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终生必修课
2701200000025

第25章 贪婪是灭亡的根源

假如自己贪婪的欲望不及时消除,不仅健康要受到损害,而且人生也要面临大灾难,就像飞蛾一定要去扑灯火那样,只有在焚烧了自己的身体才算了结,这是最为可悲的。解除烦恼和灾难的最好办法,就是多修身养性,戒除自己的贪欲。俗话说,贪者逆取,廉者顺取。很多时候,人都是自作自受,不应该自得的东西,偏要日夜去强求,结果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就来了。要从心底里去掉贪欲,把它扼杀在萌芽之中,以避免心中的恶念长大以后祸害自己。

案例分析

唐太宗李世民曾用明珠、鱼和鸟的形象比喻来告诫大臣们,千万不可贪赃枉法。他说,明珠虽然珍贵,但是人的生命要比明珠更珍贵。假如一个人心中充满了贪婪的欲望,眼中只有金钱,而不怕国家的法律,那么这就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拿宝贵的生命做儿戏去换取明珠是最愚蠢的。他又说,鱼生活在水里,还怕不够深,又在水底的洞穴里寻找藏身之地,可是为什么还是被人类所捕获呢?就是因为鱼儿贪吃诱饵。他又比喻道,鸟把巢建在高高的树梢上,却还是成为人类的盘中餐,就是因为贪吃诱捕的谷物。因此,唐王再三要求大臣以国家利益和自家性命为重,不要迷失人生的方向,一定要去掉贪欲,不被金钱物质利益所诱惑,以避免自己身败名裂的下场。

思考题之一

为什么一个人必须要及时消除贪婪的欲望,以避免不必要的人生麻烦和痛苦?

自己的思考

自我的反省

思考题之二

为什么说一个贪婪的人,就容易像“飞蛾扑灯”那样遭到灭亡的危险?

自己的思考

自我的反省

本题程提醒必须要随时剪掉心中的恶念,不让它危害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小恶,是可怕的。放纵自己贪婪的欲望,往往是自取其辱。

自我检查(是的,用“△”;不是的,用”○”)

自己是否经常有贪婪的欲望?

自己是否有强烈的占有欲?

自己是否放纵自己的贪欲?

自己是否会及时剪掉心中的恶念?

自己是否认为小恶无危害?

自己能否不被金钱物质利益所诱惑?

自我改进的措施(一个月检查一次,年底总检查)

需要反复朗诵的人生格言

1.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颜元

2.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