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
26801600000004

第4章 序言(4)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图书馆是美国华盛顿国会山上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它创建于1800年4月24日。这座图书馆是美国早期启蒙运动胜利的产物,在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的6400多卷藏书的基础上,以后迅速扩大,至今藏有470多种语言的各种资料,已超过7560万件,其中仅图书就拥有362.4万种,1893万册以上,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藏书库。

现在该馆共有工作人员5440人,其中专业职员有3000人,顾问800人,全馆共分八个部门,其中最大的部门是国会研究服务部,工作人员有1000名,为国会的议员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忙碌着,平均每9.5秒就有一本书籍或资料送往国会大厦。

最早的报纸

西方有不少人认为,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在公元前59年所创建的《每日记文》,这是一种传递紧急军情的官报,但是这种报纸的寿命不长,不久就停办了。就办报年代而言,我国的邸报要比《每日记文》早得多。

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再分成若干个县。各军在京城长安设立驻京办事处(那时叫“邸”),派有常驻代表,相当于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的联络官。这些联络官定期把皇帝的御旨、臣僚奏议等官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的政治情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这就叫“邸报”,然后派遣信使,通过驿道,传送给各郡长官。最早的“邸报”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世纪左右,比罗马帝国的《每日记文》大约要早1个世纪左右。

史上最大的床

据记载,在比利时的布鲁日,伯根第公爵菲利浦有过一张长5.8米、宽3.8米的大床,它是1430年菲利浦和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结婚时制作的。现在存世的床中有一张特大号的床,这就是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巴特博物馆一楼“伊丽莎白王朝时代家具陈列室”展出的一张大床,它高2.75米,宽、长各3.35米,特别引人注目,这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曾使用过的大床,是1590年前后用木材制作的,有天盖、四柱,并以雕刻、镶嵌加以装饰,壁龛为旋转式,万一发生不测,即可从此逃到别室。

由于这张床比当时一般的标准大得多,所以连莎士比亚也在《第十二夜》的第三幕的第二场提到过它。在200年后的1864年9月,这张大床曾经出现在一次拍卖会上,查理斯·荻更斯用高价买下了它。

最早的装饰品

世界上最早的装饰品可能是赤铁矿。1965年,在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一个距今40万年的古人类遗址中,挖掘出极小块的赤铁矿,上面有磨过的痕迹,有人认为40万年前的直立人曾用它来装扮自己。可是,这毕竟只是一种猜测,证据尚显不足。较多的人认为,美观的化妆品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成就。旧石器晚期的装饰品大多是动物的牙齿、骨管、骨贝、小石头。

在南斯拉夫的沙尼达尔人的头骨上也发现过这样的装饰品。在我国峙峪遗址中,同样发现过这类装饰品。不过,最会打扮的要算距今5万年的山顶洞人。他们的装饰品是小型兽牙、小烁石、骨关等。除骨管外,山顶洞人都在装饰品上钻一小个孔,看样子,穿孔是为了系带。佩带一串需要很高技术才能制成的装饰品,就可以显示自己的本领,而且容易吸引异性。

手表的最早来源

手表的出现源于一件有趣的经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军官为了看表方便,把表绑扎固定在手腕上,举起手腕便可看清时间,这样可以很方便地掌握时间。

1918年,瑞士的一位钟表匠扎纳·沙奴,听了那个把表绑在手腕上的故事,从中受到启发。经过仔细的研究,他开始制造一种体积较小的表,并在表的两边设计有针孔,安装皮表带或金属表带,使表固定在手腕上。这样,手表就诞生了。

最早的菜单

菜单,就是一份带价目表的菜肴清单。但最初菜单的作用并不是向客人说明菜肴内容和价格,而是提醒厨师不要忘了菜肴的做法。

现在,法国大菜已被当作是西餐菜肴中的佳品。但在16世纪初期,法国宫廷菜肴非常简单。1533年,法国国王昂里二世娶到了一位王妃——卡得里努。这位王妃从佛罗伦萨带来了厨师作为陪嫁,从此法国宫廷菜肴才逐渐得到改善。法国的厨师为了记住这些意大利菜肴的烹制方法和材料,便将它们记录下来,这就是菜单的雏形。

而这些记录真正成为向客人提供的菜单,已是16世纪中叶的事情了。

当时,布伦斯维克侯爵在自己的府第举行晚宴。每送一道菜,侯爵都要看看桌上的单子。当客人们知道他看的是今天的菜单时,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大家争相仿效,在举行宴会时,都预先制作了菜单,让客人观看。

最早的席梦思

有人把“席梦思”说成是弹簧床,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席梦思”实际是对弹簧床垫的通称。

100多年前,美国有一位商人叫扎尔蒙·席梦思。他非常精明,很会做生意。1870年,席梦思想用铁丝编织成床垫。经过努力,他终于在1900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弹簧床垫。

1919年,席梦思感到手工操作速度太慢,质量也无法保证,就请人称“天才机械师”的约翰·加利设计一台生产弹簧垫子的机器。3年后,这个机器问世。

就这样,一只只弹簧床垫造出来了。后来这些床垫的正式商标,用的就是老板的姓——席梦思。

这种床垫在我国的流传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上海提篮桥附近,有位美国商人开了一家“席梦思床厂”,专门从事弹簧结构床垫的生产和经营。人们便把这家厂生产的床垫称之为“席梦思床垫”。

日久天长,人们干脆把“床垫”两字省略,而把“席梦思”三字传了下来。从此,人们便把席梦思作为弹簧床垫的同义词了。

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纸起源于中国,是西汉时期发明的。到了东汉和帝时,蔡伦又对造纸进行了重大改进。

人们将树皮、破布、破旧渔网等加水蒸煮捣碎,直到成为均匀的纸浆,再把纸浆薄薄地倒在预先做好的筛网上,水渐渐流走了,筛网上便留下来薄薄的一层纸坯。然后把纸坯晾干,涂上一些苔胶,就制好了一张纸。

到了公元3世纪,造纸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并且发现植物纤维可用作造纸原料。这种造纸的基本原理和原料应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早期的纸作为商品先从中国传到朝鲜和日本,后来又由商人们经过新疆一带,传到阿拉伯国家,最后传到了欧洲。公元8世纪时,伊拉克首府巴格达和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开始有了造纸厂。公元9世纪造纸术传到了埃及。

公元12世纪造纸业在西班牙兴起,尔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建起了造纸厂。

最初人们对纸还持怀疑态度。例如有的国王下令,重要文件不能写在纸上,而只能写在羊皮书上。到了15世纪,德国人古登堡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时,纸——这一用以记录文字的工具,才在欧洲深深扎下了根。

广告的最早来源

“广告”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我大喊大叫”。传说,古罗马商人争相做生意,常常雇一些人在街头闹市大喊大叫,请大家到商品陈列处去购买商品,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之为“广告”。随着商品的发展,广告的式样越来越多。美国纽约百老汇的广告牌,是世界最早的广告牌。

我国广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殷商时代,有个叫格伯的人,他把马售给一个叫棚先的人。这笔交易以铭文的形式记录在专门为刻铭而铸造的青铜器上。

《周礼》记载,凡做交易都要“告于士”。到了宋代,我国就已出现图记广告,即商标。据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汴梁城东门附近十字街就有各类横额、竖牌等广告牌30多块。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宋代制针作坊的银牌,上有“请认白兔儿为记”字样。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又相继出现了报刊和印刷广告。可见1000多年前,我国广告业已很发达。

第一家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源于美国,美国建立的第一家超级市场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刚开始,它的名字并不叫超级市场。

美国伊利诺伊州赫林区一位叫麦克古伦的商店经理是超级市场的创建人。当时他为了节省人力物力,想出了一个自动出售商品的办法。他改装一间废弃的车库,四处收集各类货物,把五光十色的货物摆在货架上,或分类放在货箱里,让顾客随意挑选。

这就是当时的“超级市场”。开张后,由于货物齐备,价格低廉,选购方便,而且节约了顾客的时间,因而深受人们欢迎。许多顾客闻讯赶来购物,生意十分兴隆。

但古伦却没有使用“超级市场”这个词。最早使用“超级市场”命名的商店是美国阿尔巴茨超级市场,而进一步发展的人是克拉伦斯·索思达斯。

克拉伦斯·索思达斯在田纳西州孟菲斯的杰法逊大街成立了皮革里·微格无人售货的食品商店,并开始使用回转式入口和出口支付柜台。这种新方式取得极大成功,索思达斯在以后的7年中,在美国开设了2800多个皮革里·微格连锁的自选市场。

后来,受古伦商店的影响,其他各地的超级市场便在美国纷纷出现。美国现已有近4万家超级市场。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也逐步兴建起超级市场,像国美电器、华联超市等,都具有一定规模,且不断发展壮大。

第一个永久国际刑事法庭

世界上第一个永久的国际刑事法庭于2002年7月的第一天正式开始运作。但是,当时有人估计这个刑事法庭要真正运作起来,恐怕至少要到第二年的六七月份。

据报道,这个国际刑事法庭在经过几年的筹备和运作后才在荷兰成立,它将致力于审判灭绝种族罪、战争罪、危害人类罪等罪行。一旦某国政府不愿意或者无法起诉犯有上述一种罪行的本国公民,国际刑事法庭就会介入审理工作。

对于成立国际刑事法庭,美国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它担心有人会利用这个刑事法庭对美国军人和平民进行“有政治图谋的起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卸任前签署了该协定,但他嘱咐布什在美国疑虑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前,不要将协议书上交联合国。一位美国官员称该协定“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阻止那些有偏见的指控。在这种情况下,依协定设立的国际刑事法庭很可能把美国告上法庭。

1988年7月,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了成立国际刑事法庭外交大会,会议通过了《国际刑事法庭规约》,决定设立国际刑事法庭预备委员会为法庭的正式成立和运作做准备。预委会于1999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三次会议,讨论制定《罪行要件》和《程序与证据规则》。中国作为罗马大会最后文件签字国之一,本着认真、务实、建设性的态度,积极参与了这两个文件的制定工作。

第一条国际航线

1913年11月29日,法国飞行驾驶员罗朗德·加罗斯第一次驾驶着飞机穿越地中海,完成了一次从法国到非洲的飞行。从此以后,人们大胆地进行了各种尝试,开辟国际航线,使得更多的人乘坐飞机在短时间内作长途旅行。

在1919年2月8日,第一条国际航线终于诞生了。这条航线是从法国的巴黎,穿越英吉利海峡到英国的伦敦。由于第一条国际航线开辟成功,飞机便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国与国之间、大陆与大陆之间来往的重要交通工具。现在,大家都乐意乘坐大型客机进行洲际旅行,既舒适又省时。但在当时,坐上那设备简单的客机,穿洋过海作长途旅行,确实要有一定的勇气。

最早的航海家

郑和是云南回族人,是最早的航海家。1405年,他带人分乘62艘有100米左右长的宝船,船上带着大量的黄金、白银、丝织品、瓷器等,从江苏刘家港出发,沿海南下,经过我国的西沙群岛到占城(越南南部),以后陆续到达其他各国。

这是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而一直到五百年后,即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的舰队才差堪比拟。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时,只有3艘船只和90名船员,最大的船也只不过85米长。除此之外,郑和舰队的航海设备还很先进,如船舵和防浪船舷等都是当时的前沿设计,而这些先进航海设备要350年后才传入西方。这表示东方的造船术在古代一度远远超越西方。

从1405—1433年,前后28年间郑和一共出使7次,在南海和印度洋上乘风破浪,到过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南洋群岛、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许多地方,最远的到过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等国。他们所到之处,跟各国人民进行贸易,扩大了我国同亚非各国人民的友谊,在人类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最早的爱情节日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源于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七夕已有2000多年历史,比起源于公元270年古罗马的西方情人节早得多,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

七夕源于一个凄楚动人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天上织女与人间牛郎互相爱慕,结为夫妻,后来却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二人化成牛郎星、织女星,分隔在天河两岸,只能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天河上的鹊桥相会。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可见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最古老的标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