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出门在外
27743100000037

第37章 适应生活

筹划未来

出门在外,最终要确定自己的归宿。有长期属于自己的居所,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就能定家立业。

所以,对于在外找工者来说,要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一番筹划。先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妨把这个目标进行分解,制订自己的5年计划。比如,你可以这样计划,在5年之内,打工挣来的钱首先要还清所有的债务,条件成熟的话,还可修建一所宽敞明亮的住房,然后再娶一位贤惠的姑娘做你的终身伴侣。

有些乡村青年外出打工,除了抱着致富的目的外,还打算在城市谋得一份较为稳定的职业。这个目标的实现有一定难度,但也有实现的可能。

但大多数青年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如果是这样,是否可以先不考虑房子及养老问题,把打工所得的钱用来回乡投资,最终在家乡干一番事业。

当然,讲到实现自我价值显得比较浪漫,其实,在你辛辛苦苦打工挣钱的同时,你的观念、你的眼界,以及你处世的方法无形中得到改变,你已经在证明你的能力,证明你自己。

现实也好,浪漫也罢,必须为你的打工确立一个目标,并使之具体化。只有这样才有奔头,有信心,而不是整日疲于应付,不知所终。

成为城里人

打工者给城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大城市对打工者的接纳程度很有限。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打工者在城市安家立业的阻力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在城里有长期、稳定的工作。

这是打工者成为城里人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城里有长期稳定的工作,才能有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来源,才能在城市里长期呆下去。

第二,要在城里有自己的住房。

住房是构成家的基本物质前提,住房是自己的,就会很自然感觉到自己在城市“安家”了,才会有家的感觉。

第三,生活方式的改变。

这种变化是随着职业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潜移默化地发生的。

第四,思想观念的改变。

外在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内在的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城里人,就要在思想观念上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在人生的发展、信仰、婚姻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公德意识、市场意识等方面,都要有新的变化。

第五,户口的改变。

户口的改变,仅仅是成为城里人的一种标志,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下,这种标志还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个人的努力取得城市户口有这样几种途径:

通过个人努力学习,取得大学、硕士或者更高的学历,现在很多城市都不限制这些具备一定学历的人才进城落户。

通过婚姻关系,嫁给城里人或娶个城里的老婆,可以享受进城落户的优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这条路,个人的婚姻还要以幸福为前提。

通过在城市投资或购房,这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个人能力。有些城市正在逐步放开户籍限制,从户籍制度发展的趋势来看,农民成为城里人将会越来越容易。

回家探亲

家人团聚,恐怕是长年漂泊在外的打工者最盼望的事情了。但何时回家探亲合适呢?

在工作稳定且有了一定积蓄后再回家。

如果职业刚刚开始,收入也不多,按捺不住乡愁仓促回家,不仅经济上不合算,再次外出时一切又在忙乱中开始,第一次出来等于白费时间、财力与精力。

而在工作了一年半载之后,获准保留岗位回乡探亲,经济上也比较宽裕,时间、心情上都比较从容,探亲返回之后可照常工作,不受影响。

避开客运高峰回家。

虽然“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是春节期间是铁路客运最繁忙、压力最大的时候。

如果打工地不是火车起点站,或回家途中需要多次转车,归途中就容易出现各种麻烦。

而多数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回打工地的过程就更艰苦。短短的假期,大多数时间耗在路上甚至滞留途中,搞得疲于奔波,就失去了回家欢度节日的本来意义。

如今生活改善了,过年与平时生活差别越来越小,客运淡季回家,少了一路颠簸,虽不是回家过节,可团聚的欢乐是一样的。

避开工作旺季回家。

如果是在外经商,有些节日期间可能正好是财源广进之时,这时回家可能会损失一大笔收入。

如果是打工,在生产最繁忙的时候回家,会给领导、老板造成不好印象,常要冒丢掉工作的危险,结果得不偿失。而在生产、经营淡季回家,时间更充足,付出的代价小,心情也就更为舒畅和从容。

回家时,给家人、亲友每人一份合适的礼物,这是人之常情,但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勉强为之。应该量力而行,避免造成在其他方面入不敷出。

另外,探亲之后要准时回单位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