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激励青少年的100个人与动物故事
26355200000024

第24章 我家鹩哥“无话不谈”

近日来,一只名叫来福的鹩哥鸟,频频地在河南省的各大媒体上亮相,巧舌如簧的它,除了能讲普通话、河南话及当地土话,还能与人简单对话,并能即时模仿“对话”人的口语特点,而且惟妙惟肖。聪明的来福给主人一家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在它被主人放在瓜子摊上招徕客人后,更是吸引来了一批批客户,超凡的魅力让漂亮的“公关小姐”也望尘莫及。

河南省民间养鸟专家刘鸿言之凿凿地向媒体宣称:来福的智商和灵性“世界罕见”,称它为中国最会说话的“鸟王”毫不为过!

无私爱心的回报:聪明的鹩哥“一鸣惊人”

今年38岁的王峰是河南省荥阳市人,充满爱心的他自幼爱鸟,年轻时养过鹦鹉、八哥等不少小鸟,但每次养的时间都不长,不是小鸟飞了,就是莫名地死了,让他伤心不已。于是,他暗暗下了决心:不再养鸟。1990年,王峰与爱人王玲在荥阳兴华街上做起了卖瓜子的生意,日子平淡又平静。

2002年5月,王峰到郑州进货。临走前,王玲给了他480块钱,要他拣时尚的衣服给她买一套,王峰满口答应了。来到郑州进好货后,王峰看时间尚早,就到郑州市的鸟市场转悠。正在他左顾右盼之时,一只刚孵出不久的小鹩哥吸引住了他的脚步:这只小鸟毛色如缎,像炭块一样黑得发亮,体形流线十分漂亮,最令他惊奇的是,鹩哥那黄如蜡笔的小嘴巴,比同龄的小鸟都明显见长,凭直觉,王峰认定它可能是个“鸟中尤物”。

仿佛是前世有缘一般,王峰观察小鸟的时候,本来还慵懒地眯着眼睛的小鸟,立刻睁圆了眼睛,还冲着他“吱吱吱”直叫,清脆的声音让人心动不已,几经犹豫,王峰花500块钱买下了这只小鹩哥。

王峰提着鸟笼回了家。得知自己的“衣服”变成了“小鸟”,王玲拿起鸟笼就要往外扔。早有心理准备的王峰一把把她抱住,说道:“夫人息怒,我先问你,想不想叫我以后听你的话?”王玲毫不客气地说:“想。”王峰又说:“想不想让生意越干越红火?”王玲又说:“想。”王峰就说:“这些我全能做到。只是有一条,你不能歧视我的小鸟。”在王峰的再三保证下,王玲总算答应把鹩哥留下来。

为了小鹩哥,王峰果然说到做到。收摊回到家,他一改袖手旁观的“懒汉”习惯,挽起袖子就埋头做饭、洗衣服、擦地板。他的这种转变让王玲心里乐开了花,王玲也不再与小鹩哥计较了。

几天后,王峰给小鸟洗了一次澡。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洗了一次,聪明的小鸟就记住了洗澡的“流程”,当王峰第二次给它洗澡时,刚把笼门打开,它就自动飞落到了浴盆的沿上。洗好后,王峰给它把身上擦干,它又自动地飞回到了笼中。小鹩哥的聪明让王峰高兴不已,他给小鹩歌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来福”,希望能给他日后的生活带来好运。

只要一有空,王峰就拿煮熟了的鸡蛋黄或是核桃仁蹲在它的笼前教它学说话:“来福,快说‘你好’!”他教几声,就捏碎一点蛋黄喂它一下,以资“鼓励”。但是来福常常把他手里的东西都吃完了,对他教给它的话却置若罔闻。王玲笑道,这鸟儿是在“骗吃”,是个聪明的“饭桶”!每当这时,王峰就像是自己受了侮辱一样反驳她说:“它现在是‘少不更事’。总有一天我会教它吆喝卖瓜子的。”

王玲对他的想法非常不以为然:“你的来福要是能卖瓜子,那真是空前绝后了,你也跟它一起成名人了!”

妻子的“讽刺打击”并没有扼杀王峰的“梦想”,他对来福依然是疼爱有加,天天清理它的笼子,三天两头给它洗澡,更加耐心地教它说话,甚至还给它放录音磁带。可一年多过去了,小来福除了体形长大,长得更漂亮以外,在说话方面没有任何进展。看着王峰不厌其烦地侍弄来福,王玲笑他爱鸟成痴!王峰也不辩解,每天仍像汇报工作一样,遇到事情就与来福讲讲,也不管它听不听得懂。

2003年11月下旬,小来福突然病了,不吃不喝,还一直拉稀,急得王峰两眼冒火。他急忙向荥阳当地的兽医请教,却没有一个人能给他良策。看着病恹恹的来福,王峰将瓜子摊托给朋友照看,就悄悄跑到郑州请教专家。

朋友见天色已晚,王峰还没回,只好打电话让王玲快来收摊。待王玲收拾完瓜子回到家时,发现儿子王萌没吃晚饭就去了学校。一家人的生活竟然因为一只小鸟乱了套,王玲肚里的火一下子就蹿了上来!等王峰晚上9点多抱着几袋药回到家时,王玲没有一点好脸色给他看,警告说:“你以后再敢把生意撂下,我就把你的鹩哥卖掉!”

第二天,吃了药的来福精神好了很多。下午,为了给来福补充营养,王峰骑着摩托车到郊外给它捉活蚂蚱,由于回来得太晚,天色黑再加路况不好,摩托车翻进了路边的排水沟里,王峰的胳膊被摔出了一条长长的血口!王玲又气又恨又心疼,迁怒来福。王峰没敢吭声。在给来福喂蚂蚱时他把胳膊上的血口亮出来给它看,小声地诉苦:“为了你,我胳膊都摔破了,也惹得你‘师娘’翻了脸。你要是还不说话,咱哥俩可真的就要两离分了。”接着他又开始教来福说“你好”。连王峰自己也没有想到,奇迹就在这时候发生了:来福盯着他的脸看了一会儿,又把眼光盯在了他的伤口上,接着竟像是知恩图报似的连说了三声:“你好!你好!你好!”王峰听得真真切切,一下子冲进厨房,也不顾王玲的手里还掂着菜刀,就把她抱到了阳台上:“老婆,来福会说话了!”在他的指挥下,来福又冲着王玲连说几遍“你好”,听得王玲也激动不已。

巧舌如簧显身手:鹩哥上岗成公关

从开口说话的那一刻起,来福突然像开了窍一样,进步神速。在此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它学会了“再见”、“对不起”、“谢谢”等简单用语。特别值得欣慰的是,它还学会了“卖瓜子”的喊叫。

发现来福具有非同寻常能力的事发生在2004年的1月6日。那天,像往常一样,王玲做好饭后喊了句:“王峰,吃饭!”没想到来福也叫了一声:“王峰,吃饭!”声音细细的,像是王玲声音的“克隆”版本。王峰喜出望外,故意说了一声:“王玲,谢谢你。”来福就又学着他的声调粗粗地说了一声:“王玲,谢谢你!”王峰、王玲不禁都笑了起来。为了测试来福的智力,王玲又指着王峰,用地道的河南话对来福说:“他的小名叫‘棒槌’,你叫他:‘棒槌’!”来福就伸了下脖子,用浓厚的河南话说:“棒槌,棒槌!”喜欢得王玲当时就扑在了鸟笼上:“来福,你太聪明了!”

整整一天,来福学习的兴致很高,模仿王玲和王峰说了不少话。晚上,儿子王萌看电视时,吹起了长长的口哨。没想到他的口哨声还没有落地,来福也吹起了口哨,居然跟王萌的一模一样!

但是不久,调皮的来福就放肆起来了,给王峰的家里制造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恐怖——

那天晚上,王峰、王玲刚刚熄了灯睡下,电话铃就急促地响了起来。王玲摸黑拿起电话“喂”了一声,里面却是忙音。怎么会这样?王玲疑心顿起,质问王峰说:“你是不是在外头拈花惹草了?为什么对方一听是我的声音就把电话压了?”一番话说得王峰如坠云雾。

不一会儿,电话铃又响了。王峰接了电话,可电话里还是忙音。他生气地骂起来:“哪个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当电话铃第三次响起时,有了警惕的王峰打开了灯,却见放在房间里的来福正低着头,用细细的声音在叫。王峰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他扑到鸟笼前叫道:“王玲,案子破了,是来福在捣鬼!”原来,他们两口子常在夜里有电话,来福对电话的声音已经熟谙在心,为了“炫耀”它的“聪明”,才出其不意地学着电话铃的声音给他们两口子“露了一手”!

2004年1月16日,王峰把来福的笼子提到了瓜子摊上,让它正式上岗,当个托儿卖瓜子。

左邻右舍的摊主们早就听王峰夸过来福的聪明,纷纷围过来逗它。然而,初来乍到的来福很不适应,它的而低着头不声不语,时而又抬起头东张西望,怎么也不肯开金口,令大家失望至极。

就在这时,不知道什么地方失了火,一辆消防车“呜儿——呜儿——”地从街上呼啸而过。大家忙扭头去看,消防车过去之后,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但是不一会儿,消防车的叫声又响了起来:“呜儿——呜儿——”尖厉而又犀利,大家又都纷纷扭头去看,街上一辆消防车也没有,但消防车的叫声却还在响。大家正纳闷间,王峰突然大叫了起来:“是来福,是它在学消防车叫!”大家惊叹不已。

见大家都围过来,来福害羞似的扑棱起翅膀,在笼子里飞了几下,又用地道的河南话叫:“棒槌,棒槌——”平时做生意,大家都拿“棒槌”称呼王峰,见来福竟然也把他的小名叫得真真切切,忍不住哄堂大笑。来福也笑了,学着众人的笑声,就跟出色的口技演员表演一样。

王峰当然更加兴奋了,赶忙拿了核桃仁捏碎了去喂它,悄悄地说:“来福,喊一嗓子,给哥争个脸!”来福领会了他的意图,突然高喊一声:“卖瓜子——请多多关照!”只这一嗓子,就把大家给高兴疯了,纷纷夸奖:这鸟真神了!

第二天,来福的表现更为精彩——一个卖香蕉的主儿推着小车从王峰的瓜子摊前经过,喊了一声:“卖香蕉啰——”王峰问了他一句:“你那香蕉咋卖呀?”懂得为主子效力的来福立刻也追问了一句:“你那香蕉咋卖呀?”而且从此以后,只要一有人喊“卖香蕉啰——”或者看见推有香蕉的车,来福就会问他“你那香蕉咋卖呀”?然后就扭头看王峰或是王玲,似乎是问买不买。

会说话的鹩哥一下子成了兴华市场的大明星,其他的摊主只要有空就跑过来逗它,卖橘子的教它喊“卖橘子”,卖苹果的教它学喊“卖苹果”。凡是这里有人喊过的卖什么东西,它全部会喊。来福的身后很快就拥有了一群庞大的追星族,许多市民、小孩或闲逛街的人,因为追星才专门跑到这里来买点瓜子。有了它做“公关先生”,王峰两口子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别人眼里的“鸟明星”,我们家的开心果

来福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观赏来福的人也越来越多,有郑州的、洛阳的,有来自豫南豫北的。甚至还有来自外省的鹩哥爱好者。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后,来福的语言信息量迅速扩大,它会说普通话,也会说河南话,还会说当地的土话,最拿手的是现学“当事人”的语言特点。一天,一个老头来买瓜子,因为患有气管炎,在选瓜子时,忍不住咳嗽了“一串”。哪知来福对这咳嗽声来了兴趣,也学着咳嗽了一串,其抑扬顿挫,强弱之分,与老头的“原版”分毫不差。咳完之后,来福就“嘿嘿嘿”笑,似乎是说:失礼了,不要见怪。此后,只要一见有老头来买瓜子,来福就学老头咳嗽,逗得围观的人都忍俊不禁。

聪明的来福还会见风使舵。2004年7月上旬的一个早上,一个初中生在摊前买瓜子时,口里还念念有词地背着英语,来福就回了一句“Goodmorning”。

王萌曾教过来福英语,可惜它一直没机会运用,这下派上用场了。这可把那位初中生惊呆了:“呀,叔叔,它会说英语‘早上好’?”王峰点了点头,来福就又说了句“Thankyou”(谢谢),那初中生吓坏了,临离去还一步一回头。到中午12点,学校放学时,那学生竟一下子领来了七八十个中学生,把来福的鸟笼子围了个水泄不通,而这时的来福却不和他们说英语,只是连声直喊“卖瓜子”。那一次,中学生们和来福玩得尽情又尽兴,当然,也把王峰的瓜子儿买走了一大堆!

来福还有一副热肠侠骨,敢为主人“打抱不平”!一次,一个街头的混混在王峰的摊前“尝”了半天的瓜子,不但没买,还找茬与王峰争执。受到众人的指责后,混混悻悻而去。可就在他刚刚转过身时,生气的来福突然骂了一句:“德行!”王峰又惊又奇,连他都搞不清楚究竟是谁教了它这话,而它竟会“活学活用”!

一次,王峰见摊前没有买主,就想到旁边的商店里买包烟。可刚走出不远,就听见来福大声喊:“棒槌!棒槌——”声音急急的。他忙回头看,只见一个人掂着编织袋正好走到了他的摊前,那样子像是想买瓜子,王峰赶紧拐了回来。果然,那人要给儿子办婚礼,一下子就买走了80多斤瓜子。

2004年11月5日,郑州的民间养鸟专家刘鸿慕名来和来福进行了一番“切磋”。来福的出色表现让刘鸿非常震惊,欣喜之余,刘鸿把来福推荐给了媒体。不久,荥阳电视台为来福拍了一条新闻,紧接着郑州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东方今报》、《大河报》等各大媒体的记者蜂拥而至,短短的时间里,来福就在中原大地红得发紫,成了鸟明星!

2004年12月16日,中原大地天气异常寒冷,笔者专程奔赴荥阳对王峰和他的来福进行采访。

找到王峰的瓜子摊时,来福并不在“班上”,王峰的生意也比较清淡。当笔者说明来意后,王峰十分抱歉:“今儿个的天气太冷了,我没让来福来上班,怕它感冒。”王玲为人厚道,听说笔者是大老远跑来的,她非常支持,下了“特许令”,要王峰冒着严寒把来福提到他们的瓜子摊上,以满足笔者的需求。于是感动至极的笔者亲自提了鸟笼。路上,王峰说:“来福,给客人说声‘你好’!”来福抬头望了望陌生的笔者,竟然没理。当主人第二次动员它时,它仍然不理,那模样神气极了。

然而一把它放在了瓜子摊上,来福就像一个出色的戏剧演员一样粉墨登场,冲着笔者就脆亮亮地说了声:“我什么话都会说,你想买瓜子?”接着就滔滔不绝地和笔者进行了“互动”。开始时,包括笔者在内,王峰的摊前也就是三四个人,渐渐地,随着来福巧舌如簧的声音,街上的行人全被吸引了过来,不大一会儿,便围聚了近百观众。人们冒着零下七八摄氏度的严寒,站在刺骨的寒风里,一个个却看兴极浓。恰在这时,一个人推着香蕉车从街上走过,眼疾嘴快的来福就问了声:“你那香蕉咋卖呀?”围观的人全笑了!

不知不觉中,笔者和来福“玩”了一个多小时。见笔者没有买它的瓜子,来福不高兴了,长长地打了个哈欠,说:“哎呀,我瞌睡死了。”毫不识趣的笔者仍缠着它不放,却又不肯慷慨解囊。来福生气地说:“你烦人不烦人呀?”笔者脱口大笑了,它也脱口大笑了,把笔者那种豫西人特有的声调模仿得淋漓尽致!

与王峰紧邻的一位卖橘子的大嫂说,来福不仅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了好运,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的精神带来了极大的享受,这半条街上的商户们和来福的感情都相当深厚!

王峰告诉笔者,自从来福一夜成名之后,不少的“大款”想买走它。“但是无论他们出多少钱,我都不会卖,因为来福早已经融进了我们全家人的生活和生命里!”

(兀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