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饮食宜忌一本通
27157600000091

第91章 饮食习惯宜忌(3)

1.不锈钢器皿禁存的调味品。有些人用不锈钢器皿长期存放盐、酱油、醋等,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用不锈钢长时间存放盐、酱油、醋、菜汤等,容易引起中毒。因为不锈钢与其他金属一样,容易和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在长时间用不锈钢存放的食物中,含有很多的电解质,一旦起化学反应,就会使有毒的金属元素溶解出来,这样就容易引起中毒。所以,盛放盐、酱油、醋等,最好用陶器或者玻璃制品,不要用不锈钢器皿存放,以防止中毒。

2.在擦洗不锈钢器皿时,不能用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试剂(如苏打、漂白粉、次氯酸钠等)进行洗涤,因为这些物质都是强电解质,同样可以和不锈钢起化学反应,造成中毒,危害健康。

3.切忌用不锈钢锅煲中药,因为中药含有多种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特别是在加热条件下,很难避免不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药物失效,甚至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的络合物。

4.不能空烧。不锈钢炊具较铁制品、铝制品导热系数低,传热时间慢,空烧会造成炊具表面镀铬层的老化、脱落。

铜制器皿

铜是一种坚韧、柔软、富有延展性的紫红色而有光泽的金属,1克的铜可以拉成3000米长的细丝,或压成十多平方米几乎透明的铜箔。纯铜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很高,仅次于银,但铜比银要便宜得多。现代人用它来制造餐具、器皿等,越来越广泛地用途来造福人类。

使用禁忌

1.铜器不宜与醋长久接触。醋与铜器不宜长久接触,否则产生铜绿(碱式醋酸铜),用生有铜绿的铜器盛放食品,或烹炒菜肴则易中毒。

铜绿是一种有毒的铜盐,人体吸收后毒性表现为抑制酶活性需要的巯基,抑制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损伤细胞膜,使细胞质及细胞器因而受损。表现为溶血、少尿、休克、中枢神经抑制,重者死亡。

2.禁用铜制器皿涮羊肉。如果使用前未将铜绿清除干净,这种有毒物质就会随食物一同进入人体,使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

3.不宜用铜餐具熬药,铜的化学成分不稳定,易氧化,与中药化学成分反应,会影响药效。在购买铜制餐具产品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要检查是否全新产品,有无铜锈,有无破损。

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聚乙烯(PE),由乙烯聚合而成。常用作矿泉水瓶、可乐饮料瓶、果汁瓶等。

高密度聚乙烯(HDPE),适宜于装食品及药品的瓶、装清洁用品和沐浴产品、购物袋、垃圾桶。

聚氯乙烯(PVC),由氯乙烯聚合而成。高温及与油脂接触时,聚氯乙烯塑料容易释放出邻苯二甲酸酯及未完全聚合的有毒氯乙烯单体。用聚氯乙烯制成的保鲜膜透明性好,不易破裂,黏附性强,价格低。

低密度聚乙烯(LDPE),其塑料薄膜及保鲜膜对水阻隔性能良好,所以纸做的牛奶盒、饮料盒等包装盒都用它作为内贴膜。

聚丙烯(PP),由丙烯聚合而成,透明度也较聚乙烯好,比聚乙烯硬,饭店里打包用的盒子大多是它,做成的塑料盒可以放进微波炉加热。

聚苯乙烯(PS),由苯乙烯聚合而成,常用作碗装方便面盒、快餐盒。它耐热又耐寒,但是温度太高会释放有害物,所以不要把碗装方便面放进微波炉中加热,并尽量不要用它来装滚烫的食物,同时也不能盛放强酸性(如果汁)和强碱性物质,否则会释放苯乙烯及辅助材料。

聚碳酸酯(PC),它是用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为原料合成的,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和机械强度,且透明度很好,所以被誉为“透明金属”。常用于制造水壶、水杯、奶瓶等。

密胺塑料也是广大居民及饮食店、单位食堂常用的餐具,它是一种热固性塑料,常用于制造碗、碟、筷、勺等餐用具。它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纤维素填料以及着色剂等辅助材料制成。

使用禁忌

1.不宜用塑料桶长期存放食油。有些家庭和餐厅的厨房里,常用塑料桶长期存放食油,这种做法很不卫生。

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单体聚合而成,并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增塑剂、稳定剂和色素等。据分析,许多塑料单体、增塑剂、稳定剂、色素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

再者,就是用来包装食品最安全的聚乙烯塑料桶长期存放食油也不好,因聚乙烯可以溶于食油中,从而使食油出现蜡味,影响食品的感觉性状。

所以,不要用塑料桶长期存放食油。

塑料桶只可短期存放食油,或在旅途中临时使用。存放食油的容器,应选用玻璃、陶瓷或搪瓷容器。如用玻璃容器盛油,应选用深色玻璃制品,以免光照而影响食油品质。存放食油的器皿最好放在阴凉通风处。

2.不宜用塑料桶存酒。大多数塑料桶是以聚乙烯为原料制成的,聚乙烯无毒无味,在食品卫生学上属于安全的塑料。可聚乙烯塑料桶有一定的透气性,装酒时间一长,会使酒香散逸。

另外,塑料原料是合成树脂,在制作成品的过程中必须要添加增塑剂、稳定剂等原料。添加剂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有毒。这些有毒物质将会逐渐被溶解入酒中,从而改变酒的性质。所以不宜用聚乙烯塑料桶长期存酒。

现在有些工厂用回收的聚乙烯再制成塑料桶,由于回收来源复杂,容器上往往附着残留物,甚至是有毒物质,又难于洗刷干净,所以回收后制成的塑料桶更不能用来装酒。

3.不宜用塑料容器储存牛奶。储存在塑料容器内的牛奶,在日光灯的照射下,不仅损失维生素,而且喝起来还有一股纸的味道,牛奶变味率高达75%。而储存在纸盒里的牛奶变味率仅有2%。

如将装有牛奶的塑料容器在灯光下照射24小时,牛奶中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维生素B2也有损失。

因此,塑料容器不宜盛存牛奶,应选用有色玻璃容器,避免光照。

搪瓷器皿

搪瓷,其实是将无机玻璃质材料通过熔融凝于基体金属上并与金属牢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复合材料。它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搪瓷用的金属材料和瓷釉(无机玻璃质材料)。

在日常生活中,购买搪瓷器皿,首先要考虑它的质量。重要的是釉质均匀,完全覆盖表层,没有裂纹(因为它是由铁做原料的,有破损就会上锈),重量几乎可以不用考虑。事实上,如果太重的话,很可能是釉质过厚,会造成受热不均,反而釉质破裂的可能性更大。

釉质均匀可以保证器皿加热均匀,即使裂纹(将搪瓷器皿加热至232℃,然后放入20℃水中骤冷,瓷面有裂纹是允许的)也不会掉瓷。瓷釉的密着性很重要,可惜在购物时一般都很难看出来。再有,搪瓷器皿的表面应该平滑光洁,可以使清洁容易得多。

使用禁忌

搪瓷白釉容器禁盛装食物。适量的锡元素可加速动物生长,但锡过多也能导致人体中毒。它能促使肝脂肪性变极肾血管变化,从而缩短动物的寿命。

搪瓷、白釉的制作原料主要为二氧化锡,它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是两性氧化物,其耐酸性强,在一般酸中不溶解,但易溶于碱,生成锡酸盐。

锡酸盐水解则易释出锡离子,易被吸收。所以这些容器内不宜盛装碱性溶液和食物。

陶瓷器皿

陶瓷餐具的烧制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型多样、色彩斑斓、手感清凉细滑,容易洗涤,深受人们喜爱。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种。

釉上彩陶瓷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低温烤烧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釉中彩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