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唐小青种田记
2700900000059

第59章 遇上夫子

唐小青缓缓睁开眼,“相公,以后在外面不能再这样放肆了,被人看到可怎么好。”本来她是不想理他,后来想到洗碗的时候唐大娘那不经意的眼神,她就知道又是肚子的事了。

霍言之点点头,“好,以后咱们都在家。”他满口答应。

反正冬天都不怎么出门,都窝在家里烤火。

两人昨晚睡得晚,第二天又没事做,于是一个上午都是在被窝里度过的。

不多时,屋外一阵敲门的声音,急促而有力。

霍言之一听,以为是有人找他,于是起床穿衣服,他把唐小青的被子盖好,亲了亲她的额头,这才去开门。

屋外,文新奕一身墨绿色的长衫和同色的马甲,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言之,在家吗?”

他一大早赶去镇上送了信,买了一只鸡回来,因为厨艺不佳,于是想来霍家搭伙。

“你做什么?”霍言之看到文新奕就有预感不会是来打招呼这么简单。

文新奕笑了笑,把手里的鸡肉提给他看,“中午吃这个,嫂子在吗?我把它放进厨房吧。”他自来熟一般的把鸡肉放下,在院子里找了个凳子坐下。

唐小青听见外面有人说话,也跟着起床,出门就看见文新奕来了,她估摸着是来吃午饭的。其实,多个人吃饭也没啥,只是多一双筷子。

于是,文新奕从此以后吃饭就出现,他每天也没事做,最多去镇上买东西。

霍言之对此特有意见,因为文新奕每次吃了饭要拉着他聊,他每次抱着娘子睡一会儿午觉的时间缩短了很多。

但是唐小青总觉得没什么,每次煮饭总会多算一个人的,对于霍言之哀怨的眼神也无视了。

时间慢慢推移,冬天已经来了。

长乐村很少下雪,今年却早早的就下雪了,他早已备好木炭和柴火,唐老爹家里也送了不少,都存在地窖,够过这个冬天了。

文新奕来长乐村刚好一个月,他除了每天定时去霍家吃饭,最多的时间就是教村里的小孩念书认字。俨然成为了长乐村的夫子,偶尔去镇上取信,在阳城还有两个酒庄需要他管理。

说起夫子这事,还是霍言之促成的。

那日霍言之去唐家教唐小白认字,顺便考考他的医书学的怎么样了。

文新奕在一旁看着,他发现唐小白对于草药医术的字记得很快,其他的字则是稍微慢一些。而唐小白旁边的唐小轩则是在一旁羡慕的看着。“言之,你干嘛不把小兰的弟弟一起教了?”

霍言之瞥了他一眼,平静的说道:“我平时要去山里采药,还要给别人看病,哪有那么多空余时间。我看你一天到晚倒是很闲,要不你教他们认字。”

文新奕想了想,反正自己也有空,于是应了下来,“可以啊,只是那些治国安民的道理我不懂,认认字倒是不错,等他们大一些就可以送去县城的私塾念书了。”

长乐村念书的地方就在文新奕家,反正他一个人也住不下,多的屋子就改造一下来念书。

长乐村念书的地方就在文新奕家,反正他一个人也住不下,多的屋子就改造一下来念书。

刚开始只是唐小白和唐小轩,后来村里别的人家听说以后也想把孩子送过来,反正多认几个字总是不错的。

文新奕倒是无所谓,才四五个小孩,而且村里的小孩子都很好学。

唐大伯想让唐小轩能好好的念书,于是让唐小兰把午饭送去文新奕那儿,冬日里外面风大,不用回家吃,多些时间学习。

其他几户人家过几日后也跟着唐家学,把午饭给小孩送过去。

这就苦了文新奕,原本他有时间去霍家吃饭,现在小孩都在他家吃,他自己却没人送。

为这事,他特意去找霍言之商量,让他也帮忙送饭。

霍言之原话是这样说的,你不来吃饭更好,我午饭过后要午休,没空。我娘子午饭后要陪我午休,也没空。

文新奕不服气,又去找了唐小青,谁知唐小青羞答答的说,相公说了,要午休。

霍言之跟唐小青说的是,娘子,你不是想要个孩子吗?我曾经在医书看过说要多休息才会容易有孕,所以你要多休息把身子养好。

文新奕知道霍言之这是故意的,要是他自己有娘子做饭,还用跑你家来蹭饭。但是他却没法,屋里有小孩子,万一他出门了发生什么事,他如何跟他们家人交代。

这一天,外面刮着寒风,唐小白一边吃饭,一边和唐小轩聊天。

文新奕一人在厨房熬粥,零零星星的火苗乱窜着,锅里的水依旧没有开。他估摸着信已经寄出一个月了,那边应该早就收到了。

屋里传来唐小轩的声音,估计是唐小兰送饭来了。

文新奕突然想起唐小兰脸红的模样,少女的羞涩,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

“新奕哥哥还没吃午饭吗?”唐小兰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厨房门口,她微微低头,有些不敢看他。

文新奕也很讶异,因为唐小兰以前都是送了饭就走,没想她会过来。他笑了笑,“小兰给小轩送饭来啦,我还在熬粥。”

唐小兰见厨房里有些莴苣菜叶,案板上还放了一块猪瘦肉,显然是还没有开始做菜。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新奕哥哥需要帮忙吗?”

文新奕愣了一下,想到一会儿可以早点吃午饭,毫不犹豫的点头应好。“麻烦小兰姑娘了。”

唐小兰上前去揭开锅盖一看,锅里的水才刚刚烧热,灶里的火苗不旺。她猜想,文新奕一定没有做过这些。她蹲下去,用棍子把灶中间拨出一个窝,火苗立刻旺了不少。

文新奕学着她的模样生火,不一会锅里的水开了。

他看着唐小兰认真的模样,原来生火也是需要技术的。

唐小兰想让他早点吃饭,于是把莴苣叶洗了直接用手拧成几截放好。再把猪肉切了一块洗净,切成丁,加点盐腌了一会儿,待锅里的米软了便把猪肉和菜叶一起慢慢熬煮。

“新奕哥哥,我把粥里给你放点盐,这样有味一些。”唐小兰家熬菜叶粥一般是没有肉放的,所以会放一点盐调味。

文新奕觉得人家帮你就不错了,他点点头,连声应道:“吃得惯的。”

锅里的粥已经开始飘香,文新奕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这么饿过,早饭是简单的白水煮鸡蛋。以前都是早上随便吃一点,中午和晚饭都是在霍家吃,自从前两天霍言之拒绝送饭后,他连晚饭也不去吃了。

唐小兰又拿把莴苣切丝凉拌了,放了些麻油香菜,光是闻着就香。“粥再熬一会儿就可以喝了,我先去看看小轩吃过没有。”她说完洗了手就走了出去,刚刚只有两人在的时候,她就有些不自在,现在出来轻松多了。

热烫的猪肉青菜粥加上开胃的凉拌小菜,文新奕吃了整整三碗才停下,他把碗刷了才去书屋,唐小兰早已走了。

几个小孩子都在认真的写字,虽然不怎么好看,但好歹还是看得过去。

“夫子,我已经姐姐走了。”唐小轩见文新奕四处看,于是积极的跟他报告。

文新奕朝他点点头,“你们把字写完了拿过来我检查。”他看了一遍后走到最前方的桌子坐下。

几个小孩听见,连忙应声。

“文夫子在家吗?”文新奕正在一手撑着脑袋,一边看书。他听得屋外是个尖细的女人音,倒是不知是何人找他做甚。

“你们继续写字,夫子出去一下。”文新奕说完推开门往外走去。

屋外,一个中年女子穿一身大红色的罗裙,脸上抹这红红的胭脂,见文新奕开门出来,立马迎了上去,“文夫子,你在家啊。”

文新奕听着声音,怎么这么像青楼的老板,他好脾气的应道:“夫子不敢当,只是认字而已,不知您找在下何事?”

“文夫子谦虚了,我是长安村的柳媒婆,不知文夫子可有娶妻。”柳媒婆谄媚的笑道,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文夫子一表人才,长的又俊,若是看上了哪家姑娘跟媒婆说一声,保管成事。若是夫子没有喜欢的姑娘,那媒婆绝对帮您找到一个温柔可人的好娘子。”

这连着一番话惊的文新奕目瞪口呆的,他第一次遇见这样的阵仗,好像是不给他找个娘子不罢休一般。

这也不怪柳媒婆,只因这文新奕一人来到长乐村,当日就买下屋子住了进去,这花个十两银子怎么办的下来。还有请客虽然只请了唐家和霍家,但据说吃的菜可是村里的人一个月都吃不到一次的。再加上他现在是半个夫子,村里的人都敬重读书人,所以都想把自己闺女嫁给他。

“这个,请容我好好想想。”文新奕不知如何回答柳媒婆。

他的想法很简单,自己的终生大事怎么能交给一个不认识的媒婆呢。再说了,流浪几年什么姑娘没有见过,哪个不是美貌如花。不喜欢再美又怎样,喜欢长的平凡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