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激励青少年的100个人与动物故事
26355200000021

第21章 与美洲狮相依为命(1)

我和美洲狮同陷绝境

2005年6月17日,我跟随一群阿拉伯摩尔人和哈拉廷人组成的骆驼商队进入了素有“死亡之海”恶称的撒哈拉大沙漠,打算考察那些我只在20世纪早期探险家的着述里见到过的沙岩上的史前岩画。

但不幸的是,五天后的一个傍晚,骆驼商队意外地遭遇了一场特大沙暴。等灾难平息,我在茫茫黑夜中爬出沙丘时,便立即大声呼喊,然而,没有任何人回应我。我想,他们也许已经连夜转移,也许已被沙暴完全吞没,我惊恐地发现,自己顷刻间成了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可怜的孩子!

天亮后,我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背包:地图、睡袋、阿拉伯弯刀、打火机、指南针、照相机和一包压缩饼干,以及一只装满了水的牛皮囊。

虽然我在长期的沙漠考古中经历过无数危险,但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孤立无援,以往我都是和同事在一起,而且也不像现在这样深入沙漠腹地。现在,我没有任何通讯设备,没有卫星定位仪,我知道,这次我必须完全依靠自己了!我开始按照指南针的指引往北走,地图告诉我,往北400多英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塞利塔姆的小镇,沿途有一些狭窄而零碎的绿洲。

烈日当头,热浪滚滚,踩在软绵绵的沙砾上,行走特别吃力,我很快就精疲力竭了,但我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否则就会被晒成一具干瘪的木乃伊。我一天只能走大约30多英里,晚上就蜷缩在睡袋中。

第二天中午,我远远地看见了两辆带着长拖厢的大卡车,我赶紧惊喜地奔跑过去,却发现了骇人的一幕:大卡车半埋在沙丘里,奇怪的是驾驶室中空无一人,车厢上的铁笼子里却关着猴子、棕熊、鹦鹉和袋鼠等动物,不过它们早已死亡,腐烂的尸体发出一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我攀上卡车驾驶室,看见里面遗留的几张宣传画报,这才知道这两辆卡车同属于一个马戏团,我曾在进入撒哈拉大沙漠前见过这个马戏团的广告。可卡车怎么会开到了这里?也许是那场特大风暴让司机迷路了。

我还发现一个很大的铁笼子被什么东西撞开了,我想可能有动物跑了出来。不过这个马戏团的动物并不是炎热干旱的撒哈拉大沙漠的原产动物,它们根本就不可能适应这里的恶劣环境和气候,所以我毫不怀疑即使有动物在沙暴中侥幸逃生,也不会生存多久。

独行沙漠第三天的早晨,我看见远方有一个黑点,我欣喜若狂,难道有人过来了?但近了一看,我倒抽了一口凉气:“天哪,原来是一头美洲狮!”

我立即想到这头美洲狮可能是从马戏团的卡车上逃出来的,它走路一瘸一瘸的,可能是挣脱铁笼子时脚受了伤,我对它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数天感到非常惊奇。

也许是长期和人打交道,那头美洲狮对我的出现并不感到特别惊讶,它警惕而默默地看了我一眼,又继续孤独地往前走,或许是因为饥肠辘辘和很不适应撒哈拉沙漠地区的热带气候,这头来自美洲的落难的狮子步态蹒跚,不时伸出舌头喘着粗气,显得非常疲惫。

我惊异那头美洲狮走的路线竟然和我如此一致,我是靠指南针和地图的指引才选择这条路线的,它的沿途有一些零散绿洲,可以让我时不时补充一些给养。而身陷非洲沙漠的美洲狮又是凭着什么往这个方向走呢?我突然想到,也许是动物的天性,美洲狮凭借极其灵敏的嗅觉,对水草的气息、和随风吹来的遥远的塞利塔姆小镇的各种气息做出了准确的方位判断,否则很难用别的原因来解释。

我对自己走出沙漠更加不乐观起来,因为我想那头美洲狮随时可能因为饥饿而将我捕食,我必须随时警惕它的一举一动。

我将那把锋利的阿拉伯弯刀从背包里取出来,悬挂在腰间,尽管我知道这对于凶猛的美洲狮来说,几乎无济于事,但毕竟可以让我感到一丝心理安慰。

月光下惊心动魄的对峙

又熬过了艰难的一天,我预备的压缩饼干已经吃完了,我只能靠在沙漠里逮跳鼠和蜥蜴吃,如果幸运的话,我可以用打火机点燃干枯的植被将鼠肉和蜥蜴肉烤熟了吃,但大部分情况下我在茫茫沙砾中根本找不到任何植被,只能强忍着恶心生吃那些腥气扑鼻的肉。

好在偶尔出现的零碎绿洲给我提供了水源,我暂时还不至于渴死。但连日来的极度疲劳和营养不良,使我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我开始出现幻觉,经常看到眼前浮动着涂满黄油的面包和鲜艳的水果。

那头美洲狮因为右前脚受伤,行走也很缓慢,它不是落在我的后面,就是跑到我的前面,但总是和我保持着二三百米的距离。它捕食跳鼠、蜥蜴比我敏捷得多。有时我还看见那头美洲狮追逐体积较大的瞪羚,不过长期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瞪羚行动太敏捷了,它依靠熟悉的地形和机敏的反应,经常把动物世界中的长跑健将——美洲狮轻易地甩脱,所以绝大部分时间,那头美洲狮只能望着瞪羚的蹄子扬起的阵阵沙尘干瞪眼,样子十分沮丧。

毫无疑问,那些跳鼠之类的小型动物并不能填饱美洲狮的肚子,因为我好几次看见它吃完跳鼠和蜥蜴后,意犹未尽地用舌头舔了舔嘴唇,然后望着我这边,并且迈动脚步试图朝我走来,两眼冒着凛凛的凶光,嘴里还发出恐吓性的吼声。每逢这个危急时候,我就会赶紧掏出打火机,点燃从考察日记本上撕下来的纸张吓唬它。

最痛苦的还是夜晚,不仅是因为撒哈拉沙漠的夜晚温度极低,可以降到零度,而且我还老是担心美洲狮的偷袭睡不好觉。

一天深夜,我点燃的一堆干枯的羽扇豆树的枝叶不知何时熄灭了,睡得迷迷糊糊的我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拨弄我的睡袋,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好!美洲狮发起偷袭了!

我迅速抓起枕在脑袋下的阿拉伯弯刀,钻出睡袋,银色的月光下,我果然发现那头美洲狮在离我的睡袋两米开外的地方,目露凶光地瞪着我。长期的野外经验告诉我,碰见野兽时绝不能表现出胆怯和退缩,否则遵循“弱肉强食”自然法则的野兽会毫不犹豫地扑过来。

为了给自己壮胆,我冲着美洲狮歇斯底里地大吼着,示威性地挥舞着寒光闪闪的阿拉伯弯刀。那头美洲狮毕竟是在马戏团被驯化过的,野性并不是很足,它没有立即进攻,而是在我的威吓下后退了两步。但它仍然弓着身子,充满敌意的眼神始终不离我的一举一动,脖子上的毛发耸了起来,喉咙里发出可怕的声音,看样子,它并没有放弃伺机进攻的企图。

我们就这样在撒哈拉沙漠寂冷的月光中对峙着,张扬着彼此的勇气和意志。其实我很清楚,自己不过是在虚张声势,我的双腿甚至在打颤,因为我知道美洲狮只要一扑过来,我连还手之力都没有,将立即被它撕成碎片。

但那头被鞭子驯化了的美洲狮,可能是过去深知人类的厉害,所以它尽管不停地绕着我转圈,却并不敢轻易发动攻击。极度的紧张使身体本就虚弱的我更加难以支撑,我觉得再这样消耗下去,我肯定会比美洲狮先崩溃。

一阵干燥的风吹来,将已燃烧过的羽扇豆树树叶的灰堆轻轻扬起,露出了底部尚未燃烧充分的火红的灰烬。看见突然冒出的熊熊火光,那头美洲狮愣了一下,我的眼前立即一亮,一个主意在脑中闪过。我迅速走上前去,顾不得烫伤,用脚将那些火红的灰烬纷纷扬扬地踢到美洲狮的身上。

那头美洲狮的脑袋、背上立刻沾满了滚烫的灰烬,它痛得咆哮起来,浑身剧烈地抖动,想把身上的灰烬抖落,但燃烧的灰烬很快烧焦了它的一部分皮毛,它又痛又怕,立即掉头逃之夭夭,转眼就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