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迷航
27085800000071

第71章 航空货运(7)

从历史情况来看,综合航空公司或货运航空公司(如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货运业务的利润率要低于集成运营商(如联邦快递公司、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但2006 年和2007 年是个例外,大多数货运航空公司在这两年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集成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提供门到门服务,集成运营商提供了更多的附加价值,可以收取更高的费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时间限制的快递服务。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货运航空公司,如汉莎货运航空公司和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越来越注重提供门到门的限时服务。

12.10 危机过后———希望与挑战并存

从2000年开始,世界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衰退,而一系列的外部冲击,如“9 ·11”恐怖袭击、非典疫情、伊拉克战争,更令全球航空货运市场雪上加霜,利润大幅下降。然而,自2005 年以来,中国等亚洲国家经济出现了高速发展,贸易出口量更是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高档服装、电子设备及消费类产品在出口商品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使航空货运受益匪浅。在一些主要航线上,航空公司大幅提高了货运能力,以适应强劲的需求增长。货运量的上升改善了航空公司的载运率,也使其盈利水平有所提高。然而,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对航空货运市场的各种打击接踵而至。

首先,油料价格从2004年开始一路攀升,至2008年7月达到了历史高峰。由于油料成本在货机运营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客机,油价上涨给货机的经济性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油价1美元1桶的时候,油料成本占到了一些老旧货机(如波音747 -200 F或DC10 -30 F )运营成本的40%以上,相比之下,现代宽体客机的油料成本仅为总成本的15% ~20%。油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对于货机的经营成本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于那些老旧飞机,现在,油料成本已占到了航空公司运营总成本的70% ~80%。从2007年开始,法国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公司、日本货运航空公司等逐渐淘汰了一批老旧货机。而一些小型货运航空公司则在此打击下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如马来西亚的Transmile公司,美国的Kitty Hawk公司、Kalitta公司、Tradewinds公司、Gemini公司以及巴西的Variglog公司等。

货运市场遭受的第二个打击是,全球金融危机在2007 年不期而至, 2008年,危机进一步加剧,给全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2008年年中开始,全球航空货运市场的增速明显放缓。2008年10 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成员公司的货运量同比下降了7.9%。11月和12月的货运量更是比前一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3.5%和22.6%,其中亚洲航空公司的货运量降幅最大。2008 年,全球货运周转量下降了4%。随着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2009年全球货运市场的需求预计会出现更大的下降?[2]。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法国货运航空公司等将货运运力减少了5% ~10%。

但从长期来看,航空货运市场依然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这与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关系。所有的经济预测都表明,在未来20年里,全球GDP将会以年均2% ~2.5%的速度增长,虽然在2008 ~2011 年会有短时的衰退。鉴于GDP与航空货运量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全球货运市场未来仍将会保持年均4% ~5%的增幅。总之,虽然航空货运在短期内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但从长期来看其仍保持着较好的发展趋势。

一旦市场恢复增长,传统的航空公司将不得不面对来自集成运营商和大型货运代理商的双重挑战。有些人认为,传统的航空公司纠结在一起的两个产品———客运和货运,将逐步为两个截然的不同产品所取代。这两种产品的市场需求在地域分布(航线)和时间安排(季节性和航班时刻)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要求航空公司提供不同的服务和产品,销售的渠道也有所不同。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业务,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两者之间的差异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和突出。航空运输业对此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包机航空公司几乎只专注于客运服务,虽然其飞机腹舱也可以用来装货,但这些包机航空公司从来没有涉足过货运业务。低成本航空公司一般也不会开展货运业务,因为这些公司需要尽可能地缩短地面过站时间,而装卸货物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而在另一方面,集成运营商已经充分认识到专业化服务所带来的好处,他们将只专注于货运服务。

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考虑,还是从业务方面考虑,航空公司都需要将两种业务分开经营,而有志于进入货运市场的综合航空公司今后将面临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些航空公司,如印度航空公司、波兰航空公司等,将专注于客运服务。这些航空公司不会将货运作为主要业务,不会为其投入大量的人、物力。他们只是将腹舱货运视为一个副产品,而不会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业务。与客运相比,货运在这些航空公司运输周转量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0%,在运营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一比例今后还将进一步缩小。这些航空公司货运业务的市场份额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萎缩。

另一些航空公司对货运业务非常重视,对其盈利潜力充满了希望,但由于业务性质不同,这些航空公司将客运和货运业务分开发展。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将遵循汉莎航空公司、北欧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和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发展路线,将货运业务分离出来并组建单独的货运航空公司。这些货运航空公司将有自己的机队和机组,并独立开展销售、地面服务、仓储等。在需要的时候,他们还会从其母公司购买腹舱运力。有些货运航空公司会挂牌上市,其母公司可能会保留一部分的股份,也可能会完全出售。

这些定位于货运市场的大型航空公司将专注于货运业务。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公司将会彻底颠覆传统的货运业务,而不再简单地将货物从一点位移到另一点,未来的货运业务将会比这丰富得多。这些航空公司除了提供运输服务,还需要提供供应链管理。这就是为什么集成运营商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为什么大型货运代理商,甚至邮政当局能够不断地渗透到航空公司的传统市场上来。

航空货运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一变化今后将会更加巨大。集成运营商将会继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一是进一步向非快件和重货市场渗透,二是通过兼并货运代理商,进一步扩大非核心业务的市场覆盖面。这就是为什么DHL公司通过其母公司德国邮政股份公司,加强了与丹沙公司和英运物流公司两家货运代理商的业务合作。同样,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也兼并了万络环球货运代理公司。

为了应对综合航空公司的长期威胁,大型货运航空公司需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

第一,必须要提供客户化的服务和产品,以满足市场的特殊需要。例如汉莎货运航空公司、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这些世界领先的货运航空公司,为满足特种货物(如药品、鲜活货物、危险货物、贵重货物等)运输的需要,购置了很多专用设备。这些设备很贵,但也为航空公司提高收益创造了条件。

第二,货运机队必须要更新,今天的老旧飞机将无法满足明天货运市场的需求。盈利的压力将迫使航空公司运营最省油的飞机。虽然油价在2008 年下半年已有所下降,但今后有可能在高位震荡。对于很多诸如MD-11 F、波音747-200 F等老旧货机而言,如果油价维持在每桶1美元,油料成本将会占到飞机总运营成本的50%,如果油价再升高到2008 年的水平,油料成本所占的比例将超过75%。另外,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这些飞机的噪声严重超出了标准。此外,这些老旧飞机的可靠性差,容易造成航班延误,并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停场维护,而定时送达货物对飞机的签派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总之,货运机队需要更新。虽然引进新货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但航空公司将可节省大笔的油料成本。

第三,航空公司需要加大投入,引进更先进的计算机系统,为客户提供类似集成运营商那样的信息服务。要能够提供货物实时追踪查询服务、高科技的仓储服务、全自动报告系统服务、限时取件和递送服务。如果传统航空公司想在货运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实现物流的革命。必须在网络、电子数据交换( EDI)等方面增加投资,满足托运人的各项要求。航空公司不能满足于只提供运输服务,而要为托运人提供增值服务。只有这样,航空公司才可以收取更高的费用,才可以抵御任何收益下跌的压力。另外,航空公司要积极参与电子货运计划。这项计划由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于2005年11月提出,计划在2010年底前取消航空货运中的纸质文件,全行业每年可因此节省成本达49 亿美元。每单货物通常有多达38种的文件,不仅浪费时间和纸张,而且还容易造成延误。截至2009年初,全世界已有16个国家实现了电子货运,有13种文件实现了无纸化。但今后需要做的工作还有更多。

最后,如何提供全球化的物流服务。一些空运大客户,如IBM、诺基亚、福特、通用汽车等公司的生产线遍及全球,产品在全世界销售。这些大客户希望航空公司能够提供覆盖全球的航空服务。对于传统航空公司来说,只有结成联盟才可以建成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2000年前后,全世界诞生了两个货运联盟。2000年5月,汉莎航空公司、北欧航空公司和新加坡航空公司组建了货运联盟。2001年9 月,该联盟推出了统一的快运服务,并正式更名为 WOW。2000年9月,天合联盟也成立了全球货运联盟,并将销售重点放在了美国。目前,这几家货运联盟的运输总量已超过了联邦快递公司或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虽然这些联盟在成立之初对市场前景充满了希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显示他们取得了成功。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合作非常不易,因为每家公司都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市场。为了更加长远的成功,货运联盟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他们必须要有统一的产品和服务、统一的品牌,计算机系统必须要整合,服务流程和标准必须要统一,市场影响工作必须要协调一致。这一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只有当航空公司能够直面集成运营商和全球物流供应商的挑战时,他们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注 释

[1]. 根据IATA公布的2009年世界航空运输企业货运量,排名前10 位的航空公司依次是:联邦快递公司、联合包裹服务公司、大韩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公司、汉莎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中华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和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译者注

[2].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公报显示, 2009年全世界货运周转量下跌了10.1%,创下战后以来的最大同比降幅。但受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影响, 2010 年上半年全世界货运周转量年化增长率达到了26%。———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