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近战勇士——冲锋枪
27766300000013

第13章 冲锋枪的创新之路与未来(5)

汤普森冲锋枪初入市场(1921年)首先被非法贩酒者抢购一批,这时美国陆军部军械署才警觉起来,为政府订购了一批,发给警察和监狱警卫人员使用。美国陆军在20世纪20年代对冲锋枪不大感兴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1939年),美国陆军中冲锋枪装备数不足400支。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战,汤普森冲锋枪才成了热门货,从陆军部订货数字可以说明——自动武器有限公司生产847991支,萨维奇公司生产539143支,而萨维奇是个分包商,它实际生产了125万支。

汤普森冲锋枪发明的时间不晚,但作为正式军用装备为期甚短。枪是重了一些,ZM1928空枪重近5千克,但它是经过严峻考验的,战斗性能是相当优越的,最重要的是在世界冲锋枪的发展中,它属于“打头炮者”。

三、一支独特的冲锋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官方对冲锋枪不感兴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尽管意大利的维拉·派洛沙和德国的MP18I型在战争中曾作短暂使用而且在近战中发挥了作用,但英国陆军仍断然拒绝采用这类武器。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尽管有一些冲锋枪的热心支持者将国际市场上的若干产品拿到英国做表演,但是英国陆军仍坚持原来的立场。当时至少有一家英国公司进行了艰难的尝试,以获取特许生产两种外国产品。这个公司就是伯明翰轻武器公司,所说的两种外国产品就是美国的汤普森和匈牙利的基拉利冲锋枪。

在30年代,英国对冲锋枪的消极态度在官方档案中有如下记载:

“1932年曾谨慎地提出购买少量冲锋枪做研究用”;

“1933年军方认为陆军不需要这类武器”;

“1934年在恩菲尔德进行冲锋枪表演,因为英国军方当局对这类武器要进行查验考核”;

“1936年军方提议购买4支冲锋枪,配发给机械化团的敞篷装甲侦察车上的乘员试用”;

“1937年一些外国厂商携带着冲锋枪到英国表演”;

“1938年冬,英国官方公布了如下决定:已经决定陆军不装备这类武器”。

由于这个决定,当时正进行的少量样枪的试验就成为可有可无的事了。这时,距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足一年,整个欧洲已经成为一个兵营,到处都可闻到火药味。英国官方恰恰在这个时候撤销了对这类武器的支持。

英国人对美国人造的这支枪的名称(冲锋枪)——也不愿使用。从英国人的心态上考察,大概认为这种发射手枪弹的短枪械怎能称得上“机枪老二”。因此,在很长时间内,英国人把冲锋枪称作机关卡宾枪。

1939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同年12月,派往法国的英国军队要求立即供应“机关卡宾枪”(冲锋枪)。英国立即向美国购买了一批汤普森冲锋枪,由于价格太贵,只能少量配发。

1940年,英国在法国的派遣军由敦刻尔克大撤退,于是,防止德军入侵英伦三岛提到议事日程上了。当时英国什么样的武器都缺。不仅仅因为在法国损失了一大批武器,战时陆海空军都扩编了,加之新成立了国民警卫军,因此需要大量武器装备,特别是轻便武器,其中自然包括奇缺的冲锋枪。需求数量之大,时间之紧,可想而知。

第一批在英国生产的冲锋枪很难说是英国人自己研制的。在斯太令工程公司兰彻斯特等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仿制了著名的德国斯麦赛MP28Ⅱ型冲锋枪,枪名定为“兰彻斯特机关卡宾枪”。名称的更改大概是怕影响士气。当时德军已经席卷欧洲大陆,英国几乎是孤岛作战,在这危急存亡之秋,最好不要让前线士兵知道自己手中握持的武器是仿造敌人的。兰彻斯特机关卡宾枪于1941年开始生产,在大战结束前大概生产了10万支,大多配发给英国海军使用。

仿造只能是权宜之计,根本问题还是要“反求诸己”。

大战开始后,英国的两个枪械设计师谢波德和杜尔宾在恩菲尔德兵工厂着手研制冲锋枪。研制成功后,命名时取设计者S(HEP-PERD)、T(URPIN)姓氏的首字母和工厂名称EN(FIELD)前两字母组成,即STEN,汉语音译为“司登”。

司登冲锋枪是1941年6月开始生产的,到1943年生产达到高潮,周产量为4.7万支。从1941年中到1945年末共生产约375万支。

司登冲锋枪结构非常简单,乍一看,似乎是由大小不等的管子组成的——枪管是圆的那很自然,套筒也是圆的,机匣也是圆的,枪托是圆管,拉机柄也是个小圆管,于是有人嘲笑它是“管子工的杰作”。

司登冲锋枪制造起来省工省料,成本非常低,一支枪费用不到11美元,于是又有人嘲讽说是:“伍尔沃思玩具枪”(注:伍尔沃思是美国19世纪末一个商人,他发家于“5美分商店”,出售5~10美分物美价廉的小商品,在美国许多城市都有连锁店,后来在纽约盖了一座当时最高的商业大楼)。

司登冲锋枪外观粗糙,有些人经过正在装箱外运的场地时,故作掩鼻状,哼一声“臭不可闻”。原来,司登的英文名称STENS(复数形式)和英文的“STENCH”(恶臭)形音相近。

以司登冲锋枪I型为例,察看一下它的主要诸元:口径9毫米,枪重3.55千克,枪全长895毫米,枪机自由后坐式,单连发,觇孔固定表尺,初速390米/秒,发射9×1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

英国人对冲锋枪的认识属于“后知后觉者”,但英国人在战争危急关头能够造出这么一支作用可靠、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廉的冲锋枪,不得不让世人“刮目相看”。

关于对司登冲锋枪的评价,美国的《“二战”武器调查报告》中的一段话说得比较客观:

“司登冲锋枪在阿伯丁试验场做过试验。对它的责难主要集中在外形难看,不合常规。但是司登也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它是一支威力颇好的武器,其次是成本低,第三是便于迅速大量生产。轻武器研究发展局的官员们认为现代战争中对武器的评价,不能只局限在外观上,还应当有其他评审标准。像司登这样的武器生产容易、成本低,将来还会有不少武器步其后尘。”

四、普通列兵的大发明

1940年初,什帕金开始设计冲锋枪。他奋斗的目标是:在保持杰格佳廖夫冲锋枪高标准的作战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力求最大限度地简化机构和生产加工的容易性。

这支冲锋枪获得了巨大成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及战后多次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的正式名称是“7、62毫米1941年式什帕金冲锋枪”,简称波波沙。

波波沙冲锋枪最大的特点是大量使用冲压焊接件,而且大多是冷冲压和点焊或电弧焊接,尽量减少机加工工时,几乎不用螺纹连接和压配合,因此,生产制造的容易性大大提高。波波沙的零件数量为95件,大批量生产零件加工机床加工时数为13.7小时,波波沙相应的数据为87件和5.6小时。

1940年12月21日,前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国防委员会决定将波波沙列装苏军。这个决定日期恰好是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的前半年。

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突然大举进攻前苏联时,苏军严重缺少冲锋枪。炮兵主帅沃罗诺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有这么一段话:“1942年元旦快到了。除夕之夜,突然来自大本营的电话铃响了。电话中说,有两个滑雪营必须立即开赴前线,但他们没有一支冲锋枪,他们需要火速装备起来。我说稍等,我查询一下冲锋枪有多少存货。只有250支,这就是当时我们这里的库存量。我向大本营作了报告,他们说,先给两个滑雪营160支,留下90支备用。我们就是以这种情况来迎接1942年的。虽然我们能提供的冲锋枪数量这么少,但内心却充满希望。午夜钟声敲响,1942年元旦佳节降临到街头。”

在卫国战争年代,波波沙冲锋枪的增长情况可由战斗部队的装备量表明:1942年1月1日共装备55147支;1943年1月1日增加到678068支;1944年1月1日则多达1427080支。两年时间,装备量扩大26倍!冲锋枪的供应程度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已经达到每一步兵连就有一个冲锋枪排,每一步兵团就有一个冲锋枪连的程度。除此以外,冲锋枪还广泛配用于各特种兵部队。由于波波沙冲锋枪加工容易,成本低,因此完全可以保证充分供应。

在前苏联卫国战争英雄谱中,列兵阿日达洛夫使用波波沙的英勇事迹家喻户晓。1943年7月11日,苏军几个勇士用波波沙击退德军8次疯狂进攻,表现最突出的是阿日达洛夫。他手拿波波沙,爬到敌人火力点附近,先甩了两颗手榴弹,然后以密集的冲锋枪火力射击,消灭15名德国兵,又向前冲,以手榴弹和冲锋枪追杀50名法西斯官兵。

这个小小的列兵立了大功!他竟然使第380师于1943年7月12日开始由防御转为进攻。

前苏联最高统帅部授予阿日达洛夫红旗勋章和英雄奖章,英国政府也授予他一枚不列颠帝国勋章。阿日达洛夫所使用的那支枪号为TA6409的波波沙冲锋枪后来存放在前苏联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军史博物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