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幸福婚姻我做主——著名婚恋专家为你支招
27357500000021

第21章 蜜月之旅(3)

当然,没有口头的交流,妥协是难以达成的。譬如,有的人喜欢在性生活中说些粗俗的亲昵话,但对方并不一定喜欢;有的人喜欢在性交中如此这般,对方却希望如此那般。假如双方把自己希望怎么做说出来,就有可能使双方都得到其所希望的。正像另一位女性莉莎所说的:“假如我没有把这个提出来,他可能就不会去做,因为他并不知道我希望他这样做。”几乎所有受访的妇女都说,要达成双方沟通的“性谈话”,需要坦诚相告的勇气,也需要巧妙的表达艺术;需要双方的妥协,更需要双方的理解;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和良好的配合。

学习做爱意味着学习接受自己的身体。

在公共场合,人们都会打扮自己,尽量做到衣冠楚楚,明艳照人,举止得体,彬彬有礼。但是,在床上,在做爱之中,难免会满身大汗淋漓,头发散乱,甚至发出难以自制的呻吟声。应当把这些超乎“寻常”的表现看成是“性趣”

的一部分,是十分自然的、完全正常的,切不可以日常的举止容貌来作为判断标准。否则,必然会使你们的性欲、“性趣”,甚至性功能受到强烈的束缚和压抑,使原本应当热烈、兴奋的性生活变得冰冷、索然无味。

有人会觉得他们身体的某部分不好看,觉得自己太高、太矮、太胖、太瘦、阴茎太小等等,并为之烦恼和担忧。其实,在性生活中不必有这些“阴性”想法,而应积极地找出自己吸引人的地方来,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状态。莉莎说得好:“你必须爱你自身的现状,这样,对方也会爱你的身体。

假如你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怎么能想象对方会喜欢呢?”

苏娅,一位28岁的教师,人长得很胖,这成了她性生活中的一大心事。

一天,她的丈夫对她说:“你的皮肤是多么柔软啊!”这一赞美使她开始找出许多别的优点来:我的头发很美,我的眼睛很动人。“现在我的性生活比过去快活多了,因为我接受和热爱我的身体。我的心事早就烟消云散了。”

婚后性生活协调要诀

章、尤刚刚结婚,夫妻的感情不错,但性生活常不协调,能尽兴的机会很少,或是他很快结束,或是她还没有感觉,有时是不欢而散。两人为此也挺烦恼,不断地看书、査资料,不断讨论,频繁实践,但始终也未解决得很好。

听朋友说,影视、小说上看的都是“云里雾里、欲神欲仙、如胶似漆”的一种极乐状态。不知该如何协调。

此例提出了婚后夫妻怎样建立性和谐的问题,很多夫妻都存在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很困难。下面提出的一些建议,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1)选择适当时机,夫妻进行交流。可适时要求夫妻一起总结一下婚后的性生活,讲述各自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要求,商议如何改进夫妻性生活是双方的事,没有交流是不容易协调的。

(2)婚后对性知识和性生活技巧再学习。不要不好意思,或者一知半解,便认为自己已懂。学习也是双方的事,丈夫要做得更多。

(3)根据存在问题,逐步改进。

①性交前的调情挑逗阶段:总结一下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调情方式,是听一些柔情的音乐、看一些言情小说和影视剧,还是听对方说一些桃色新闻,或温爱柔情的窃窃私语。喜欢什么样的嬉戏,是亲近、拥抱、抚摸,还是接吻。抚摸是何处敏感,吻又是何处更有快意。如实告诉对方。

②性交体位的更新和选择。性生活是一种嬉戏,双方都是为了获取快感,要选择最适合、感觉又最好的姿势进行,效果才好,切忌千篇一律。可以不断探索,变换翻新,共同寻找自己的感觉,确定一些常用体位。

③性交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商榷。理论上对性交频率没有明确的规定,双方可根据情况,以双方感觉最好,又不疲劳为原则。一般不主张过频,过频时性感觉会下降。性交持续时间的确定应以女方为主,男性一般5-10分钟即可达高潮,而女性性兴奋缓慢,性高潮也慢。妻子可以自己行为的变化来引导性生活进程,也可以要求丈夫适当改变其性行为,以期双方同时达到高潮。

④性高潮后恢复期的爱抚。女性性兴奋缓慢,消退也缓慢,这时可以要求丈夫继续给予抚爱。

(4)经上述努力仍不能调整好的,要进一步检查、分析原因。

必要时夫妻双方可分别到妇科或男性科门诊作检查,或到性咨询门诊作咨询。经证实有性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疾病者,应予及时有效治疗。若并无这方面问题的迹象,还是应该有尽兴的时候,则主要还是相互协调的问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经过共同努力,尽快建立和谐的性生活。

拟定生育计划良方

结婚了,关于何时怀孕,生男生女等等所谓的生育计划,对婚姻的影响也挺大。中国人普遍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大多希望婚后能生个男孩,所谓“无后为大”。如何安排生育计划,是婚后家庭计划的重要内容,夫妻都有生育权,一定要平等协商,取得共识,共同负担起生育责任。

霞结婚了,但时下不想生孩子,可是丈夫迫于婆婆的压力,第二年就要抱孩子。霞十分纳闷,自己事业还未有着落,过早生了孩子,事业势必受到影响,但生育也是夫妻共同的权利,如何与丈夫协商,订好家庭(生育)计划,也真是个大事,没有共识或安排不好,会对婚姻产生负面影响。婚后的生育计划如何拟定呢?

生育计划的讨论是指夫妻双方在准备生育子女之前的协商,以及生育子女过程中夫妻双方的相互理解,子女抚养过程中的相互支持等等相关事宜。在婚姻中做任何事都要求夫妻双方达成一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生育子女是与夫妻双方都有关的重要之事,因此双方必须在生育之前有所准备,并达成对这件事的共识。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全新地考虑自己的生育问题,生不生,何时生,生男生女,生几个,都在生育计划的考虑范畴内。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里,15岁至59岁的女性中,有近两成的人认同结婚不生小孩的主张,而在中青年女性中,主张结婚不生小孩的则高达24.7%之多。丁克家庭在中国城市青年尤其是白领夫妇中的比例正呈逐渐增长之势。2001年苏州广播电视报向社会各阶层发放的抽样调查问卷也反馈了这样一个信息:苏州虽然属于一个观念比较保守的城市,但近年来,苏州市民的生育观同样也在悄然变化着,选择“不打算要孩子”的比例约在10%到20%,以高学历的年轻人为主要群体,而选择“过几年再要”的比例占到60%以上,这代表了大多数育龄青年的追求。生育计划一定要有双方的共识。

由于生育对妻子身体的影响以及夫妻性生活的影响,夫妻双方面临更大的挑战,此时,双方的相互理解与支持尤为重要。子女出生以后,夫妻双方齐心养育子女,教育子女成长,又必须具有子女教育的相关知识,育儿心理知识等等。

有了孩子,夫妻都会很高兴,爱情有了结果,未来有了希望,但是把孩子教育成人,又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在这漫长而辛劳,平常而又烦恼的过程中,不仅是一种巨大的付出,也是对夫妻关系的一种考验。孩子吃什么,怎么吃?孩子穿什么,怎么穿?孩子怎么带,怎么教?是惯孩子还是爱?能打还是不能打,是批评还是表扬等等,对父母来说,真是太难了,要知道得很多,把握得很好,甚是不易。更主要的是父亲或母亲都各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各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各有自己的父母养育自己的经验,要取得共识,要相互支持、配合,有时也确实不易。好在有一点是共同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心地是善良的,心愿是美好的,目标绝对是一致的。志同道合,具体问题就好商量。

夫妻在孕前、孕期、娩期、产褥期和整个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要好好学些养育孩子的科学知识。虽然学术上也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论,但还是有科学的、有规则的。学的过程中如有不同意见或在做的过程中有了分歧,及时讨论。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可以请教书本或咨询专家。不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要尊重知识,多听专家意见。

千万别因为养育孩子方面的分歧而导致夫妻关系的劣化,甚至有夫妻就是因为教育孩子的矛盾而导致离婚,实在可惜。也说明“夫妻同盟”未建立,或者无力与“亲子同盟”较量。

不知道怎样养育孩子,要认真学。尤其是教育孩子,不要看得那么容易,也不要认为自己就是对的。把握不定的时候,甚至也可以放弃教育。因为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可能结果要坏一千倍。因为不教育,孩子就可能自由发展自己,以男人的天性去发展男孩子,以女人的特点去发展女孩子。现在有许多父母以女人的天性去要求并控制男孩子,结果男孩子反而变成了一个不男不女的性格,或者带有女人性格特点(女性化)的“大男人”,而又无法适应自己的男性角色。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教育在早期。产品不合格可以报废、可以回炉,人教错了怎么报废,更不能回炉,怎么办?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特别看重,特别认真。但过分在乎的教育,一来对孩子成长不利,二来也对两位第一任老师的关系不利。

避孕中的夫妻配合

翔结婚了,根据他们拟定的家庭计划,两年后才考虑生孩子的事宜,自然需要实施避孕。

翔是个男人,当然这事情应该积极带头,于是提出使用避孕套,只在月经前后3~5天内不用套。开始用套,感觉还不错,妻子感觉也挺好,妻子月经刚过,翔想三天内不用套应该绝对是保险的,于是就未用,这一比较,对翔来说肯定是用套和不用套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后来翔逐渐地喜欢不用套做爱,这样下去怎么办呢?

妻子能理解,能体谅,但不避孕也是不行的啊。她和翔反复商量,还是勉强用避孕套。用了以后,做爱的效果大不如从前,后来妻子还是考虑再三,说她来服药吧。于是妻子真的开始服药,谁知她服药又有其他的反应,最明显的是她来例假,经量比以前多得多,时间也有增加,还不像以前那么规则。翔也发现妻子几个晚上都在网上查避孕药的副作用,尤其注意避孕药有无致癌的可能性问题,翔知道妻子也不愿意服用避孕药。

有一次为了一件小事情,翔和妻子吵架了,妻子借机诉了一大堆的苦,其中也重点提到她不愿意服避孕药的怨气,此后,家里的很多争执都会带到避孕药的问题上。不知道以后如此漫长的婚姻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又如何科学安排好避孕的问题。

婚后避孕理所当然,避孕是夫妻共同的责任,需要夫妻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把握、共同承担、相互支持。避孕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人的事,要一起做好以下几件事。

1.避孕知识学习

婚前培训就应学习避孕知识,婚后更应该学习,而且需要夫妻一起学习,一起试用。

避孕一定要保证效果,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或者是对道听途说的知识也极力应用,常导致避孕失败。避孕失败又必须人工流产,给妻子带来痛苦和伤害,也对以后的避孕失去信心,影响性生活质量。

2.避孕目标明确,也是夫妻共识

避孕与性生活关系密切,因恐惧怀孕可能影响性和谐,甚至可发展为分居、性冷淡、性厌恶、性恐惧。人流引产也会促使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响,在生育计划实施之前,一定要避孕,这是夫妻共同利益,夫妻应共同执行避孕。

使用何种避孕方法,夫妻经过学习,并讨论决定。然后试用,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选择,确定以某种方式作为日常的避孕措施。使用避孕措施必须相互密切配合效果才好。

3.注意交流使用效果

避孕措施的目的是避孕,但必须是在不影响性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达到避孕目的,如果因为执行了某项避孕措施,显着影响了性生活质量,那么这种避孕措施肯定是不适宜的,可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性生活的快乐是双方的,若一方感觉很好,另一方没有感觉,甚至是不舒服的感觉,那是不行的,这不仅需要夫妻去关注对方的感觉,不要只顾自己,而且要坦诚进行交流,提出更好的建议,共同去探索。

4.避孕失败不抱怨

避孕失败了,可以有很多补救的措施,如加服事后避孕药,或者一周后作早早孕检测,发现早孕可及时服药终止。

即使需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终止妊娠,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夫妻不要因为小小的疏漏而没完没了地抱怨对方。抱怨多多,不仅影响性生活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夫妻感情。失败了,共同吸取教训,相互配合,相互提醒,不断提高避孕的成功率。

5.男方加强责任心

避孕不要认为都是女方的事,其实更应该是男方的事情,所以在避孕中,男方要更多去关注妻子,关心妻子的感受。情愿自己吃点苦头,受点委屈,也让妻子有更好的感觉。其实女人是情感的载体,只要丈夫能给妻子更多一点爱,尤其是心理的精神层面的爱,妻子就会有更好的被爱的幸福感受。

6.科学选择避孕方法

较好的避孕方法主要有阴茎套、宫内节育器、内用避孕药、安全期避孕法等等。

(1)阴茎套:阴茎套的选择要“量体裁衣”,套小易破,套大易脱。怕脱可在开口部另加橡皮圈,也有助于维持阴茎勃起,但勿过紧以防精液潴留。

阴茎套主要的失败原因既不是破,也不是脱,而是不用。不用有两种情况:

①偶尔不用,以为是安全期或有“不至于那么巧吧”的侥幸心理。

②性交开始时不用,感到就快排精了才仓促戴套。其实性高潮前流出的少量精液也可导致怀孕。所以要强调每次、全过程使用。使用得当,可靠性在90%以上,还可预防性病互相传播。

阴茎套有纠正早泄的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它会使阴茎皮肤不能直接与阴道黏膜相摩擦而影响性感。这种作用恐怕主要是心理的,因为阴茎套既不影响阴道外1/3对阴茎的紧握作用,也不影响龟头对阴道后穹窿的顶撞。

如果摩擦的作用的确重要而被减弱了,也许性交可被延长而达到更好的境界。

制套者出于上述“认识”,日本研制出一种比橡皮膜更薄而强度更佳的新套型。我国上海天津也早已仿制供应市场。此型不涂滑石粉防粘,而改用硅油。硅油也起性交“润滑剂”的作用。有的阴茎套还做上螺纹、颗粒,意欲增加摩擦系数。还有各种彩色套以增加性诱惑力。部分女性可能丧失被射精时的感觉。有人提出戴套动作破坏了性交的连续性,其实提前戴套不至于使套被勃起的阴茎撑破,也可以请妻子戴套以诱惑性感。

(2)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在中国备受青睐,上环人数占节育人数的50.2%,上IUD之所以用得多的原因有:

①一次施术可持续有效十余年。

②带有半强制性,即上环后不能自行取出。

③不像避孕套那样可以有意无意地不连续使用。

④可靠性好,避孕效果约90%。

⑤与药、套相比费用低。

⑥子宫出血,腰痛、白带等副作用不算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