治”了吧?虽然老雕我当年年纪小,但也体会到他所说话语的含义了。

但可惜,我并不打算改正。

我在一个单位工作,是为了交朋友来的吗?是为了博得众人好感来的吗?是为了同事们对我赞许来的吗?似乎都不是,我如果要讨好一个人的话,那个人只有一个,就是老板喽。而我讨好他的方式,只能有一个:拼命帮他赚钱。(或者,替他省钱,也是赚的一种。)

好了,老雕的尺子(工具)要给出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来就这么简单,哈哈哈哈哈,还不是老雕原创……

为什么我把这句话当成“职场智慧”呢?因为,当员工,不仅仅是站在员工角度揣测老板,更应该站在老板角度审视员工。

假如你是老板,你喜欢什么样子的员工?是相对真诚简单的,还是虚伪复杂的?是当人一套背人一套的,还是除了替自己赚钱啥都不想的?难道你认为老板们都是笨蛋?都很好欺骗?嘿嘿……老板可能会看错人,一时犯傻,但如果一直都是很傻的状态,那他早就该翘掉啦。事实上,类似网友焚书煮袜子、森愉那类白痴,津津乐道的什么小技巧、小伎俩,真的骗得过老板吗?我看未必,呵呵,仿佛我小时候上课,课桌底下做小动作,认为老师没发现——当我长大,也有机会跑去讲课时,发现,站那么高的讲台上面,谁做小动作一目了然哪!我不出声不搭理,那是因为我懒得搭理!还真以为我看不到啊?

而老雕的经验就是,站在老板角度出发,“假如我是老板……”“我希望我的员工绝不偷懒、绝不耍滑——OK,我就决不!”“我希望我的员工待人真诚、哪怕为了公司的利益,不讲情面得罪人——OK,我就知道什么是尚方宝剑了!”

有了老板的眼光——也就是这把尺子——我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怕什么不怕什么。

那次我个人的经历呢,后果也值得大家玩味——过了半年,估计是我得罪人不少,我被外调啦!派驻外地啦!表面看,是玩办公室政治的家伙们胜利:把我给赶到外地啦。但事实上呢,我被赋予了实战权利和提成机会……又过了两三年,我在外地分公司,锻炼了一身武功,成为老板心腹爱将,月薪达到五万元以上,哈哈哈哈哈,牛逼得不是一般,那可是1997年噢!那帮玩办公室政治的笨蛋们呢,还唧唧歪歪在北京总公司,每月赚四五千元。

老雕在职场,完全不懂技巧,但“阴阳怕懵懂”嘛!哈哈哈哈,就凭一把尺子,也获得绝大收获——实战武功和自己创业的启动资本。至于那些前同事、职场鼻涕虫,我再也没关心过了,一骑绝尘而去,哪还顾得上搭理他们?

总结:职场鼻涕虫们有职场鼻涕虫的用处,即使当老板也不能把他们一股脑儿都开掉,再说了,一辈子只能混到职场鼻涕虫的,可能是大多数。但亲爱的小朋友们,你需要扪心自问,你这辈子一定要去当职场鼻涕虫吗?难道真的没有别的选择吗?就不能活得强悍一些吗?即使未来不创业当老板,也要当今天最能替老板赚钱的心腹爱将——做到这一点,请记住,小朋友们,只有一个原则、一把尺子:“假如我是老板……”

打工像“聚功”

反正又开口了,索性多说两句。

年轻人,去打工,什么都甭计较!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这家公司是不是能让你学习、锻炼、成就一身武功!其余的,什么的待遇啦、同事关系啦,都是瞎掰。每月多发一两千元能发财啊?赶得上北京、上海房子的涨势啊?真正聪明的,是能看到未来,而不是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

打工头几年,就是一个“聚功”的过程,一口真气,含在胸中,绝不能散!咬着牙,死也要死挺出武功来!

然后,你就会发现,机会主动来找你了!起码,你能替你老板赚多钱后,猎头公司肯定就来了!然后,你可以选择“散功”,呵呵,当然不是自废武功的意思啦,而是说,用武功去换钱——起码,今天而言,年薪30万,算是个小小起点,你可以选择,用原先积累的武功,来换取相对舒服的生活品质。

35岁,人生基本就这样了

说个小小标准——你三十岁,最迟三十五岁,一定要混到自己绝不再去投简历,而是猎头公司主动来挖。

如果不是特别时运不济,三十五岁了,还在某处瞎混着,没个猎头搭理,我劝你还是洗洗睡吧……或许,赶紧下个蛋比较好……

鸟儿有四种选择嘛:

笨鸟先飞

笨鸟后飞

笨鸟不飞

笨鸟不飞,下个蛋,把飞的梦想寄托在那个蛋上。

义与利

企业存在的基础和目的

企业,存在的基础和目的是什么?

拨开现象看本质,两个字:赢利。

一个企业存在,抛开所有繁杂因素,最后也只能剩这两个字。没有赢利,再高尚、再宏伟、再人文、再道德、再社会意义,再……最后也是倒闭。或者说,是什么都行,就是成不了“企业”。有了这两个字,再谈其余,你喜欢装神弄鬼,我也懒得理。

你是不是一个敏感的人呢?

我曾亲眼见有人把自己家养的狗杀了吃肉,这种内心的粗糙,是我非常反感和鄙视的。

内心的粗糙,注定了无法和艺术结缘,也顺道和灵性断绝关系——难道做生意不需要点艺术细胞?难道不需要灵光闪现?OK,如果需要的话,那么内心粗糙的人,注定生意做不好、做不大。

但内心敏感、细腻,感情相对丰富的人,往往会在做生意中,有负罪感受。比如有位卖打印机的朋友,居然总担心对方的成本不合适,故而不愿卖——这不整个一神经病嘛?

从商者的心结

做生意的技巧,事实上,就是修炼的武功——难道不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吗?当你听到竞争对手“扑通”一声倒地时,你是悲哀的心态吗?当然是欣喜+若狂对吧?可你想过竞争对手也有妻儿没有?

做生意,当然要开除员工,有时候甚至是因为你判断的失误,而导致策略性裁员,想没想过,这些被裁员工,为你公司奉献许多,你却由于节省成本的考虑,而弃他不顾,让他流离失所。有些低技能的员工,甚至可能好长时间都找不到下一份工作?他的吃穿用度,他和家人的生活起居,你着想过吗?

所以,一个没心没肺、内心粗糙的人虽想不到这些,却因为这种能力缺失而生意做不大;可一个做大了点生意的家伙,却又会陷入这种自责——郭靖在华山之巅的疑问,我学了这么多武功,可又害了不少人,该是不该?

所以啊,请大家回头参考藏经阁无名老僧的话语。武功,需要有相应的佛法来化解。

生意人的本分

企业,存在的基础和目的是什么?

老雕已经提早把答案公布给了大家,就像洪七公跳出来,扇郭靖一大嘴巴,告诉他:生意人的本分,就是多多赚钱,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企业,就是多多赚钱,然后好好捐给优秀的慈善基金会(你负责专业地赚,他负责专业地花。两种专业不可混为一谈)。

企业抛开“社会责任”行不行?当然行,那才不是必然条件,只要企业存活,就解决了一个比率的就业,实际也就有了对社会的贡献。“诚信”啦、“知识”啦,我不一一作答,还是“奥卡姆剃刀”,一个一个剔除,答案是,那些都没有,企业一样可以存活。或者说能举出大量反例,比如说有很多没“诚信”、没“知识”的企业,也可以存活。

不赚钱、没利润可不可以存活?答案肯定是否。所以这个被奥卡姆剃刀剃剩下的最后一个条件,就是存在的必要条件。

做人的本分

但是,做人的本分,就像卡耐基所说,死时拥有巨大财富是可耻的!一定要把钱在活着时候多多捐出去!

但是,别讲说等我有了巨大财富才捐,或等我临死时才捐——请参考前面无名老僧说的话,武功边练,佛法边读。生意边做,款项边捐。

这时我们就看到,破解了前面的结。

一个人,赚多少钱都不能说是自己的——经你手花掉的,才是自己的。你银行多少存款就是自己的啊?拜托,那些钱是社会的!银行已经替你贷款出去啦!只有你取出来花掉那一刹,才是“你的”!

“经营者”和“朋友”是两重身份

嘿嘿,我当年一个好友,就是闹不懂这二者的关系,困惑不已。

他是开装电脑公司的,该家伙人品贼好,做朋友超一流——结果导致,我们这些好朋友找他装电脑,他从来一毛不赚,他那小店,生意本来就不好,朋友的朋友介绍来的关系,他也是不好意思赚钱……结果大家能猜到吧?他最后倒了!

我就一直劝他,朋友的钱为何不赚?生意就是生意!必须要赚!考虑到大家是好朋友,你把从我们身上赚到的钱,拿出来请我们吃饭嘛!这不就两全其美?“经营者”和“朋友”是两重身份,别弄混!

用经营者的身份赚,用朋友的身份回馈,才是解决途径。

用企业家的“狠”去赚,用文明人的“爱”去捐,阴阳调和内外兼修,刚柔并济武功大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互为因果的事情啊……

不明白这个道理,打不通任督二脉,小守财奴永远是小守财奴。“视野”、“格局”那些玄乎玩意儿,不是嘴上说说就有的。

悭吝与慷慨

有网友说我吹牛,反正是吹牛,我也不脸红。俺老雕当年打工时,就开始捐助失学儿童,那时还叫“希望工程”。虽说每月几百块不算很多,但对一个打工者而言,起码得少吃顿饭、少买件衣服吧?

后来工作有变换,收入骤减,会因此影响到生活品质,就停捐;刚创业,现金流还没稳定,我也不糊涂到神经兮兮去捐款……但老天爷估计会鼓励有行善之心的家伙吧?慢慢赚多点了,我就又自觉自愿去捐助了。

之所以强调要捐给优秀的慈善基金会,就是希望善款能真正发挥作用。

有一次和好朋友聊天,喝了点酒,越聊越激动,谈什么是佛法,什么是功德,我就说,把钱捐到寺庙里,在今天看来,愚昧无比!

我说,我才不用通过和尚,来和佛祖对话。我可以自己读佛经,了解佛的精神。那么,我捐助那些失学儿童,就是最大功德,让一个孩子,不当睁眼瞎,开始认识了文字,了解了文明,就是最大的功德!

尽早捐

当我给他们讲起,北京延庆山区那些被我公司捐助的孩子,家里如何穷,如何艰苦,有的孩子是父亲死了,妈妈跑了;有的是双亲癌症去世,跟着爷爷过活;有的干脆是父母残疾人……那几个家伙,无不眼圈红红,并且都表示,回头也要去捐助……

有一期《读者》卷首语讲过这么一则小故事:

一位老者一天在海边散步时,注意到成千上万的海星被海水冲上了海滩。他心里明白,要是这些海星不能回到大海,它们就只有死亡。但是,他站着没动,他什么也没做。海星的数量实在太多了。

过了几分钟,他发现远处一个男孩正在拾起什么东西往海里扔。他走近前去,才发现男孩在试图抢救海星。孩子认真地弯下腰,拾起海星,尽可能远地扔向海里,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老者走到孩子跟前,对他说:“干什么这么费劲?有这么多的海星,你这样做又能带来什么改变?”孩子没怎么理睬老者,他刚刚又扔了一个海星到海里,转过身来看了老者一眼,接着又弯腰干了起来。然后,他说:“先生,改变不了什么……但是,这一个在乎!”

说时,孩子眼中噙满泪水,用力把手中的海星远远扔回大海。然后,捡起下一个,边扔边低声自言自语,“这一个也在乎……”

捐吧捐吧!越早开始越好,哪怕先捐助一个孩子呢?想想看,那个冥冥中的幸运小孩,很快就能重返校园,获得读书识字的权利,未来开始有了光明,不幸的人生(生在极度贫困家庭,确实不幸),从此有了希望!你省下一点点吃饭抽烟喝酒的钱,却给那孩子一生中一次最大的、改变人生的契机!多好啊……

管别人怎么看,这种事,做给自己内心的。还有,老天爷看得见。

我认为,捐助那些失学儿童,不过就是“我改变不了什么,但,这一个在乎!”的行为和想法。

话说回来,在追求财富之路上,不断懂得“舍”,然后获取更大“得”,肯定是条真理——即使在捐助一事上,也是这样。

“不相关多元化”陷阱

编者按:此文是根据老雕回复网友“正牌老妖”帖子而整理。“正牌老妖”说自己赚了第一个500万后,转行开了一间网吧、十多家大头贴、两家柯达冲印店……

所谓“不相关多元化的陷阱”,是指业务繁多,却没一个“核心能力”的统一匹配和培养。以前曾经讲过,企业扩张时,“能力相关性”和“行业相关性”是考虑重点,可是,网友“正牌老妖”经营的网吧、柯达、大头贴、餐饮——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有任何能力和行业的相关性。

越往高处走,越需要“自废武功”,聚集式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