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为什么
27001300000003

第3章 趣谈生活中的常识(2)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热的季节,太阳的暴晒使得低空的大气迅速升温,温度上升,热空气就开始往上运动。而在高空中的冷空气则不断地往下沉,这时,高空的冷空气和低空的热空气就相遇了,热空气中的水汽和水珠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了冷空气中的小雪花和小水珠,它们不断地聚在一起,形成了小冰球。这些小冰球不断变大,一直到热空气再也支持不住时,就降落下来,变成了冰雹。

如果我们解剖一个冰雹,可以发现它的最里面是一颗白色不透明的雪珠构成的雹心,外面是一层透明、一层不透明交替包裹的冰层。冰雹在云里随着气流上下往返旅行,当它进入温度高的地方时,就在外面形成一层水膜。进入到0℃以下的地方又结成一层冰壳。冰雹一次又一次在云里上上下下,所以形成了一层透明、一层不透明的冰层。

小资料,对流

不管是气体还是液体,很多时候,它们的温度是不均匀的,所以就要通过流动来达到温度的平衡,对流是传递热的主要方式。

为何短跑运动员穿钉子鞋参加赛跑

短跑运动员穿上钉子鞋参加比赛,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速度,使自己跑得更快些。为什么穿上钉子鞋就能提高速度呢?我们知道,穿普通的运动鞋在跑道上跑步的时候,很容易打滑,蹬地的力量比较小。如果穿上钉子鞋,首先在跑步的时候不会打滑,因为钉子在跑动的时候深深地扎进跑道;其次是在跑步的过程中,钉子很容易从跑道上拔出来,增加了蹬地的力量和加强了前进的冲力。这样,跑一步前冲一步,速度明显提高。因而在比赛中短跑运动员都选择穿钉子鞋参加比赛。

当然,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场地选择合适的鞋子,如果场地有些硬就不适合穿钉子鞋,穿平时的运动鞋就可以了。重要的是选择一双合脚的鞋子,让自己运动时感觉舒适些。

小资料,英国最古老的鞋子

考古学家在英格兰西南部的一个采石场中挖掘出一只鞋,据考证距今约有2000千年(铁器时代早期),是英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鞋子。这只鞋长约30厘米,其主人显然是一名男性。考古学家们称,这只鞋的鞋带眼和针线孔都清晰可辨。

为何筷子插进水里好像弯折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插进水中的筷子好像是弯折了一样,可是拿出来以后发现筷子完好如初。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空气和水反射不一样,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速度慢。光线照射筷子时,使筷子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和在水中的部分反射回我们眼睛的光线,发生了一个相应角度的改变,看起来就好像弯折了一样。这种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光的折射现象。夜晚的星星看起来为什么闪烁不定呢?那是由于大气的折射率因天气和高度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渔民在叉鱼的时候,为了能够叉到鱼,总是让鱼叉对准鱼的下方,因为你看到的鱼的位置比鱼本身的位置要高,所以往你看到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鱼。

小资料,为什么会有海市蜃楼景观

平静的海面、湖面、雪原、沙漠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的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称为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光线在竖直方向密度不同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常分为上现、下现和侧现海市蜃楼。

为什么环卫工人不能烧落叶

我们经常看到大街上环卫工人不辞劳苦地把一堆堆落叶装进三轮车送到垃圾站。可能有些人认为烧了不更省事,岂不知,落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果把落叶燃烧,会造成一些危害。树叶本身能吸收和蓄积一些有害的物质,同时还积存了很多灰尘。燃烧树叶的时候,树叶上有害的物质会随烟雾排入空气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致癌的物质。

燃烧树叶有以下两点危害:第一是危害我们的眼睛,落叶中有一种化学成分在燃烧后会产生有毒气体,这种气体对我们的眼睛非常有害。第二是造成环境污染,燃烧产生的浓烟会加重城市的空气污染。

所以,不仅是环卫工人不能烧落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烧落叶。应该由环卫工人统一清扫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站点,然后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树叶的焚烧。

小资料,为什么不允许燃烧秸秆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们有时会看到田地中浓烟滚滚,原来有些农民把收获之后的秸秆就地燃烧了,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我们知道,秸秆中富含农作物需要的氮、磷、钾等化学元素,如果把秸秆烧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燃烧秸秆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让秸秆作为庄稼的底肥重新利用。

为何刚接的自来水盆里有许多气泡

用脸盆接水的时候,刚接的水会产生许多气泡,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自来水的源头说起,自来水厂在往千家万户送水的时候,会用强劲有力的机器把水压进管道,在把水压进管道的过程中,周围的一部分空气也被压了进去。当自来水流出水龙头之后,受到的压力减小,尤其在夏天的时候外界气温很高,水中的空气受热就会一点点钻出来,我们就会看到自来水盆里有许多气泡了。

众所周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原水里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这些杂质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大类。城市自来水厂净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这些会给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净化后的水能满足生活饮用及工业生产的需要。

小资料,中国的水资源

中国的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6位,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中国是以地表水资源为主的国家,水资源总量的96%是地表水。根据调查,目前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排在世界第109位。

为何瓶里的水不能一下子倒出来

瓶子里的水不能一下子倒出来,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知道,把水倒进瓶子里的时候,瓶子中的空气都被赶出来了。把瓶子倒过来,瓶子里的水受不到来自上面的空气压力,而在瓶子口外部又有大气压托着。在水向外流的时候,外部的空气就一点一点地往瓶子里钻,而水也只能一点一点地往外流,在流出来的时候,还会发出“嗵……嗵!”的声音。

从瓶子里往外面倒水,是受到了空气的压力作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许多的压力现象。比如,跳水的时候,运动员给跳水台一个压力,而跳水台又给运动员一个反作用,使他弹跳起来;人喝水时,水流到口中,然后进入到人体内,就是由空气压力的影响促成的;狂风吹倒树木和房屋,也是风施加压力的结果。

小资料,玻璃的历史

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里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2000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在中国,约从战国时代起,就已或多或少有玻璃的制造,一般来说,中国的玻璃技术深受西方的影响,但是成分含钡的铅玻璃,与西方不含铅或钡的钠玻璃是有所不同的。

为何摩擦过的塑料尺子能吸起小纸片

用一把塑料尺子在头发或者带有毛皮的衣服上来回摩擦几次,然后把尺子放在一堆小纸片上面,这时我们会发现小纸片粘在尺子上了。原来,尺子与毛皮摩擦过后就会带上我们看不见的电荷。

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其中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摩擦起电是由于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另一个物体就得到了电子,电子带的是负电,因此,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当轻小物体靠近带电体时,由于静电感应,轻小物体靠近带电的一端就会带上与带电体相反的电,在异种电相互吸引的作用下,轻小的物体就会被吸起来了。

所以,当我们把塑料尺子摩擦后就很容易吸起小的纸片。

小资料,什么是人体静电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能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这就是人体的静电。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所以,空气干燥的时候,容易受到静电干扰。

什么是农历

农历又叫阴历,是起源于夏代的一种历法,所以又叫夏历,也叫旧历。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周期来定历法的。我们知道,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朔望月。农历把朔望月定为一个月,即一个朔望就是一个月。同时又用设置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于回归年。也就是说,农历要同时考虑朔望月和回归年这两个周期,并把这两个周期协调起来。农历把月亮全暗时的日期定为月首,即农历初一,这一天就是朔日。由于朔望月的周期平均等于26.5306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天,称为大月;有的月份是29天,称为小月。

我国天文学家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开创了“十九年七闰法”,即在19个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这样就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基本相等。

小资料,农历的24节气

农历的24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为何壶、杯子、碗都是圆的

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好多器具都是圆的,不管是壶、杯子、碗都是圆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一样时,圆的面积最大。因此,圆碗盛的水最多。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同样大小的材料制成容器,圆的比方的容量大。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找一片大小厚薄相同的纸,分别做成一个圆柱体容器和正方体容器,把一碗绿豆放进圆柱体中正好装满,再把它放入正方体中,我们却发现装不下了。因此,把好多器具都做成圆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容量。

另外,把碗做成圆的还有其他的优点。圆碗比较坚固,不容易破裂。圆碗比其他形状的容器更容易清洗。而且,圆碗是没有棱角的,也有尊重客人的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壶、杯子、碗等物品设计成圆的缘故。

小资料,著名的景德镇陶瓷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世界闻名。早在唐代,精美的中国陶瓷就远销欧洲,受到欧洲人的喜爱,他们把中国称为“陶瓷之国”。在此,我们要介绍著名的“景德镇陶瓷”。景德镇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为什么吸管可以把水吸上来

这是因为大气压力的缘故。好多小朋友对大气压力感觉很陌生,其实只要有空气存在,就会产生我们感觉不到的大气压力。我们把吸管放进水里,吸管外面和吸管里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相同,所以杯子中水的高度和吸管中水的高度相同,当我们用嘴吸的时候,管内的空气被吸掉了,压力就减小了,而管外的压力没有改变,所以管外压力大于管内压力,我们不停地吸,水就不停地流进我们的嘴里。

为了证明大气压力的存在,1644年德国科学家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做了一个实验,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他把直径36厘米的两个空心金属半球合起来,并将里面的空气抽走,结果必须用16匹马(每边8匹)方可将两个金属球拉开。

大气压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表现,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会找到它的奇妙之处。

小资料,压力的控制

在生活中,压力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所以要控制它并且合理利用。人们在实践中发现,通过改变受力的面积可以改变压强。比如,钉子的头很尖就容易钉进墙里去,滑雪的时候总要踩长长的雪橇。

为什么不倒翁不会倒

要使一个物体稳定,不易翻倒,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的底面积要大;第二,它的重心尽可能集中在底部,也就是说,它的重心要低。物体的重心可以认为是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对任何物体来说,它的底面积越大,重心越低,它就越稳定,越不容易翻倒。

设计不倒翁的时候,把下面设计得很大很重,并且在底部放进很重的铅块或铁块,而把上部设计得很小很轻。用手碰它一下,晃了晃,又稳稳地站在那里。不倒翁的底面积大而圆滑,很容易摆动。

当不倒翁向一边倾斜时,由于支点(不倒翁和桌面的接触点)发生变动,重心和支点就不在同一条垂线上。这时候,不倒翁倾斜的程度越大,重心离开支点的水平距离就越大,重力产生的摆动效果也越大,使它恢复到原位的趋势也就越显著,所以不倒翁是永远推不倒的。

小资料,重力

重力是将我们和所有物体拉向地球的一种力。重力使抛向天空的球最终落下来,地球对一切都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作用在每一个物体上就成了重力。

为什么吃饭时看书不好

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不好,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但为什么不好呢?我们知道,在吃饭的时候,口中会分泌出消化液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如果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书上,消化液就会因此减少分泌,而且一边吃饭一边看书,食物往往咀嚼得不细。这些都会影响我们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有这种习惯的人一定要改正哦!

人体内血液的“分配”也是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当看书学习时,大脑处于劳动的状态,所以血液要多分配给大脑一些,以保证大脑能够正常工作。在吃饭的时候,为了使胃肠道能更好、更充分地消化吸收食物,流经胃肠系统的血液相对其他时间会多一些。边吃饭边看书,既学习不好,还可能由于看书学习使得胃肠道的供血不足,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吃饭的时候看电视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利于身体健康。

小资料,怎样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从营养学上讲,“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是合理的。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好、饱、少”三餐分配比例以3:4:3为最好。早餐最好以牛奶、豆浆、稀粥等为主,另外还需吃一点水果和蔬菜。午餐吃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晚餐可吃些含丰富淀粉的食物。

为什么不要躺着看书

躺着看书受害最大的就是我们的眼睛,长时间躺着看书,我们的视力会变得越来越差。

在我们的眼球中,有一个透明扁圆的晶状体,像个凸透镜,它有弹性,靠眼球表面肌肉的伸缩,可以改变它的厚薄程度。我们在看东西的时候,就是靠调节晶状体来提高清晰度的。躺着看书,目光是斜着的,很难达到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合理距离,而对于晶状体来说调节起来也很困难,所以躺着看书我们很快会感到视觉疲劳。我们看书的时候,应该让两只眼睛承受同样的负担。如果躺着看书,情况就不一样了,两只眼球所承受的负担轻重不一样,眼轴就会发生变化。

长期躺着看书,眼球表面肌肉的伸缩能力就会发生混乱,结果就使我们的眼球变长,晶状体变厚,产生近视。

小资料,眼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