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微反应
26986700000022

第22章 双臂连心——手臂的心事(4)

实验研究表明,女性触碰男性手臂比同性之间手臂触碰或者男性触碰女性更容易产生神奇的效果。但是在触碰一个陌生人或是不熟悉的人的时候,一定要切记是手臂,不论是手臂的胳膊肘还是小臂和上臂都可以。但是不能去直接触碰对方的肩膀、手腕、手部以及其他的身体部位,因为这样不仅不会赢得好感,还会让对方心生厌恶。

触碰手臂的时间也很重要,最佳时间是三秒钟左右。切忌不要把触碰手臂的时间提高到超过五秒钟,因为时间过长会引起对方的警惕性。对方会认为你对他另有企图,尤其是男性在触碰女性的手臂时,时间过长会让女性认为你在对她图谋不轨。这样一来不仅起不到拉近心理距离的作用,还会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在亲密的人际关系中,手臂之间的触碰应该是经常发生的。因为我们在熟悉的人面前总是无拘无束和舒适的,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很贴近,所以这种手臂之间的触碰动作总会不经意地经常出现。即使如此,在与熟悉的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地经常触碰对方的手臂,以促进你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友好和亲近。

从身体温暖到心理温暖——我们为什么需要拥抱?

拥抱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证实,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曾经遭遇过一次毁灭性的寒冷,也就是地球的第四纪冰川时代。在那时,地球上许多地区都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那时的地球晶莹剔透,或许在太空中看来这是一个美丽的球体,好像水晶球一样。但是,这份美丽却需要地球上的许多生物都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面临着种族灭绝的危险。

人类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是一次全球性的大灾难,所有物种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这个时候,人类刚刚从类人猿中脱颖而出。完成物种进化与升级的人类需要一个温暖适宜的环境来更好地发展自己。可是,地球没有给人类这个机会,它似乎想用寒冷来击垮这个新的物种。

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就是因为有自由意志。所以,人类决定向地球发起挑战,一定要生存下去,使自己的种族延续下去。于是,人类用那刚刚进化而来的发达大脑想出了很多御寒的办法。

在许许多多的御寒办法中,有一个就是相互拥抱。这个办法似乎是人类向动物学习而来的,或许人类经常看到动物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取暖。于是人类依靠着相互拥抱所带来的温暖渡过了漫长而酷寒的冰川时代,这应该是人类向自然灾害发出挑战的第一步,并且最终以胜利而告终。

拥抱的动作流传下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拥抱的动作不仅仅是为了取暖,更是发展成为了一种社交礼仪,特别是在西方欧美国家尤为流行。

不要小看了拥抱的动作,这个动作不仅能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的温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温暖。人的心理具有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有时往往能深刻地影响到人的生理功能。

有一个精神病患者,他相信自己拥有其他人无法拥有的神奇能力,比如在寒冷的冬天赤身裸体。为了证明自己的神奇能力,他真的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赤身裸体地在室外过夜。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疯子一定会冻死。但是,在第二天早上,大家又看到了这个活蹦乱跳的疯子。

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得比牛眼还大,嘴巴张开得似乎能塞下一打儿鸡蛋。大家都不相信眼前这个活蹦乱跳的疯子竟然能够活下来。后来经过证实,这个疯子的确没有死。为什么这个疯子没有冻死,就是因为心理的力量,他相信自己不会被冻死。强大的信念支配,战胜了室外。

尽管这个人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他的经历中得知:人的心理力量有多么强大。同样地,拥抱的肢体动作所产生的心理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研究证明,拥抱的肢体动作非常有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一些经常与人拥抱的人,他心理的健康程度比那些缺乏拥抱的人要健康得多,而且,人也十分乐观和开朗,能够自如地处理人际关系。

研究证明,人际交往过程中最好的身体接触方式就是拥抱。但是,每次拥抱的时间不得超过三秒钟,如果时间过长,双方都会感觉到尴尬。而且,拥抱的松紧程度也要把握好尺度,不可过紧,因为这样会让双方都不自在;但是也不可过松,因为这样会让对方感觉不到你的真诚。

用拥抱的姿势接待对方,就已经说明了你们之间的关系,因为张开双臂准备拥抱对方的姿势,似乎是在向对方表达你对他足够的信任和亲密。这是因为拥抱的肢体动作是一种突破了亲密距离和心理防线的动作。

你在拥抱对方之前,会张开双臂,就好像小鸟飞行的翅膀一样,这时你身体前面的整个空间都毫无保留地暴露给了对方。你在用这个姿势向对方表明你的信任和放松。而对方一定能感受到你的这份信任,于是无意之间就会认为你们之间的关系很亲近。

2008年5月28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在科罗拉多州出席空军学院的毕业典礼上的照片。小布什除了按照正常流程发表讲话之外,还和毕业生们玩起了“撞胸”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人们需要张开双臂。因此,这个游戏可以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亲近,从而使小布什的形象更亲民。

拥抱的肢体动作除了能简单而又明确地展现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感情之外,还能帮助人们培养健康的心理,例如帮助人们消除沮丧和疲劳等。

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孤儿院。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希望孤儿院中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孩子们似乎得了一种怪病。他们一个个神情沮丧,双眼无神,因为食欲不振而面黄肌瘦。不仅对学习毫无兴趣,就连玩耍时也都暮气沉沉。这些孩子不仅不与老师们交流,就连他们之间也很少交流,好像患有自闭症,有的孩子还会发出悠长的叹息声。

这家孤儿院中的孩子大部分只有七八岁,本该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但是孩子们却表现得犹如迟暮的老人一样。如果一个盲人来到这里,看不到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一定会以为自己来到了养老院中。这家孤儿院的气氛与养老院的气氛实在太相似了,没有欢快的感觉,到处都是死气沉沉的,让人们感到无比压抑。

所幸的是,英国着名的教育家斯宾塞先生来到了这里。斯宾塞先生发现这家孤儿院的特殊氛围之后,什么也没有说就默默离开了。斯宾塞先生并不是因为对这些孩子们失望了才离开的,而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他正是去搬救兵的。

没过多久,斯宾塞先生就带着他的救兵在这家孤儿院重新出现了。斯宾塞先生的救兵是一些十几岁的小女孩。这些小女孩都十分开朗和爱笑。当她们来到这家孤儿院之后,似乎把笑声也带来了。

这些小女孩开始和孤儿院中的孩子们玩耍,不仅用笑声去感染他们,还经常去拥抱这些孤儿,有时还会亲吻和抚摸他们。按照斯宾塞先生的要求,这些小女孩每天都会在这家孤儿院中待上半个小时。

不久之后,奇迹发生了,孩子们的怪病消失了。整个孤儿院恢复了它本来应该有的生机勃勃的氛围。孤儿院中的孩子也因此变得活跃起来。他们的眼睛重新焕发光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胃口变好了,身体也因此而强壮起来。最重要的是,他们开始积极地与周围的人交流,而且对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孤儿院的奇迹就是拥抱的肢体动作所创造的。其实,拥抱的肢体动作除了有利于人际交往之外,更重要的是拥抱是人的一种本能的需要。

拥抱不是万能的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需要拥抱,如果每天拥抱的次数少于4次,那么这个孩子成活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很可能会夭折。每天除了4次的基本拥抱之外,还需要增加拥抱的次数。研究证明,每天8次拥抱才能使孩子维持正常的活动;每天16次拥抱才能使孩子身心健康地长大。

一个人,尤其是婴幼儿为什么会对拥抱这么依赖,似乎没有拥抱就无法存活一样。这是因为拥抱代表着一个人的安全感,如果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每天都会生活在恐惧不安之中。

婴儿在出生之前一直待在母亲的子宫中,子宫对于一个胎儿来说是一个十分温暖和安全的环境。但是,这种温暖和安全随着出生而打破了。与此同时,婴儿能从母亲或是其他人的拥抱中重新得到那种温暖和安全的感觉,渐渐地,拥抱就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以,在人际交往之中,要适当地张开你的双臂去拥抱他人,因为拥抱所传达的关怀往往比任何语言更有用,拥抱也是我们手臂的重要功能之一。

但是,拥抱并不是万金油,并不是总有积极的效果产生。拥抱的姿势不仅要根据具体的文化习俗而定,也要因人而异。因为有些人并不喜欢被人拥抱,他们会感觉你拥抱的举动侵犯了他们的私人空间,所以我们在使用拥抱姿势以表示自己的友好时,一定要谨慎,不要去拥抱那些不喜欢被别人拥抱的人。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都有扞卫自己领地的要求,人类也是如此,这是因为我们需要私人空间。如果一个人贸然闯进了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变得很愤怒,而且会认为自己被侵犯了。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不会给那些侵犯了我们私人领地的人以好脸色。

对于那些不喜欢被人拥抱的人而言,如果被人强行拥抱了,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私人领地被侵犯了。这个时候,拥抱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就会起到负面的破坏作用。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判断是否应该采取拥抱的姿势呢?一个人想要拥抱另一个人,就必须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这个人必须上前一步,而这正是进入对方的私人领地。

当你已经进入了对方的私人领地,就需要注意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和手臂动作。如果对方的面部表情呈现出了厌恶或是其他的消极表情,那么就说明对方不喜欢被人拥抱。

此外,人的手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保护本人不受伤害,当你已经进入了对方的私人领地,如果对方不喜欢你,那么对方就会有一种被威胁的感觉,而他的手臂就会保护他免受这种威胁。于是,他的手臂就会做出拒绝的动作。这时,你就需要退出对方的私人领地,并且记住一定不要去拥抱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