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2759800000045

第45章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注重个人品德建设(2)

个人品德建设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是个体依靠内在道德信念系统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德性或品行、操守,能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形成产生内化与扩大的效应,成为规范个人言行、建设和谐家庭、做好本职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个体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就都将是虚幻的空中楼阁。因此,将“四德”并提,凸显了个人品德对于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地位。与此相对应,“三德”对个人品德的生成和巩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每个公民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内化为自我认同的道德标准,从而积淀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推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体和社会,更好地按照这些原则和规范调整相应的伦理关系,充分发挥道德的导向、激励和调节功能。倘若缺乏“三德”的规范和要求,个人品德也就失去了内涵和形成巩固的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道德环境,导致个人与社会、集体伦常关系链的断裂,在客观上否定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公民个人品德的形成机制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人是社会伦理领域的存在。一般而言,作为社会伦理关系的承担者,道德主体以善的追求为目标,因而如何铸就优良的个人品德就成为求善的本质内容。在这方面,需要激励、道德内化、良性互动等成为个人品德形成的最为基本的作用机制。

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的社会价值、意义的认知而产生的遵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心理倾向。人们之所以需要道德,首先是因为道德是使个人在社会中得以实现自身价值、完善自我、更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而道德是社会调控的重要力量,社会成员对道德的普遍遵守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从道德需要与个人品德的关系来看,道德需要是个体道德意识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内在驱动力。一个对道德有着很强需求的人,如果没有需求对象的满足是不可想象的。当这种实现自身需求的愿望出现时,道德个体必然会产生道德动机,激励自我加强道德修养,向更高的道德境界攀越。相反,一个缺少道德需求或需求不强的人,就会对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缺乏期待。道德需要激励作为公民个人品德形成的强大而持续的推动机制,是培养公民优良道德品质、追求向善、完善自我的前提。

如果说需要激励机制是社会道德建设对公民个人品德建设的外向作用机制的话,那么与道德需要紧密相连的道德内化则是对公民个人品德建设施加作用的内向机制。道德内化是指人们在接受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融入自身品德结构之中,使之成为支配自我道德追求的内在力量的过程。一般来说,道德内化也就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转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最终目的是使道德主体全面地发展知情意行等道德品质要素,使道德主体的身心协调、品行统一,并不断促进其道德完善和进步。这样,通过道德内化机制培养公民的个人品德,也赋予了道德主体实现自我向善的条件。道德内化的这一目的,成为检验道德主体是否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要求行动的标准,因而它是公民个人品德建设的关键环节。

道德内化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良心内省机制的作用。良心是道德心理、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良心的作用体现在评价道德主体的动机、行为的是非善恶,促使道德主体自觉地对其行为进行自我反观、评价比较和不断校正,鞭策其在道德生活中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当良心真正成为调控道德主体行为的心理机制时,就标志着道德主体实现了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完成了道德内化的过程。这样,道德内化就成为一种激励道德主体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强大动力,促使道德主体自觉选择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并不断积淀为个人的品德素质。

良性互动机制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机制。现代德育理论告诉我们,个人品德的培养处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彼此制约、相互影响之中,它们共同作用着道德素质生成的过程。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互动就是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等道德教化、培养主体对公民个体施加的品德塑造以及后者对前者的活动作出的相关反映。这种互动既有良性的,也可能有不良的(双方或一方不良)。譬如常见的家庭不良教育抵消学校正面德育就是如此。公民道德建设的良性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教化、培养中施教和受教双方的互动;二是构成公民道德建设整个工程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没有前者的互动,就不能变“要我知行”为“我要知行”;没有后者的互动,就无法使影响公民道德生成的各环节、各要素在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产生最大合力,发挥最佳的整体效能!(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徐州师范大学)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提高社会文明素质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

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因此,加强个人品德建设要从这四个因素着手。

一、师古学今,强化教育,提高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德的首要环节,是道德形成的基础。

知为行之先。人的高尚道德、优秀品质,来源于教育和学习,来源于人们对道德的正确认识。要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就必须使人们了解和把握社会各个领域的道德规范,然后才能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因此,加强对道德的学习教育,让人们明白我们倡导的道德的内容和要求,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是开展道德建设的首要环节。在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报告中关于道德建设的有关精神,深刻领会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要认真学习我国传统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优秀的传统道德发扬广大。要认真学习县委“道德浦江”建设动员大会和有关文件的重要精神,正确认识开展“道德浦江”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效人励己,强化示范,增进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心理上、情绪上的认同和共鸣,是人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是道德形成的内在动力。让人在面对客观事物之时,能自觉的、发自内心的遵从道德规范。让人在面对困难、危险之时,能从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履行道德规范。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道德情感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升,需要力戒浮躁的静气,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要善于稳重对待、静心思考。遇事先观察,先分析,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做到自省、自警、自律、自励,形成信守准则、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和豁达胸怀,做到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诱,不为情义所牵,不为悲喜所扰。同时,当面对需要帮助、需要挺身而出场景,能出自真诚、毫不吝啬地给予帮助,能自然而然、无私无畏地奉献自己。

三、扶正抑邪,强化锻炼,坚定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或决定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作出抉择、克服困难的顽强力量和坚持精神。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道德品德转化的关键,也就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综合体,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大舞台,各种思想、各种现象都会在这个综合体里和大舞台上表现。尤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经济大潮的冲击,域外文化的渗入,负面典型的影响,非道德现象随处可遇。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日常生活、工作实践中区别优劣、辨别真伪,就不能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就不能坚持善良和正义,抵制邪恶和私欲,也就难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道德情感的产生,道德修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有一个时间的积累,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地坚持。有坚持、有积累,道德才会有升华,境界才会有提高。因此,我们要自觉的从正确的道德认识出发,从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开始,日积月累,坚持不懈。要自觉地长期地监督自己,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四、守信笃行,强化引导,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对道德规范的实践,是个人道德品德的外部状态,是道德形成的具体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付诸行动,付诸道德实践,才能真正形成,才能不断巩固、成熟、提升,成为人生整体行为的一贯倾向和稳定特征。因此,我们要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到道德实践中来,参加到道德行动中来,“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直到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发产生道德情感的境界。

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自我做起,人人严格对照道德规范要求,自查、自省、自勉、自警、自励,多检查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少对照比自己不足的别人。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常识、从常用文明礼仪做起。大事不糊涂,坚持原则;小事不马虎,讲求风格。要从细节做起。道德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社会公德要从不乱吃、不乱说、不乱吐抓起;职业道德要从不迟到、不早退、不懒惰抓起;家庭美德从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抓起;个人品德要从守时守言,遵守承诺抓起。 (作者系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