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千奇百怪之谜全集
28148700000051

第51章 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奇怪的世界(5)

“寂静之地”地处墨西哥木马皮米盆地国家生态保护区,位于北纬27度,与百慕大三角和埃及金字塔处于同一纬度,这似乎并不能诠释它的神秘,但这里出现的一些奇怪现象至今却仍无法解释:电磁波到了这里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陨石在这里遍地都是,流星雨更是这里的常客;飞机飞越上空时,导航系统完全失灵;各种古生物化石如同垃圾一样遍地皆是;毗邻地区风雨大作,这里却永远是骄阳似火;不明飞行物(UFO)、三个头的羊更是周边居民的饭后谈资。

10亿年前,陆地渐渐浮出海面,这里成为墨西哥第一块见到阳光的陆地,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人类没有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任何痕迹,它依然保持着当初的宁静。直到1966年的某一天,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的工程师哈里·贝里亚在这里勘探时发现,收音机、电视、无线电对讲机、卫星遥感系统到了这里完全失去效用,“这里如同电磁风暴的风眼一般,无法接收人类世界的信息”,因此当时贝里亚给这里取名为“寂静之地”。

1969年,英国天文学家伯纳德·洛弗尔观测到一颗正在接近地球的流星,于是开始跟踪它的运行轨迹。进入大气层后,这颗流星开始燃烧解体,其中最大的一块突然改变原来的飞行方向,朝北美洲飞去,最终坠落在“寂静之地”的边缘地区。

70年代初期,美国宇航局一架名为“雅典娜”的火箭因技术原因在杜兰戈州沙漠地区坠毁,搜寻人员在进入“寂静之地”寻找火箭残骸时发现,雷达显示屏上一片空白,根本无法提供任何数据。经过几个星期的人工搜寻,终于在该地区中心位置找到了残骸。据周边地区居民陈述,美国人在运走火箭残骸时还带走了几吨重的沙子,理由是这些黄沙已经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了。

1976年,墨西哥国家核能研究所派遣了两名资深专家前往“寂静之地”考察,其中一名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墨西哥国家科学奖得主、物理学家雷·克鲁斯。当时他们考察的重点是电磁波在这一神秘地区的传播。结果发现,横波的传播很正常,但纵波却被完全屏蔽掉,从而产生所谓的“寂静”现象。此后不久,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派遣30多名科学家组成研究小组做实地考察,他们用“盖革计数管”测定的结论是,这一地区放射能极高。

目前,关于这些奇特现象的解释有很多,当然有一些也掺杂了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想像。这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还是有关科学家提出的“磁场说”,即这一地区的下方存在一个强大的电磁能量场,这样一来便可以对火箭陨石坠落以及雷达系统失灵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但为何只有这里具有强大的磁场呢?有人猜想,地核在这个位置更接近地表从而产生比其他地方更强的磁场;更有人猜测,这里的地下曾经是外星人储存能量的仓库,但猜测终归是猜测。

也许有些存在的事实并无需解释得一清二楚,这样可以留给人们一个想像驰骋的空间,而“寂静之地”也将会永远的寂静下去。

人体之光

50年代,英国有位华尔德。基尔纳医生,采用双花青染料涂刷玻璃屏,首先发现人体外围有一圈光晕,宽约15毫米,色彩绚丽,忽隐忽现,令人称奇。

80年代以后,日本成功的对人体放射出来的辉光进行了图像显示,并把这一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与保健。

人体到底有哪些辉光呢?

疾病辉光

在医学领域,根据人体发出的冷光信息,不仅可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还可以用来诊断疾病。在疾病发生前,体表的光辉发生类似太阳的“日晕”现象。一般认为,呈红亮色的光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呈灰暗色的辉光则说明病重。

(1)爱情辉光

在男女交往中,人体辉光还是爱情的标志。前不久,美国学者在一家照相馆利用一种高科技微光检测仪,对一些拍摄订婚照,结婚照的男女进行观测,发现情侣手挽手拍照时,女性指间上光晕特别亮,并向男方的指间延伸过去;而男子制件光晕却会略微后缩以顺应女性的光圈。每当两性真情拥抱接吻时,彼此的辉光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且变得分外明亮。

(2)意识体能辉光

科学家预测:人体辉光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如运动员比赛前可进行“辉光体能预测”,教练们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有的科学家把人体辉光用到犯罪学中去,因为人体辉光会随着大脑思维方式,行为意向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晕圈。

对犯人也能进行“人体辉光监控”,如犯人企图说谎,身上辉光便会出现种种色彩斑点的交替闪耀跳动。

(3)辉光之谜

人体辉光产生的原因,科学家们至今各抒己见。一些人认为辉光现象除了人体白细胞之外,还可能是人体体表某种物质,射线与空气复合产生的,或是一种水汽和人体盐分与主频电场作用的结果,或是人体的光导系统——经络系统显示它的“庐山真面目”。

其实,关于人体之光的探索还处于未确定状态,不过我们人类早已用词语开始形容它们了,就好像对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大家也很喜欢用“光辉暖人心”来形容。

机器人与人

几千年前人类就渴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例如古希腊诗人荷马的长篇叙事诗《伊利亚特》中,冶炼之神瘸腿海倍斯特司就用黄金铸造出一个美丽聪颖的侍女;又比如希腊神话《阿鲁哥探险船》中的青铜巨人泰洛斯,犹太传说中的泥土巨人等等。这些美丽的神话时刻激励着人们一定要把美丽的神话变为现实。早在两千年前,自动木人和一些简单的机械偶人就开始出现了。

“有人认为精心设计的机器人终将会取代人类,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一位捷克剧作家在1921年把“机器人”这一概念引入我们的生活。从此,机器人成了科幻世界的主人公。

在各类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机器人的身影处处可见。它们不知疲倦,从未犯错,不惧怕任何极端环境,不会厌烦或者偷懒。有的机器人战斗力极强,试图毁灭人类;也有的机器人聪明友好,是人类的朋友;甚至有的机器人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人类的情感。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人类对机器人的期待及某种恐惧心理。其实,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正在把梦想变为现实,人与机器人在世界上共处的时代很快就会来临。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由于塑造了大量鲜活的机器人形象,并且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被公认为机器人科幻小说的泰斗。

很多朋友是从这些电影、电视、小说中认识机器人的,他们眼中的机器人是神通广大的万能机器。当他们看到现实的机器人时,他们会认为现在的机器人太普通,不能称之为机器人。有人认为机器人是人,形状必须像人,不像人怎么能叫机器人;然而现实中绝大多数的机器人样子不像人,这使很多机器人爱好者大失所望。实际上,现实意义上的机器人所包含的概念已经非常广泛了,凡是“能编程的机器”,都可以称之为机器人。

科学幻想是人类梦想的展示地,它帮助我们思考未来。从科幻小说或影片里的那些经典的机器人形象中,我们或许能够看到它们和我们的未来。

事实上,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正在经历着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飞跃,它正沿着达尔文的“进化论”逐渐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完善自己。研制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一直是人类机器人研究的梦想之一。1997年,日本本田公司率先研制出第一台类人型步行机器人样机。目前,机器人正在进入“类人机器人”的高级发展阶段,即无论从相貌到功能还是从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都向人类“进化”甚至在某些方面大大超过人类,如计算能力和特异功能等。

专家指出,未来的机器人在外形方面将大有改观,如目前的机器人大都为方脑袋、四方身体以及不成比例的粗大四肢,行进时要靠轮子或只作上下、前后左右的机械运动,而未来的机器人从相貌上来看与人无区别,它们将靠双腿行走,其上下坡和上下楼梯的平衡能力也与人无异,有视觉、有嗅觉、有触觉、有思维,能与人对话,能在核反应堆工作,能灭火,能在所有危险场合工作,甚至能为人治病,还可克隆自己和自我修复自己。总之,它们能在各种非常艰难危险的工作中,代替人甚至超过人类去从事各种工作。

从科幻世界到现实生活,机器人将会像个人电脑一样走进企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这是世界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师主任鲁迪尼·布鲁克斯这样评价现在的机器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这么多普通人开始使用机器人。”一位著名科幻作家同时也是科学家甚至预测:2020年人造智能(机器人等)将达到人脑的水平;从此,地球上将有两种聪明的物种同时存在。高科技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着奇迹;在新世纪,我们有理由相信,机器人的时代最终会来临。人类将用自己的智慧开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