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出门在外
27743100000040

第40章 求职面试

面试准备

面试是求职者的最后一道关卡,要想顺利过关,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应了解应聘单位的具体情况。

比如单位的地点、环境、员工待遇、主要负责人等。因为这些将成为面试时的共同话题,招聘负责人发现你对这些情况很清楚,就会减少陌生感,增加亲密感。

其次,还要了应聘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这样,面试时才能根据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向招聘者阐述你的能力和特长,让别人相信你就是胜任这份工作的最佳人选。

面试要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事先多演练几次。

这样可避免面试时因为紧张或其他原因而出现失误。你不妨站在镜子前面,想像自己正在接受面试,自己设置问题自己回答,并在问答中调整自己的声调和表情。

另外,要有不成功的心理准备。

如果面试成功那自然是好事,不成功也不能灰心丧气,千万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失去信心和勇气。

要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面试失败你并没有失去什么,而是为下一次面试积累了经验。你应该充满自信地参加下一次面试,在面试时充满自信不仅可以鼓舞自己,也会感染他人,这对成功应聘是有帮助的。

面试礼仪

■态度自然放松。

第一次面试总是不会轻松的,但是假如很紧张的话,将更难推销自己。

所以,要把心里的不安平静下来,在走进面试办公室以前,先做三次深呼吸使自己放松下来。

■穿着适合那份工作的服装。

穿着的服装,要和你去面试的那份工作的性质有关联。是什么性质的工作,就应穿相适应的服装。

基本原则是穿着整齐明快,不可太花哨。假如是应征办公室以外的工作,可以穿一件长裤套装,或是一件简单整齐的洋装,女性不应失去自己的特质。

■以你最好的一张脸前往。

一张容光焕发的脸,会给主试官以活力感。反之,一脸疲惫、哀愁,会让主试官心有不悦。

■走进去时保持站立的姿势。

走进面试办公室时,除非对方让你坐下,绝对不要随意坐下来,而应保持优雅的站立姿势。

■把主考官当成朋友。

把那些主试者想成是你的朋友,你是去拜访朋友的。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你越感到温暖,就越容易达到自我推销的目的。

■让主考官感到自在。

看起来要有兴趣,不要无精打采,不要打呵欠,多多微笑,形成一个温暖、愉快的表情。不要皱眉头或看起来很顽固。

■倾听并且发问。

多倾听,表示你对主考官的充分尊重和注意。多发问,则表现你已经消化了主试者所说的话。

假如主试者刚刚告诉你上班时间是上午9点到下午5点,那么随口问一下是不是有规定还要加班,就是一个聪明的问题。

■对自己充满信心。

有信心的人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信心则源于对自己的了解,对职业信息的分析,和你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合理自评

面试时,自我评价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也是面试官了解你的主要渠道。评价自己是比较困难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妨碍自己的求职目的。所以,把握自我评价的分寸,是每一个求职者必须慎重考虑的。

■不要自吹自擂。

有些人喜欢宣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惟恐被人瞧不起。实际上,求职也是自我推销的一个过程,评价自己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过分地抬高自己,吹嘘自己多才多艺,甚至不惜贬低他人,以他人做踏脚石的人,会令人感到锋芒毕露而敬而远之。

■不要过分谦虚。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要适度。谦虚过度,一方面会让人觉得虚伪,不怀好意,有所企图;另一方面让人觉得你什么都干不了,从而让你白白失去被录用的机会。

有的人认为在求职时自我贬低,或者对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轻描淡写甚至不提,而毫无避讳地大谈自己缺点的行为是一种高尚行为,是应值得发扬的。可是在求职时,这样的做法却是错误的。

这一点你应明白,任何单位都想录用有才干、有能力的人,尤其在小公司里,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工作,谁也不想录用只吃闲饭的人。如果你什么都不行,那么别人就会瞧不起你,不会录用你。

■语言要简洁,事例要精当。

应试时,应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你的优点和长处,特别强调你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能力,并举出一些事例加以证明,如在校期间担任过什么职务,从事过何类社会实践活动,有过什么样的学术成果。

这些优点即使与即将从事的职业没有太多关系也不要紧,面试官要看的是你的综合素质。但应注意,不可夸夸其谈,不可过多地列举自己的优点,把最明显的几个优点说出来就足够,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回答缺点要坦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面试时切忌回答支支吾吾,这样会使面试官对你产生自以为是或欲盖弥彰的感觉。

你可以一种诚恳的表情,分析一两点无伤自己形象的缺点,并以实例证明,给面试官一个客观公正的印象。

面试谈薪

对于求职者来说,薪酬是很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你的社会价值,因而在面试时一般都要涉及薪资问题。

讨论薪酬与商品买卖过程中赤裸裸的讨价还价,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尽管面试双方都不讳言薪酬问题,但一个人的薪酬与其能力、作用、表现、贡献等息息相关,在用人单位尚未了解你上述情况时,如果直奔主题,好像找这工作就是冲着银子而来,给人的第一印象会大打折扣。

如果有机会进入商讨阶段,而求职者开价过高,也难以被用人单位接受。开价过低,吃亏的是求职者自己。而“打闷包”吧,又于心不甘。因此,对初入职场的求职者来说,掌握一定的技巧、把握与用人单位讨论薪酬的时机非常重要。

薪酬有标准。具体来说,要留意4个方面的参照系数。

一是国家工资标准,即国家对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规定的工资标准。

二是有关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价位。

三是有关调查机构发布的市场价位。由于这些机构所调查的对象和数据大多取自于市场,所以统计结果基本上是“行情价”。

四是招聘单位在人才市场公布的职位薪水标准。这一标准因不同经济性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而异。

此外,还应结合招聘单位的具体情况、行业地域差异、供需状况,以及你的个人实际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那么,如何在面试时谈薪呢?

按照一般的招聘程序,面试者在对求职者的能力、个性、工作态度等,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之后,会主动向求职者介绍公司的薪酬、福利待遇等情况,然后询问求职者的意见。这时,求职者可以很自然地将自己的要求提出来。

如,一些招聘单位在面试时会直接问:“你期望的薪酬大约是多少?”

此时,你可以以退为进提出反问:“只要有发展机会,我愿意接受贵公司的薪酬标准,不知按规定这个岗位的薪酬标准是多少?”

这样,你不但没有露出自己的底,反而可能摸清对方的底。如果你对对方的标准满意的话,那么双方就可能一拍即合。如果用人单位要你开价,你也可结合实际告诉其一个薪酬幅度,给双方都留有余地。

对于求职者来说,面谈薪酬终归是一种交易,因而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最大需要。例如,工资低而拥有大量股份,你是否不在意?如果收入每年涨幅很大,你是否愿意拿最初的低工资?工资低但是工作条件非常优越,你是否能够接受?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需要,你才能开出最符合你自己利益的价钱。

总之,对老板开口谈钱是每个求职者的正当权利,大可不必不好意思。理想的薪酬数,应该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方都能够接受的。

当薪酬福利谈妥后,最好要求用人单位写份协调薪酬的协议合同,因为有些用人单位面试之后,很可能会忘掉曾答应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