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哲理书(写给青少年的书)
27002000000049

第49章 圣者的传奇(2)

常羊看看老头手上的弓,又看看地上的死豹子,那支箭从豹子的两眼之间射了进去,只露出箭尾的羽毛,猛一看像豹子头上长了两根鸡毛似的。

“真是神箭!他一定就是屠龙子朱了。”常羊想。又拜了一拜说,“您一定就是天下第一射箭高手屠龙子朱,我找了您一年了,请收下我这个徒弟。”

老头说:“我不是什么天下第一高手,也没什么好教给你的。楚国一个叫养叔的大臣曾经对楚王说:‘我射箭的时候,在百步之外放一片树叶,我能百发百中。但如果放十片树叶让我来射,我就一片也射不中了。’你明白吗?”

常羊想了一想说:“我明白了!”

告别了老头,常羊在山里盖了一个小茅屋住下来。每天除了射箭什么也不想,三年以后,常羊成了神箭手。他射箭的时候,心里想的只有目标,眼睛看的也只有目标,就是拿一把刀在他眼前挥舞,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照样能够百发百中。

神箭手的诀窍就是专心,专心,再专心。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做好。

夸氏国的老师

从前,有一个国家名叫夸氏国。

这个国家里有一个道德、学识都出类拔萃的人,国内的很多读书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拿着书本去问他,他经常为这些读书人解答难题,没有不知道的;还有人向他请教琴棋书画等技艺,他没有不娴熟的。可见他是个博学多才、见解不凡的人。

有一天,他的邻居对他说:“您这么有学问,为什么不去别的国家走走?去教别的国家的人一些知识,说不定你会更出名。”

他心想:也有道理,出去又能见世面,而且说不定可以收很多的徒弟,让全天下都知道自己的名字,这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好事。

于是,他就离开了夸氏国,到各地周游。他到一县,一县尊敬他;他到一州,一州都把他当做奇才;他到天下,天下的读书人都深感惭愧地说:“我们见到这个人,都感到自己枉为读书人了啊!”

这些读书人跟他到北方游历,愿意做他的弟子。这个夸氏国的人便当上了他们的老师。

这位老师出门坐着舒适的车子,平时坐在讲堂里。众多弟子来听他讲学,他坐着给大家讲授。

他对弟子们说:“我对于学问,也不是万事万物都精通,但我掌握了做学问的要领。大家如果想学习我做学问的要领,可以向我来提问。”弟子们纷纷提出问题,他都一一予以回答。

众多弟子得到了他的学问和他的书,课后都认真阅读老师的书,勤学苦问,深入研究其中道理。

不到一年时间,弟子们把老师的学问全都学到手了。可是他的学问只是向外传授,却没有自我补充和更新,他的才能只有对外付出,却没有增长。他的学生中不乏非常出色的人才,甚至有超过老师的势头。处在这种境地,他不但没有危机感,反而心中暗想:“我既然成为天下人的老师了,还辛辛苦苦地学习干什么?”

从此以后,他苟且偷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只图享乐。后来,弟子又回来向他请教,他的解答也没有超过从前的见解。弟子们很失望,都纷纷离他而去。没有了弟子,他也没法混饭吃了,只好回到夸氏国,国内的人见他灰溜溜的样子,也都不再对他以礼相待了。

人在事业和求知上不能满足,因为满足已有成绩,就会不思进取,必然会被社会淘汰。

南柯一梦

从前,有个人叫淳于棼,他是个不注意小节,爱喝酒,好使性子的侠客,一直都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也是因为他喝完酒爱使性子,经常得罪上司,所以被罢职在家,生活十分落魄。

他家门前有棵大槐树,枝叶繁茂。有一天他过生日,就邀请几个好朋友一起到街上的酒楼里吃饭,一时豪情大发,便喝得酩酊大醉。

他喝得太多了,连话也说不成,只听到嘴里“啊、哦、哇”。两个朋友把他扶回家,让他躺在廊屋里,说:“你先休息,我们去喂马、洗脚,等你好些我们再离去。”

淳于棼睡着之后,恍恍惚惚看见有两个身穿紫衣的使臣前来,说是奉大槐安国国王之命,前来请他辅佐国王。

他一听是国王召见,心里很是兴奋,心想:终于有人要重用我了,没想到国王还亲自派人来请我。急忙下床整衣,跟两位使者出来。

到了门外,看见有七八个随从和四匹马拉的青油小车在等他。随从们把他扶上车子,前呼后拥地朝一棵大槐树下驶去。

大槐树下有个洞口,车子进了洞口,只见风和日丽,草木道路,山川原野,城郭村落,别有一番天地。他被拉进王宫,拜见国王。

国王见到淳于棼之后非常高兴,而且在跟他交谈时,也觉得他不拘小节,怀有忠义之心,有大将风范,所以就立即下旨把金枝公主许配给他,他顿时成了大槐安国的驸马。金枝公主美貌多情,两个人情投意合,一天比一天亲密。从此淳于棼便过起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国王十分器重他,不久就升他为南柯郡太守。他上书推荐自己的两个朋友来做他的助手,国王也都一一答应。他上任之后,一切顺利,政绩突出,百姓拥戴,国王也更加信任他。公主温柔贤惠,为他生了五男二女。

正在官位显赫、生活美满得意之际,邻国檀梦国突然举兵入侵,而他们攻打的第一站就是南柯郡。大槐安国国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立即降旨给淳于棼,让他统率南柯军民抵抗敌军。

接到圣旨后,他急忙带兵出战,不料却打了一场大败仗。在战役中,他的妻子金枝公主不幸去世,军民死伤也很多,国王因此也就不再信任他。不仅免去他的官职,而且还软禁了他很长时间。

最后国王又下令送他回家,临走时,没有一个随从送他,他坐的是一辆破旧不堪的车子。淳于棼回到家中,心情十分不快,刚踏上台阶,被台阶绊了一下,便突然醒悟,原来是一场梦。

醒来后,他把梦中的奇遇告诉了他的两个朋友,朋友听到他的话,便一同带着仆人,拿着斧头、锹、镐等来到大槐树下,在梦中的地方开始挖,大概挖了两米深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大蚂蚁洞,洞中的构造和淳于棼梦中所见的大槐安国王宫一模一样。

荣华富贵是不能长久的,活在世上,只求做人无愧于心就可以,不能过分追求名利。

有尾惧诛

艾子乘船在大海中航行,晚上停泊在一个海岛上,半夜听见水底下有人哭,又好像有人在说话,于是他就认真地听着。

他听到其中一个人说:“昨天龙王下了一道命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斩首。我是一条鼍呀,很害怕被杀头所以才哭。而你是只蛤蟆,又没有尾巴,为什么也哭个不停呢?”

又听见一个声音说:“我现在虽然没有尾巴,但害怕龙王追究我当蝌蚪时候的事情啊!”

人无完人,既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那要想找一个人的差错,总可以找到理由。

龙王选婿

从前,有个人叫艾子,在当地很有影响力,当地的人们也都很尊敬他。

有一天夜里,艾子做了一个梦。一个穿着打扮很庄重的男人对他说:“我是东海龙王。凡是龙生出的儿女,都跟各大江大海中的水族结为婚姻。可是龙的性情特别暴躁,又因为龙与龙都是同类,所以龙女往往都嫁给比她们地位低一点儿的水族。”

“我有一个小女儿,我非常爱她,可是她的性情比一般龙女更加乖张、暴戾。假如让我的女儿与龙子结婚,他俩一定不会有安定和谐的好日子过。我想给女儿寻找一个有耐性又容易控制的对象,可是又没找到。我听说您足智多谋,所以来求教,希望您替我参谋参谋,看看我应该给她选个什么样的女婿。”

艾子听了,寻思了一下说:“大王,您虽然是龙,但也是水族。所以您女儿结婚的对象也应该是水族,对吧?”

龙王急忙点点头说:“当然是这样,当然是这样。”

艾子站起身来,迈着方步,一边在地上踱来踱去,一边说:“如果选择鱼作为您女儿的结婚对象,鱼贪吃诱饵,容易被渔夫所获取,况且他还没手没脚,不合适。如果选择癞头鼋、扬子鳄作为您女儿的结婚对象,他们的形象太丑陋,也不合适。我看,在水族中只有虾最合适了。”

龙王一听,皱皱眉头说:“让我的女儿和虾结婚?这恐怕太卑下了吧,别人会笑话我们的!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艾子说:“怎么会太卑下了呢?您并不了解,虾可有三大美德呀!”

龙王纳闷儿地问:“什么?虾有哪三大美德?请您说说看。”

艾子说:“第一,他没肠没胃,没心没肝,什么事都不往心里去,最易控制。第二,用刀割他,他也不流血,没血性没脾气,不易和您女儿吵闹。第三,虾的头上戴有许多脏物,不易被渔夫发现,没危险。所以我说虾是龙王您最好的女婿。”

龙王听了,想了想,非常赞同地说:“好,那就选择虾吧!”

凡事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才不至于碰壁。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行动,肯定会遭到失败。

点石成金

有个人家境贫寒。尽管这家人连香烛都买不起,但他们还是日日供奉着道仙吕祖洞宾的神位。

后来,吕祖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为了感谢他们的虔诚,吕祖便驾着一朵云彩,飘落在他家的庭院中。

吕祖看见他家破瓮残灶,心生怜悯,便伸出一根指头,指定树下半截磨盘,咄的一声,只见金光万道,磨盘瞬时变成了黄金。

吕祖转过脸问道:“这块黄金赠送给你,要不要?”

这个人受宠若惊,倒头就拜道:“不要,不要!”

吕祖喜出望外,说:“你这般不爱钱财,倒可以传授给你真道。”

这个人慌忙答道:“不,不,我也不要学道。”

吕祖很奇怪,便问他:“那么,你到底想要什么呢?”

那个人支吾了半天,憋红了脸说:“我想要你这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

本性这东西、藏是藏不住的,早晚要露出来。

画龙点睛

张僧繇是梁代的大画家。当时梁武帝崇尚佛教,到处兴建寺庙,命令他饰画墙壁。

有一次,张僧繇奉命到金陵安乐寺去作画,一时兴起,在壁上画了四条龙,那些龙都张牙舞爪,十分逼真,好像随时都会从墙壁上腾空飞起一般,但是张僧繇却没有给龙画上眼睛。人们看了觉得很奇怪,问他什么缘故。

他回答说:“如果我画上了眼睛,这些龙马上就会飞去。”人们以为他在吹牛,越发要求他画上去。他便给两条龙画上了眼睛。

没过一会儿,天气突然变了,大雨倾盆,雷电交加,伴随着一阵巨大的声响和浓密的烟雾,那两条龙脱离了寺壁,穿过乌云,飞到天上去了。只剩下两条没有画上眼睛的龙,仍旧留在壁上。

我们对待工作,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应该抓住关键,突破要害,以此带动其他一般工作。画龙点睛使龙腾空而起,工作中抓住了重点,就能够更好地前进。

官癖

明朝末年,南阳府有个太守死在官署内,因为他做官没做够,所以阴魂不散。

每天早晨衙中点卯的时候,人们总看见那太守的阴魂穿着官服,系着腰带,头戴乌纱帽,迈着方步缓缓走上堂来,然后面朝南坐在座位上。

府衙里的官吏、衙役很害怕,怕他像活着时那样发太守老爷的淫威,便纷纷向他行礼。鬼魂看见人们向他行礼,仍然频频点头,做出受礼的样子。就这样,一直坐到天亮,他的影子才逐渐逝去。

因为南阳府衙老太守的阴魂不散,所以新太守也不敢到这里来上任,这个职位一直空着。

后来,明朝被大清给推翻了,从明末的崇祯皇帝到清初的康熙皇帝,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南阳一直没有人敢去上任,一直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有个姓乔的太守到南阳来上任。府衙中人向乔太守汇报了这种情况,乔太守有些不相信。

后来,他亲自观察才相信了。乔太守对府衙中人笑着说:“这是个有官癖的人。虽然身体已经死去,但阴魂不散,仍想占据这个官位。不过,不要紧,我自有办法使他明白,让他离开。”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亮,乔太守就起来了。他穿好官服,戴好顶戴花翎,抢先来到了大堂上。他登上太守的宝座稳稳地坐好,等待阴魂的到来。

到了点卯时辰,那个穿官服戴乌纱帽的阴魂远远而来。他看见大堂上的座位已经被占领,表现出非常吃惊的样子,他怒视新太守,新太守也瞪着眼睛看着他。

看了一会儿,新太守大声斥责道:“你做了一辈子官还没做够吗?鬼魂还想占据这个官位吗?告诉你,我和以前的太守不一样,我不怕你,从现在开始,这个位置是我的了,如果知趣,赶快退去!”

鬼魂听后犹豫了很久,最后围着座位转了两圈,仰起头长叹一声,慢慢地消失了。

从那以后,人们再也没看见这种怪异的现象。

有的人对权位极为迷恋,对这种人的可恶行径应该予以抵制,不可纵容。

大脖子病

有一个叫南岐的地方,位于秦蜀的山谷之中。那儿的水虽然味道甘甜,但人喝了以后会得大脖子病,因此那里的人个个都是大脖子。

由于南岐地处深山,很少见到外人,所以他们都认为人本来就是应该有大脖子的。

有一天,有个外地人来到了南岐,那里的女人和孩子都好奇地围上来看热闹。他们见外地人没有大脖子,就议论说:“这个人长得真怪呀!脖子瘦得跟柴火棒似的,真难看。”

外地人听后说:“你们都得了大脖子病了,你们不去找医生除掉它,反而笑我脖子太瘦,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但这些人仍然说:“恐怕是你有病吧,你看看这儿的人,谁的脖子像你那样瘦,难道你不知道自己长得很难看吗?”

外地人说不过人多势众的大脖子们,只好摇摇头走了。

真理有时候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真理就是真理,不在于说的人多还是人少。

玄石好酒

从前,有个叫玄石的人,他是远近出名的酒鬼,他常常喝得大醉,喝醉了以后总是很难受。有一次,他又喝醉了。感觉五脏六腑像被熏烤一样难受,肌肤骨骼热得像要裂开似的,什么药都治不了他,三天后才慢慢好了。

玄石好了以后向别人宣布:“太难受了!我现在知道酒可以要人性命啊。我发誓从今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过了不到一个月,玄石的酒肉朋友来找他,说:“试着尝尝这种酒吧。”

“不行,我发过誓的。”

“酒是在地下埋了三年的好酒,还杀了条肥狗。拿狗肉下酒,还有比这更痛快的事吗?”

“我……真的不……”玄石有点犹豫。

“走吧!少喝一点就是了。”朋友拉着他走了。

这天,玄石喝得很少,开始喝三杯就不再喝,第二天喝五杯,第三天喝十杯,第四天就开始狂饮大醉,完全忘记了先前差点醉死的事,终于醉死了。

恶习一旦养成,如果不下非常大的决心就很难根除。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处做起,要防微杜渐,不要贪小利而忘大义,以致铸成大错,身败名裂。

蛇做的腊肉

在南海上有一个遥远的海岛,岛上有很多毒蛇。但是在岛上生活的人不但不怕它们,还喜欢抓了毒蛇烤着吃。

有一次,一个岛上的人去大陆旅行,随身带了很多蛇做的腊肉做干粮。

到了齐国,有个好客的齐国人请他吃饭,喝了几杯酒之后,他非常高兴,对主人说:“我从遥远的地方来,也没什么好东西送给你,就送你一点家乡的土特产吧。”

于是,他从包袱里掏出一条腊肉,递给主人。主人吓了一大跳,吐着舌头转身就跑。海岛上的人呆呆地站在那里,不明白主人为什么要跑。

他想了想,然后拍着脑袋说:“我知道了,原来他是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