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浅草青青
27499200000035

第35章 高三作文(8)

如果说生命是瀑布,那么时间就是奔腾的流水。时间是生命的一部分。有人说过,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只有充分的利用没一分每一秒来做些事情,生命的瀑布才会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留下的足迹才会光彩熠熠,那时才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白活”,才可以面对黑暗而坦然无惑,一身轻松。

反之,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当我们肆意挥霍,消磨光阴的时候我们就应当了解自己在做什么——是在将自己的生命历程一步步缩短,也就是等于让自己距离死亡更近。

生命是自然付给我们用来琢磨的宝石,它十分珍贵,所以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要懂得珍惜生命、享受生活,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虽然将来是未知的,但我们义无返顾,要提醒自己生命其实一刻也不曾停止,记住孔子的那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把握好生命海洋上的小舟,雕琢好自己那珍贵的宝石。

金色阳光

2004级高三(4)班余双双

每天的生活程序出奇的相似,但是我的心情却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化之中。

昨天的太阳很辉煌,但我讨厌它刺痛了眼睛而不愿去欣赏。今天,我重新次去仰视它金色的脸庞,让金灿灿的阳暖透我的心田。身边的一切,在此刻表现得那么安静、祥和、充满朝气。因为它们沉醉在这金色的阳光中,都在心中默默歌唱。置身于金色笼罩的世界,自己忽然有了苏轼那“飘飘忽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了。我开始喜欢那阳光。

金色是一种什么颜色?金色大概是一种光芒,带着希望和梦想的光芒。金色阳光下的小草都会挺直腰板,因此人们总用生机勃勃来形容它;金色阳光中的运动员会奋起于起跑线上,因此人们总说他们精神抖擞,英姿勃发;金色阳光中的蓝天,有“鹰击长空”,因此人们说它矫健。希望的金色阳光埋葬了所有的失意和苦恼,抚慰着一切受伤的心灵。即使那蜷缩在街头的乞丐,当接触到第一缕金色的阳光是,也会高兴起来,对新的一天充满了希望和感恩之心。

在雾霭茫茫的夜,我问:“太阳你在哪里?你那金色的阳光呢?”太阳回答:“看见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了吗?那是我的缩影。”是啊!是灯光在指引路人,引导航向……阴霾的日子里,我问:“太阳,你在哪?你金色的阳光呢?”太阳回答:“我已融入了万事万物,你只要用心,就可以发现我的光芒。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太阳再度冉冉升起,金色的阳光又一次洒遍大地,太阳用她温暖的手抚摩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小草舒展着绿色的身躯,鸟儿在翱翔,我的心在金色的阳光中跳跃……

风波

2004级高三(4)班余双双

天空格外的蓝,几朵云彩悠闲地飘荡着。

李冰一路哼着歌儿来到学校,脸上堆满了笑容,明媚而灿烂。他的心此刻装的全是书包里那只价值连城的“金”笔,那是从海外回来的舅舅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他可是当宝贝一样爱惜呢!

来到班里,李冰小心翼翼拿出笔摆在课桌一角。

“哇,好漂亮的笔!”丁强走过来称赞道,刚要拿起那支笔看看。李冰抓住了他的手:

“别碰,小心你的汗渍弄脏了我的笔!”

“瞧你那神经质的表情,只不过看两眼,能把它杀死吗?”丁强愤然。

“这支笔很贵的,是我舅舅特意从国外带回来送给我的。”李冰说着,自豪的神气跃然脸上。

每天,李冰都将那宝贝笔擦了又擦,似乎说不定哪天,阿拉丁神灯里的巨人会突然出现,并对他说:“主人,有何吩咐?”

那天早晨,窗外天色微暗,李冰正在“翻书倒本”地找着什么,他的脸涨得通红,眉头锁成了一疙瘩,嘴中还念叨着什么。有几位热心的同学围过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李冰欲哭无泪:“我,我的笔不见了,哪都没有!”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提供线索。

“是不是忘在家里了,再找找看!”

“唉,我看见王勇也有一支相似的笔。要不,找他问问……”

大家找来王勇对质,并且拿出了那支笔。

“这真是我的,一模一样,错不了。”李冰惊喜地大叫,转悲为喜。”说,你为什么偷李冰的笔?”一同学严声问道。

“看你平时老实巴交,却做这般低劣的事,真是知认知面不知心……”另一同学附和着。

王勇此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张张嘴,想说却不知如何开口,只能任凭泪花在眼眶里打转。

“说不出话了吧,因为根本就是你偷的笔!”

“算了吧!我平生平最讨厌虚伪的人了。”

众人离开,丢下王勇一个人,丢下一堆的责备,委屈和悲楚。

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李冰拉开书桌抽屉找东西,突然有闪闪的光亮照到眼睛,拨开杂物,一道霹雳,李冰懵了,他手上拿的正是舅舅送的那支笔,而书桌上,文具盒里,也有一支一模一样的安静地躺在那儿,同样闪闪发光,李冰说不出话来……

老师的寄语:

交往的时间长了,你才会发现双双的与众不同。在她身上,看不到张扬,看不到个性,看不到叛逆,看不到埋怨,看到的只有稳重和纯朴,像春日里阳光下的一株嫩芽。在她身上,朝气蓬勃代替了多愁善感,乐观豁达代替了彷徨苦闷,稳重沉静代替了浮躁轻狂。

她的文章也是一样,从不较真一段文字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从不苛求自己写出的文章有多么华丽和繁冗。

她的字迹也是一样,娟秀、工整、一丝不苟,诉说着别样的柔情,别样的气质。

多一抹新绿多一缕馨香

——和同学们谈谈作文语言的锤炼

银川六中马晓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感悟是写作的生命,创新是作文的灵魂。语言呢?语言是思维的外现,是整个写作过程的载体,是这一切赖以附着的土壤。人们的思想、情怀、体验、感受,对自然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的关注,都要靠语言来承载。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是好的语言呢?在《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提出了文采的概念。文采是什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人认为,文采指的是辞藻华丽、句式灵活、善用修辞,因为把握得好,会令读者意荡神驰。也有人认为,文采是一种韵味,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在理性思辨中高扬人文精神,在形象描述中飘逸诗情画意,在名著化用中浸透书卷气息。一个人语言积累和运用的水平决定着他的语文素质和人文修养的优劣,因此语言运用水平是衡量作文程度的天平。朱自清先生认为:“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宋朝文豪苏轼也崇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文章的语言不能光满足于把思想感情说得清楚明白,还要说得有声音、有色彩、有文采。如果语言不美,缺乏文采,读者连阅读的兴趣也没有,哪里还谈得上艺术欣赏呢!富有文采的语言,要么语言严谨、思辨性强,要么含意隽永、味笃情浓,要么娓娓而诉、朴实情真。那么,如何锤炼作文语言,为我们的作文添一抹新绿,添一缕馨香呢?同学们在作文习练中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尝试(一)巧妙运用修辞,力求生动形象

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在作文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辞格,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美感;运用排比、对偶句式,可使语言富于气势和韵律美;运用设问句式,可使文章具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魅力……请同学们欣赏以下语段:

语段(1)“钻进雨帘,小雨滴便迫不及待地落在你的眉间,你的唇上,你的头发里,慢慢地,小雨滴汇集在一起沿着领子直泻而入,蛇一般穿进,沿胸滑下。这时候,你会感觉到你就是一滴雨,晶莹剔透,清清凉凉。”

语段(1)“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欧亨利,他的小说好比人类社会的一扇明窗,能让我了解世态人生;他的小说又如同一面明镜,能让我洞悉人类最美好的心灵。”

语段(1)“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美还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更是凝聚在自然之中的这中永久的和谐。”

多姿的自然、广阔的世界、五彩的生活、丰富的人生,在以上语段的理解和诠释中都显得很“漂亮”,很有“韵味”。同样是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描述,不同的表达方式,韵味截然不同,作者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对雨的独特而细腻的感受,写得是那么富有情韵,富有美感,对生活的喜爱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见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去发现它。要发现,就要学会思考,并且不断地进行思考。如果这样做,我们的作文就会让读者既能看到小溪清流,也能看到江海奔腾;既让读者听到浅吟低鸣,也能听到印吭高歌;既能感受到花季的绚烂,也能体味到雨季的惆怅。同学们,拿起你五彩的画笔,用恰当、灵活的修辞运用为颜料,充满感情地为生活着色吧!

尝试(二)引用化用古诗,力求含蓄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