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2759800000028

第28章 办事公道是关于荣辱观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则(2)

1、办事公道有助于企业赢得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有助于企业赢得较好的信誉,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地占有和扩大市场,才能获得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仅取决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更取决于企业的“人格”力量,办事公道就是企业“人格”力量的重要表现之一,所谓“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修养,使企业赢得良好的信誉,获得消费者的赞许,进而巩固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要想保持和扩大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就必须在注重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坚持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规范,平等待人,讲求信誉,做到公平、公开和公正,树立企业良好而持久的“公道”形象,建立与供应商和消费者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企业才能生存下去,获得持续发展。

2.办事公道有助于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企业的正常运转需要恰当处理好企业内部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而办事公道是正确、恰当处理这些关系的重要准则。作为企业领导者,只有做到办事公道,才能得到所有员工的支持,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才能巩固自己的群众基础,才能形成自己的权威性和号召力;作为一个部门,只有坚持办事公道,才能使部门内部协调运转,形成团结一致的发展合力和凝聚力,提高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作为员工个人,只有彼此做到办事公道,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加强彼此的团结合作,保证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只有从企业的领导者到企业的员工都坚持做到办事公道,企业整体才能正常高效运行,企业的各项目标才能快速、协调、高效地实现。

3.办事公道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种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发展环境。

行业风气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良好的企业运行环境是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行业不正之风却严重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明确强调:各行各业都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形成适合自身条件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坚决纠正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业不正之风。要有效纠正和坚决抵制各行各业的不正之风,从企业领导到一般从业人员都能够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自觉主动地做到廉洁奉公、办事公道,“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努力按原则办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制和反对行业的不正之风,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当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后,它又能够反过来促进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只有这样,那些以权谋私的行业不正之风才能受到坚决的抵制和有效的纠正,企业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做到办事公道,就必须做到坚持真理、公平公正、公私分明、光明磊落。

坚持真理

办事公道应该是在职业实践中处理问题一贯的、稳定的要求。是从业者人格修养的体现。要做到办事公道,首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于真理的热爱,对于崇高人格的追求。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坚持真理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是非观,在处理问题时合乎公理、合乎正义。

坚持真理,弘扬正气,表现了一种独立的人格精神。在中华传统道德中,十分强调这种独立的人格和节操。这种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性格和凛然正气,成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春秋时期晋国的董狐、齐国齐太史坚持正义,冒死直书,唯义是从;东汉任延为官不阿上;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等不事权贵的事迹,都体现了他们视真理高于一切的凛然正气。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坚持真理作为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精神,发展至今,从未间断。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谭嗣同、邹容、秋瑾、喻培伦、李大钊、杨靖宇等无数英烈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光辉榜样。刘少奇曾说过:“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人,为真理而战斗。”对于坚持真理,郭沫若也说过:“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就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客观真理,不畏权势、不畏舆论攻击,为中国人口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坚持真理是社会主义从业者应该具备的优秀品格。它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守原则的职业道德。为满足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不同职业、不同职权的从业者当时时刻刻以坚持真理、坚守原则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

由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每个从业者面对的考验和诱惑日益增多。在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潮的影响下,不同行业和岗位上的从业者,特别是那些拥有一定职权的从业者,势必会面临更多的是非、利益、得失、名位、权钱、情色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做到不为其所动,坚持真理,秉公办事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每个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要坚持真正做到:

1、积极主动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实践中坚定信仰、锤炼意志,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不做不仁之事、不取不义之财、不染不正之风、不干不法之事。一个不追求真理、不追求正义的人,办事很难合乎公道,而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正直的品格,是靠日常的行为锻炼培养出来的。因此,从业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

2.坚持原则、照章办事

原则是职业活动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制度、准则。原则告诉从业者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必须禁止的。只有遵循工作原则,才能保证本职工作的顺利完成,才能保证从业者所在部门、行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实现。按照原则办事,就是从自身的职业特点出发,对待周围的事和人做到不偏不倚、秉公办事。在是非前面,我们要立场坚定,不因私废公、见利忘义,不能按照个人的亲疏、好恶,对不同身份、地位、职业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标准来对待。面对政治风浪的冲击、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个人私利的诱惑,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原则明确;要培养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对于错误,要敢于说“不”;决不能姑息养奸、明哲保身;要克服“好人主义”、怕得罪人的思想;决不能为一己之利,回避、掩盖矛盾;不能因为怕得罪人而对工作中违法违纪的错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为了坚持真理。

从业者要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揭发错误,要具备大无畏的敬业精神,分析错误症结,找出纠正错误的方法。

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是指按照原则办事,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徇私情,不因个人的好恶去对待事情和处理问题。

公平公正是人们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要求。不同职业公平公正的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经商者在经商活动中,要童叟无欺,买卖公平,不缺斤短两,欺诈消费者;生产者要诚实守信,讲求信誉,做到货真价实;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法律工作者要秉公办案,严格执法;党的领导干部要为民办事,不徇私情。作为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公平公正对于从业者的一致要求体现在:要求从业者按照原则办事,不因个人的偏见、好恶、私心等,去对待事情和处理问题。只有做到了公平公正,才能协调好从业者之间、各行业各企业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弘扬正气、形成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到公平公正尤为可贵。不同的从业者在各种职业活动中,在权力、金钱、人情等诸多诱惑下,能够把握住自己,就能做到公平公正。如果陷入对权力、金钱的追求和私欲中,在人情的关系网中不能自拔,办事就会失去公道。每个从业者要做到公平公正,应从以下几点严格要求自己:

1.不失立场、不徇私情

不失立场、不徇私情就是不受私人感情、私人利益的左右,时时处处以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曾经先后担任湘潭市委副书记、书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要职的郑培民同志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原则、秉公执政的光辉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