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念一世界:为人生重拾悠然的心
2689400000016

第16章 日出,不是早晨,而是朝气(2)

儿女们不甘心,就到上海找更好的医生,继续治疗。可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这时老人说:“我们已经用着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医疗条件,也从来没有耽误过医治,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精心调养,不必做更多的事了。”儿女们仍在着急,老人却已经开始悠然自得地每天练习太极拳。一段时间后,老人并没有恶化,儿女这才放下心来。

在能力尚未用尽的时候,千万不能放弃,这就是“不认命”,不认命是一种态度。尽最大的努力,然后顺其自然,不再以人力勉强什么,这是“认命”,认命是一种智慧。我们的力量有限,能够掌握的东西并不多。就如我们勤于锻炼,注意预防,在饮食上懂得搭配营养和节制,但我们能够保证的也仅仅是个人的健康,不能阻止身体的衰老,不能抵抗突来的大病,不能拒绝必然的死亡。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不认也要认。

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并非想做什么就能做到什么,有些人即使费尽心力,依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这时候,接受这个现实就是一种智慧。也许你会不服气,是啊,怎么会服气,那么多心血竟然白白花费。可是,不行就是不行。当然,也不要因此认为自己不中用,绝大多数人会失败,都是因为他们在不恰当的地方坚持,就像在一块旱地不停地种水稻,这种坚持本来就是错误的,怎么能成功?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想要完成的事情很多,却不一定有全部的时间。所以,只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机会,专注于当下,就不必为未来着急,不必为结果担忧。只要自己不遗憾、不后悔,什么事都可以顺其自然,即使有了挫折,也不会构成大烦恼。这样的人生,因为少了心理上无谓的重担,一心想着自己的目标,而变得更有质量。不疾不徐地走每一步,认命也不认命,命运自然不会亏待你,这就是做人的道理。

往事如烟过眼,未来如花在前

《列子》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宋国人患有严重健忘症,每天晚上都会把一天的事都忘掉,做过的事也记不住,走过的路也茫然无觉,不过,他每天都生活得很快乐,飘飘荡荡,潇洒自在。

有个神医听说这件事,妙手回春医好了他的病。宋国人突然觉得天地间无一事不烦恼,无一人不可疑,他把过去几十年的喜怒哀乐统统记了起来,每天都被这些回忆反复折磨,变得暴躁易怒,不是打自己的妻子儿女,就是打自己认识的人,原本平静的生活再也不复存在。

人的记忆是个奇怪的东西,很多事明明过去很久,但想起来的时候历历在目,不但场景在脑海里浮现,连当时的心情也涌了上来,或悲或喜,令人欷歔愤怒。人们习惯记住那些重要的事,也有人事无巨细,都记得一清二楚,每天花很多时间整理消化这些回忆,就像故事中的宋国人,越是回忆越是暴躁,恨不得丧失记忆功能。

回忆往事的时候,有的人咬牙切齿,想到当时的自己软弱了、无能了、被人伤害却没有反击,不甘心的感觉就会折磨自己,恨不得时光立即倒转,找那个让自己受委屈的人说个分明;有的人痛苦不已,因为辜负了他人,辜负了选择,对比现在的生活,更加知道失去的那一份是多么可贵……过去总是让人反复纠结,一遍遍回味心中的苦楚。

悲伤的回忆让人心酸,美好的回忆也有负面作用。因为越是想念当年的美好,越是挑剔现在的不如意,似乎一辈子的好运气早就在当年用尽,现在只能捡一点运气的残渣供自己利用。如果现在生活得好,任何记忆都会成为一种调剂;生活得不如意,任何记忆都是一种折磨,可惜,十个人里有七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如意。

失眠几乎成了现代人的通病,人们吃得饱穿得暖却睡不好,因为心里总有太多事压着。华华最近每天都失眠,因为她一闭眼,就会梦到自己的妈妈。妈妈去世已经十年,华华也早已成家,但是,最近她总是梦到高中的时候,妈妈在清晨敲她的门,告诉她早饭已经做好了,该起床了,那温柔的语调似乎就在耳边。每次醒来,华华都会抱着被哭上一场。

华华将这件事告诉朋友,朋友认为,这是因为华华最近的生活颇不快乐,她和老公关系不和,近日已经分居,所以才会加倍怀念曾经疼爱自己的妈妈。华华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妈妈毕竟不在了,自己很快也要再次独身,这个时候,她多么希望妈妈像从前那样,安慰爱护自己,在自己筋疲力尽的时候做一顿早饭……

在记忆面前,每个人都像失去妈妈的孩子。不论记忆是好是坏,那段时光都已一去不回,那结果也不可更改,人们常说往事如烟,但那烟却久久不能散去,纠缠在人们的脑海里,出现在梦里,生动直白,每每让人看到自己的渴望,却再也没有机会得到。每一个清晨,阳光带来的也不再是希望,而是提醒自己离过去更远了一步,更加失望。

过去的经历难免影响今日的朝气,有时候我们需要懂得如何遗忘。遗忘是一种能力,对往事,糊涂一点,让它的轮廓朦胧一点,留个大概意思在那里即可,不需要工笔细描,连头发丝都勾勒清楚,那岂不是要耗费你太多的脑力和精力?而这些东西,你理应贡献给自己的明天,否则你只能永远活在过去。

忘不掉过去,就更要为明天的回忆负责。智者会将自己的记忆妥善归类,那些美好的归为一类,鼓励自己对生活的热情与信心;那些各种方面的失败归为一类,为得是整理出经历;那些遗憾再归为一类,以此确定未来的目标,弥补人生的缺陷……所有过去都是一粒种子,开出毒草还是花,取决于你今日的浇灌。不如潇洒一点,在每天拉开窗帘的时候挥别那些梦魇一样的过去,你看,美好的未来,不正像窗外的花朵一样,展现在你的眼前?

生命永远不会贬值

慧能法师年轻的时候,曾生过一场大病,他在病榻上躺了大半年,即使后来好了起来。不但行动不便,记忆力受到了很大影响,连说话都有点费劲,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废人。父母看他这个样子,只好送他出家,希望得到佛的庇佑。

慧能是个有慧根的人,从小就清心寡欲,现在进入佛门,也算得其所哉。但他却很难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和别人差的很远,别人用几天弄明白的经文,他却需要一个月。他很灰心,但他的师父却说:“不要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如果你这么觉得,你就会真的不如别人。”

师父开始带着慧能来往于各个寺院,总是让他去向人讲述自己的理解。最初,慧能的拙口笨舌受到别人的嘲笑,但师父不肯“放过”他,带他出去的次数越来越多。师父如此重视,慧能也不敢怠慢。渐渐的,慧能因对佛经的独特理解渐渐出名,到了中年,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法师。他很感谢师父带领自己走过了那段阴暗消沉的自卑期。

自卑的人,总在贬低自己,无形中,生命也跟着贬值,一切努力都像是不值得。故事中的慧能的确有自卑的理由:生病、反应慢、不聪明。但他的经历也同样告诉我们,自卑的人不是不能成功,关键在于他愿不愿意去克服这种心理,尝试改变自己。世界上又有哪个成功者天生自信?大家都是克服了内心的不确定,才能勇往直前。

自卑的人少有慧心,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不行”,根本不相信自己的主意,也不敢把自己的感想大大方方地说出来。他们对所有看到的事都处于“不确定”状态,总想看看别人怎么说,怎么做,这样的人如何让智慧生根?唯有相信自己,才能把一个念头牢牢“种”下,在心灵中滋长,而自卑,只会让这些有灵性植物枯萎。

自卑的人不尊重自己。也许有人认为这句话太过小题大做,但是,生命来之不易,生活来之不易,你不去努力,只会缩在自己的角落里消沉,辜负了父母和亲友们的殷殷期待。自卑的人总有这样一种心理,就是觉得别人都在讨厌自己,都在注视自己的一举一动,企图找出错误来嘲笑,其实别人并没有这个意思,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你。何况,你自己都不喜欢自己,怎么能让别人来喜欢?

有一个男孩,他从小就是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经常受到旁人侧目。幸好,他有一个好妈妈,妈妈总是告诉他:“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不管遭遇什么,生命永远不会贬值。”

在这样的教育中,小男孩一天天长大,而且,他很优秀,弹钢琴弹得非常棒,人们常常入迷地听他的琴声,忘记他走路的样子。

命运是残酷的,有一天,小男孩遇到了意外,左手不能再自如活动,他再也不能弹钢琴。在绝望中,他想起妈妈的话:“生命永远不会贬值。”他想到小的时候,他曾想过去学画画,那么,不如就拿起画笔吧。

虽然只有一只手能够灵活地使用画笔和颜料,男孩还是在一天天努力,调出最能抓人眼球的色彩,他的画功不是最好的,却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他相信自己会画得更好。他不能开自己的音乐会,一样可以开自己的画展,他的价值,会被最多人知道。

有些人有足够的理由去自卑,例如故事中的小男孩,他似乎常常被命运抛弃。但是,他的母亲教导了他更重要的事:人活着要珍惜生命。只要努力,生命不会没有价值。如果易地处之,我们遭遇到小男孩的不幸,是不是会像他那样坚强?还是随波逐流,再也不肯站起来,任由自己消沉下去?

人们总是强调生命质量,自卑就是对自己的贬低,直接导致生命的贬值。也是,你明明是一张百元大钞,却偏偏说自己和货架上的几个酸果子等价,这还能不贬值?而且,常常小看自己,你会越来越没朝气,甚至没有走出屋子的勇气。看到阳光,想到的只会是自己的灰暗,这样的生活不累吗?为什么不试着摆脱自卑,给生命增加一些色彩?

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善待自己的生命,随时随地寻找自己的价值,承认自己的价值。要相信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努力磨炼自己。更要懂得跳到伯乐面前,让他发现自己。有时候伯乐会摇摇头,这时候也不要气馁,也许你恰恰不是他需要的那匹,或者你还不够条件,那就继续加油好了,总有一天,你也能脱颖而出,长久地占据他人的视线。

自信,最好的加油站

有个旅游区有一处悬崖,山壁陡峭,但山上有个佛寺,很多人都希望去参拜。一些人看到那不甚倾斜的山壁就望而却步,选择走大道,只有少数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试着攀上山岩,进入寺院。

让游客们惊讶的是,那些和尚每天都从山壁上回寺院,他们看上去非常轻松。而且,就连年老的和尚都能很快攀上去。一个游客向和尚们请教秘诀,和尚说:“哪有什么秘诀,是个人就能上去,你不要把它当一回事,心理自然就轻松了,不信你试试。”

几个游客听了,下定决心,根本不管陡峭不陡峭,大步往上走。果然,那些滑梯一样的岩壁走起来并不困难,很快,他们就到达了佛寺。

自信是什么,自信就是面对困难,“不要把它当一回事。”悬崖也好,峭壁也好,别人能够走上去,你就能够走上去,因为你不比别人差。这就是做人最基本的自信,成功需要的就是无坚不摧的自信,每一份成功都来之不易,不知要战胜多少困难,那个走到最后的人,不会畏缩,不会犹豫,他们始终都在前进。

当然,人与人的差距是存在的,有时候别人做着很简单的事,到了你这里就成了大难题。这是一种无奈,但却不是你自卑的理由。就像一个语文成绩不是很好的理科状元,就算没有饱读诗书,也不用为自己不会写诗自卑,因为不知道有多少数学零分的文科天才,羡慕他那高高在上的数学成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这才是自信的源泉。

在一个人确立目标之后,自信就变得越发重要,因为,在具体执行自己的计划时,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变故,让人手忙脚乱,甚至怀疑自己努力的意义,这个时候,自信就像加油站,能把开不动的汽车重新填满汽油,让它能够加大马力,一举突破困境,继续飞奔。自信的人不会低头,面对困难,有时候甚至会兴致勃勃,因为他们随时能够补充能量。

比尔从小就是个让父母操心的孩子,他很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比尔并不是坏孩子,他对人有礼貌、有爱心、很受欢迎。就是在某些问题上,他坚持自己的意见,从来不听别人的劝告。在考高中的时候,父母老师都劝他不要报得太高,也许分数不够,但比尔却填了全省最好的一个学校,结果,他考上了。也许就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更加相信自己。

后来,比尔上了大学,麻烦又来了。比尔听说有个专业很好,就考了进去,但他发现自己对专业课程没有任何兴趣,勉强学习半学期,他再也学不下去,就跟父母商量要换一个专业。父母都不同意,因为比尔的专业是就业率最高的,怎么能换成一个听都没听过的冷门专业?可是,比尔再次发挥他的不听人劝的任性,自己和学校反复沟通,转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