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迷航
27085800000008

第8章 航空公司的运营特点与发展趋势(3)

如前所述,航空运输业是一个微利行业,且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图1-1显示了全行业自1980 年以来的盈利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周期大约为8~10年,这种周期性在早期的表现更为明显。仔细分析一下这种周期性有助于理解航空运输业内在的不稳定性。

在经历了20 世纪70 年代的繁荣时期后,国际航空运输业自1979 年至1983年陷入了新一轮的衰退,航空公司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1978 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全球航空油料价格大幅上升,到1980 年,油料成本已占到航空公司经营成本的1/3。成本上升、需求减少,导致收益下降,于是航空公司的经营出现了亏损。为了减缓收益下降的压力,航空公司竭尽全力提高航班的载运率,但收效甚微。1980 年,全世界航空运输业出现了自1961 年以来的首次经营亏损。1981年和1982 年,行业亏损进一步加大,期间有数家航空公司宣布破产,包括美国的布兰尼夫航空公司( Braniff Airlines)和英国的莱克航空公司( Laker Airways)等,其他更多的航空公司则积累了大笔的债务或者不得不向政府寻求支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84年。

虽然全行业在此期间都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仍有一些航空公司或因保持了较高的载运率,或因降低了运营成本而实现了盈利。新加坡航空公司即在此期间获得了非常高的利润。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航空公司尤为如此,因为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发展迅速。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世界航空运输业的命运出现了转折,尽管整体盈利水平仍然偏低。这既是航空公司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外部市场因素(如航空油料价格的明显下降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改善的结果。许多亏损多年的航空公司在1987年和1988 年也实现了扭亏为盈。然而,由于全行业长年亏损,个别航空公司的债务负担过于沉重,此时的航空运输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航空公司不仅需要弥补过去的亏损,还要为实现未来的业务增长筹措资金,因此不得不面临巨额的利息负担。

1986年是个多灾之年,先后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美国对利比亚大规模空袭等事件,同时恐怖主义活动在欧洲和中东地区日趋严重,这使得欧美间的航空旅客人数急剧下降。所有这一切对欧美航空公司的财务业绩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那些以经营北大西洋航线为主的航空公司。

在经历了1987 ~1989 年的短暂盈利之后,全球航空运输业从1990 年到1993年再度陷入了衰退,航空公司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1990 年初,石油价格上涨是这场衰退危机的导火索,伴随着一些国家的经济状况的恶化,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大幅萎缩。1990 年8 月2 日,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及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使得危机进一步加深。1991年初,美国东方航空公司( East?ern Airlines)、英国欧洲航空公司( Air Europe)宣布破产。此后,美国泛美航空公司( Pan American)、中途航空公司( Midway)、比利时TEA航空公司在年内也相继倒闭。海湾战争结束后,航空公司的命运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由于自由化政策的推行及市场需求的不足,很多市场出现了运力过剩。与此同时,航空公司间的价格战使得收益水平持续下滑。直到1993年,情况才有所好转。1991~1993年间,在世界排名前20 位的航空公司中,只有英国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和瑞士航空公司实现了盈利,大多数航空公司出现了巨额亏损。美国大陆航空公司和西北航空公司1992 年的税后净亏损额超过了10亿美元,而法国航空公司1993年平均每天的亏损额则高达400万美元。

20世纪90年代初期,很多航空公司迫切需要大笔的资金注入以维持生存。经欧洲共同体( EC,欧盟的前身)委员会批准,欧洲共同体各国的国营航空公司共得到了超过100 亿美元的“政府援助”及13 亿美元的其他援助资金(Doganis, 2006)。与此同时,一些私营航空公司也得到了注资。

1995~1998年,航空运输业再次峰回路转。1994年以后,由于削减成本的努力见到了成效,同时市场需求开始增加,很多航空公司恢复了盈利。就全行业而言, 1997~1998年是有史以来航空公司盈利状况最佳的时期,但亚洲地区的航空公司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利润有所减少,甚至有些公司还出现了严重亏损。国泰航空公司曾是最赚钱的航空公司之一,但在1998年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亏损。1999年,全球一些主要的航空公司,如英国航空公司、全美航空公司,利润出现了明显下降,这预示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

进入2000年,很多航空公司发出了预亏警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恐慌呢?首先,很多市场出现了运力过剩,尤其是在一些国际航线上,航空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拼命压低票价。欧美一些国家的情况更为严重,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挑战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传统网络航空公司大幅降低短程航线的价格。其次,虽然收益水平在不断下滑,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却始终在攀升。欧佩克国家于1999 年实行的生产配额制度进一步推高了航空油料的价格。到2000年9~10月间,航空油料价格上涨到了每加仑104美分,比1998年上涨了两倍多,好在此后又回落到了每加仑75 美分左右,但这依然使很多没有开展油料套期保值的航空公司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此外,美元走强是造成航空公司成本增加的又一个因素,因为航空公司成本的相当一部份,如油料、保险及租金等,都是用美元结算的。第三,很多航空公司的劳资协议在2000~2001年相继到期,由于航空公司在过去几年间实现了盈利,新的劳资协议无可避免要求增加员工的工资,尽管当时的外部环境正一天天地恶化。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与飞行员工会于2000年9月签订的劳资协议便是个典型的例子。按照新协议,飞行员的工资平均上调了30%。其他许多欧美国家,也因为新协议的签署而使压制了多年的人工成本再次上升。

由于上述这些原因,美国前7大航空公司2000年的利润大幅减少,全美航空公司更是出现了2.69亿美元的亏损,而环球航空公司( TWA )则申请了破产保护。唯一例外的是西南航空公司,该公司2000年的净利润增长了1亿多美元。欧洲的一些航空公司也宣布了利润下降或亏损,如瑞士航空公司(亏损17亿美元)、比利时航空公司(亏损2.78亿美元)和意大利航空公司(亏损2.4亿美元)等。

2001年初,经济危机的信号更加明显。全世界航空公司再一次“迷失了航向”,市场供求关系也再度失去了平衡。航空公司为了应对成本的增加,竭尽全力提高载运率或收益水平,但收效甚微。实际上,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世界上一些经济大国的发展速度就有所放缓,尤其是日本和美国。这给航空运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各国的运输周转量和收益水平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很多。

2001年8月,全世界航空运输业再次进入衰退。紧接着,“9 ·11”恐怖袭击事件将全世界更多的航空公司拖入了泥潭。“9 ·11”事件不仅造成了航空运输需求锐减、航空公司的保险和安保费用大幅上升,更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总之,从2000 年开始的这一轮周期性经济衰退,其影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深远,持续时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长。

在“9 ·11”事件发生的前后一段时间里,全世界很多航空公司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最先破产的是澳大利亚安塞特航空公司,其母公司新西兰航空公司不得不向政府申请了救助。欧洲的瑞士航空公司和比利时航空公司也先后进入了破产清算,瑞航集团下属的一些航空公司因此受到了牵连。在北美,加拿大的第二大航空公司———加拿大3000航空公司,于2001年11月宣告破产。然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

与以往一样,伴随着经济衰退的还有那些来自外部的打击,使航空公司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艰难。首先, 2001年9月的恐怖袭击事件, 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均对全世界航空运输需求造成了不利影响。2001 ~2003年,世界航空运输增长量急剧下降。其次,石油价格大幅攀升。在经历了2001~2002年的稳定期后,由于世界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的崛起,对石油的需求增加,世界石油价格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点。2004 年的石油价格比2002年上涨了近一倍,到2006 年几乎上涨了3 倍。由于航空运输需求增长放缓,远程国际市场出现了运力过剩,加上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欧洲、东南亚等地不断扩张,使得航空公司的收益水平持续下滑,而航空油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推向了新高。

从2000年到2006年,全世界航空运输业经历了历史上最漫长、受影响程度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在1990 ~1993 年的那次危机中,全世界各航空公司共损失了260 亿美元(包括欧洲各国政府援助航空公司的110 亿美元)。在2000~2005年的5年间,全世界航空运输业的损失高达295亿元,如果加上美国政府在2002/2003会计年度对其航空公司80亿美元的资金补贴,全行业的损失更是高达375亿美元。

美国的航空公司在此期间遭受的打击最大。“9 ·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该国航空公司的收益水平大幅下滑,而航空油料价格却在2004 ~2006 年间有所上升,这使得美国多数的航空公司在2001 ~2005 年出现了亏损,有些亏损还很严重。例如,联合航空公司在2001~2003年间的亏损超过了30亿美元。美国四大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全美航空公司、达美航空公司和西北航空公司———在此期间均申请了破产保护。在美国的各大航空公司中,只有西南航空公司保持了盈利。美国航空运输业整体的财务表现直到2006年才有所改善,但联合航空公司和达美航空公司始终没能扭亏为盈。

世界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在此期间的表现有好有坏。多数大型航空公司,如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大韩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随后又扭亏为盈。少部分航空公司则始终没有摆脱亏损的梦靥,如意大利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等。与美国的情况相似,欧洲两家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瑞恩航空公司和易捷航空公司———在这一困难时期一直保持着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