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2634300000065

第65章 端午节要吃粽子之谜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吃粽子,有的地方还要举行龙舟比赛,这一天就叫“端午节”。据说,这是为了纪念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屈原而保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在楚国的秭归。战国时期,在各个大国中,楚国拥有的领地最大,但是,北方的秦国比它强大,把它作为争霸的主要对手。屈原当时在楚国担任重要官职,他向楚怀王建议,与齐、赵、魏、韩、燕等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开始,楚怀王十分信任屈原,让屈原制定新的法令;但是一些奸人在楚怀王面前挑拨离间,使楚怀王对屈原产生怀疑。终于,楚怀王免除了屈原的官职,把他流放到远方。屈原在悲痛中,写下著名的长诗《离骚》,表达出他对楚国命运的担忧。

屈原在沅水旁流浪。一天,有个渔翁问他:“世上的人都那么脏,你为什么不同流合污呢?”

屈原回答说:“我宁愿跳入江中,也不能让我的品格蒙上灰尘!”公元前278年初夏,屈原跳进汩罗江中,以死实践了他的誓言。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百姓向江中投掷米饭来怀念屈原。后来,人们就改用箬叶包糯米,投入江中。为了吓退江中的妖怪,把船做成龙的模样。这便是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