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出门在外
27743100000034

第34章 生活安全

煤气安全

每年死于煤气中毒事故的人比例相当大,而且呈上升趋势,发生这类事件的以进城打工者居多,这种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进城打工的朋友住所环境相对都比较差,面积窄小,事故隐患多,需要防范的问题也非常多。因此如何安全使用煤气,是打工朋友的头等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勤于赚钱而疏于防范,到头来就会追悔莫及。

使用煤气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使用蜂窝煤时注意通风、排烟,要装上排烟管,使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排烟管散发到室外。

尤其是过湿的蜂窝煤,在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更多,烟更大,更容易呛着小孩、老年人。晚上睡觉时一般要虚掩一两扇窗子,使室外的空气与室内的烟、气进行对流,确保室内空气中具有足够的含氧量。

睡觉时还要注意把蜂窝煤炉的风门关到合适的位置,开门过大会把煤烧透,开门过小则煤会熄灭,一般把风门开到1/4就可以了。

使用液化气时,应选择有质量保证的罐、减压阀,到指定的煤气站购气,千万不能用街头小铺里的便宜货。

每年都有人因购买和使用质量不过关的钢瓶,从而导致祸及生命的惨剧。使用液化气时要定期对灶具、通气管线、减压阀、钢瓶、灶头进行检修、更换,点火时要做到火等气而不是气等火。

做完饭后要检查煤气是否关好,严禁小孩动用阀门,如果闻到有液化气的气味时,不要有明火,不要拨动(拉动)电灯(电源)开关,防止因开关接通时打火引起火灾。

一旦发现煤气中毒,作为救护者应当先吸一大口空气,然后用湿毛巾或手帕等捂着鼻子进入室内,先打开窗户,再关掉煤气开关。

注意千万别开电灯,不要使用打火机、火柴等,谨防爆炸。打开门窗后,应将中毒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松解衣扣使其呼吸通畅,注意保暖。

如中毒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式人工呼吸,应将病人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吸人肺内,并立即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

当你自己感到煤气中毒时,不要慌张,要镇静地关掉煤气开关,走到门窗边打开门窗,然后走出室内。如无力打开门窗,可砸破门窗玻璃等使之通风,并呼叫救援者。

安全用电

在使用电器时,应先插电源插头,后开电器开关。用完后,应先关掉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在插、拔插头时,要用手握住插头绝缘体,不要拉住导线使劲拔。

湿手不要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带电设备,不要将湿手帕挂在电风扇或电热取暖器上。

不要在电线上悬挂各种铁器、家具以及干菜等物品,特别是晾衣铁线要与电线保持距离。遇到电器设备冒火,一时无法判明原因,千万不要用手拔掉插头或拉闸刀,应用绝缘物拔掉插头或断开闸刀,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发现电线断落,无论带电与否,都应视为带电,应与电线断落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应用木棒或其他绝缘物将电源线挑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或果断地切断电源。

电源被切断后,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旁人应立即将触电人平放在地,实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待呼吸、心跳恢复后,马上送往医院。

食物安全

“民以食为天”,而有毒食品却是人们的天敌。稍不经意,食物中毒,大则危及生命,小则造成经济上、身心上的损失,而且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危及面很广。

出门在外的打工朋友多是吃大锅饭或者搭伙同吃,一旦食物中毒,波及面会很广。防止食物中毒,确保身体健康,是打工者出门安全的一部分,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要避免食物中毒,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不吃或少吃生食。打工的朋友由于条件所限,或者自以为身体强壮,平时容易大大咧咧,抓住食物就往嘴里塞。

水果、蔬菜要浸泡、洗净后再吃。现在菜农果农为了增产创收,大量使用化肥,减少有机肥,使水果蔬菜的天然成分大打折扣。加上为了防止病虫害,大量使用剧毒农药,使水果蔬菜表面含着大量的剧毒农药的残留物。

吃水果时,如往身上蹭一蹭就张口吞下,而不用水洗、水冲,残留在上面的农药就会被一同吃进。这些残留的剧毒农药有时可以危及人们的生命。因此,在洗水果或蔬菜时,要先用净水浸泡,等残留物溶解于水里或松动了,冲洗后再吃。

有些食物如果没有熟透,食用就会引起食物中毒。比如说四季豆(豆角)在煮炒时没有熟透,吃了之后就会头疼、恶心,并伴有发冷症状。

另外,不吃过期食品、带菌食品。有些食物有严格的食用期限,超过了食用期限,吃了就会出现问题乃至中毒,特别是一些海鲜之类。

火灾预防自救

火灾预防

■防止用电不当着火。

一个电源插座上最好不要同时插有多种电器电源插头,以免负荷太大造成短路而着火。

使用电褥子时应特别小心,不可折叠、揉搓或硌碰,以防电线折断短路而着火;发现有胡焦味时,应及时拔掉电源插头,认真查找原因,未查清发出焦胡味的原因前,不可再使用。

电视机或家用电脑使用时,上面不可覆盖东西,并且应摆放在利于通风散热的地方。若长时间使用,应在每使用两三小时后,关机休息10~20分钟再开机使用。

若闻到散发有燃烧橡胶或塑料的气味,甚至发现冒烟现象,应马上拔掉插头,经专业技师检查修理和排除故障后,才可使用。

若发现电视机冒烟或起火时,除马上拔掉插头,关掉总开关外,应用灭火毯、湿地毯或湿浴巾、湿枕巾等物覆盖电视机,防止烟火蔓延。切忌不可使用灭火器或泼水灭火,以免炽热的显像管遇冷突然爆裂。

使用电炉时不可离人,不可插着电炉子睡觉或外出办事。

■防止液化石油气着火。

液化气瓶应经常检查,看开关是否严密,如有泄露现象,应及时修理,不可麻痹。

晚上睡觉前,应仔细检查液化气瓶或液化气管道开关是否关严了,确认不漏气了才行。

■防止不注意小节引起失火。

火柴棍、烟蒂丢弃前要完全弄熄,烟灰缸须够深够大,以防烟蒂从烟灰缸里再掉落到地毯上。

火柴、打火机、蜡烛等都应放到小孩子拿不到的地方。电源插座也应安装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家具、窗帘、床单、衣物等,应远离暖炉、炉灶及耗电量大的电器。煮食物时,锅中不可放太多食物,以防油脂受热膨胀后溢到炉子上造成失火。

油污积聚容易失火,因此应经常擦抹炉具,保持炉具的清洁。

汽油、煤油应贮存在密封的金属容器内,并放在空气流通、远离电源的地方。

逃生自救

一旦发生失火后,应沉着冷静,积极寻找办法逃生自救。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害羞及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拿走贵重物品上。

■简易防护不可缺少。

家中、公司、酒店应备有防烟面罩,最简易的方法也可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浇身,匍匐前进。因为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人的最佳方法。

■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身边的绳索、床单、窗帘、衣服,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倾绳滑下,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当机立断,快速撤离。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撞。

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当火势不大时,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逃到天台、阳台处。

■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或扶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大火袭来,固守待援。

大火袭来,假如用手摸到房门已感发烫,此时开门,火焰和浓烟将扑来。这时,可采取关紧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防止烟火渗入,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火已烧身,切勿惊跑。

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发出信号,寻求救援。

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无论是居家,还是到酒店、商场、歌厅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当大火燃起、浓烟密布时,便可以摸清道路,尽快逃离现场。

防中暑冻伤

夏季防中暑

在工地上工作的打工者们,头上烈日烤,地上火气蒸,一天到晚都是大汗淋漓。

水是身体养分渗透的载体,过多的体液通过毛孔排到体外,使得身体里的水分平衡被破坏,导致机制紊乱,免疫能力降低,从而发生中暑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应适当地增加饮水,以弥补体液的排泄,保持体内的水量大体平衡,因此多喝水是预防中暑的最基本的措施。

另外,绿豆汤可以清热解毒,也是预防中暑的好东西。还有—些药物如仁丹、清凉油等,通过刺激表面神经,具有散热、减少体液渗透的功能。

在工地上做工,应戴一顶草帽,通过草帽的反射散热和遮挡,以局部降低温度,减少阳光直接照射的强度,要尽量避免直接暴露在烈日下。

平时要加强休息,减轻疲劳,注意体力的恢复,以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通过一天高强度的紧张劳动,人们处于高度的疲劳状态,可以通过睡觉、娱乐等形式恢复体力。工友们可以互相按摩,以达到活动筋骨、放松肌肉的目的。

在夏季一定要多洗澡,通过洗澡,排除体表的脏物,防止堵塞毛孔,过多地排汗或不能排汗都容易导致中暑。

冬季防冻伤

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寒风凛冽,朋友们在寒冷的气温条件下作业,很容易冻伤。

容易冻伤的部位多为面部及手、脚,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工作,令人头痛。积极预防冻伤,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是朋友们所关心的话题。

冬季气温较低,加衣、戴帽、戴手套成了人们最基本的御寒措施。尽量减少局部暴露,防止与冷空气接触,是最简单可行的办法之一。

要注意常用温水洗手搓脚,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血液的流量或流速,防止毛细血管的坏死或者破裂。

还可以结合药物预防。目前使用较多的预防冻伤的药物有防冻霜,在容易冻伤的部位表面擦上一层防冻霜,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把表皮组织与冷空气隔离开来,形成一种“防冻墙”,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在工作时,不要用一个姿势作业。每间隔一段时间搓一搓手,跺一跺脚,干洗一下脸,不要小看这些动作,它们能促进微循环,增加机体的活力。

还要注意避开狂风、强冷空气作业,尤其是高空作业的朋友。在高空作业时,由于没有借以挡风的屏障,身体每个部位都承受着寒风和强冷空气的袭击,因而冻伤的危险更大。

高空作业时间不宜太长,只能是间隔进行,高空作业一段时间后,因为高空活动不方便,只有下来活动活动,伸伸手,跺跺脚,驱驱寒。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还摸索出了一些土办法以防冻伤,针对容易冻伤的部位进行一些特殊处理,以达到增强抵抗严寒的目的。

如切一片姜,在手背或脚背上反复擦拭,直到这些部位发热为止,每天坚持擦拭,一个冬天下来,保管你的手背或脚背不会冻伤。

临近冬天,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打工朋友们可以提早做些准备,安全地度过严冬。

急救电话

如果遇到人员伤病的危急状况,抢救伤病员是最重要的。这时,应立即拨打当地120或999急救电话。

打电话时要讲清病人姓名、地址、病情状况和联系办法,以便医务人员迅速准备急救药品及时赶到。在急救车未到之前,最好有人在救护车必经路口等候,以便给医务人员带路,争取抢救时间。

早一分报警,少一分损失。当遇到不法侵害、紧急危难或举报犯罪线索时,请立即拨打110。拨通110后,将听到“您好,110”的提示音,稍后会有民警接听电话。如遇110线路繁忙,电话将进入电脑排队,请不要急于挂断或重拨。

在与民警通话时要尽量保持冷静,根据民警的提示,说清楚事情(案件)的具体情况。而且,报警后不要离开现场,在附近等候,等待民警到来并主动联系。

发生下列情况时,应打急救电话。

■意外灾害,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雷击、塌方、瓦斯爆炸、烧烫伤及意外创伤等。

■各种急性中毒,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自杀或误服毒药等。

■心脏病突发,如心绞痛、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脑血管意外(脑中风),如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迷、偏瘫、恶心、呕吐等。

■突发原因不明的大出血、大量咯血、便血(血色鲜红或如柏油样便)、尿血等。

■严重的呼吸困难或窒息,如小儿误食异物进入气管阻塞气道、天热中暑、鱼刺卡喉或支气管哮喘等。

■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虚脱休克征象、眩晕,及其他严重危及生命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