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2634300000135

第135章 我国现存最古的医方——帛书《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方。

《五十二病方》写在高约24厘米的半幅帛上。书首有目录,正文每种疾病都有抬头的标题,共52题。每种疾病题下分别记载各种方剂和疗法,少则一二方,多则20~30方不等。疾病包括外科、内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的病名。治疗方法主要是用药物,也有外科手术、炙法、砭法、角法、熨法及按摩法。书中涉及药名247种,其中一半是《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两书中所没有记载的。医方达283个之多。药的剂型有汤、散、丸、酒、膏等。《五十二病方》内容极其丰富,对于当时的广大人民来说,真是灵丹妙药。

今天人们认为外科手术是西医的事,中医只用汤药。但是,《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外科手术。如“牡痔”一题记载:“巢塞□者,杀狗,取其脬,以穿籥,人膻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割去其巢,治黄芩而屡之,州不可入者,以膏膏出者而倒悬其人,以寒水溅其心腹,入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的直肠内有了痔疮瘤子之类,就杀狗取出膀胱,套在竹筒上,从人的肛门插入直肠内,用嘴吹胀,将直肠下端患部引出,然后开刀割去患部,在伤口上敷上黄芩。如果直肠不能复位,就涂上膏,使其润滑,倒悬其人,再用冷水溅其心腹,以刺激腹腔,令其收缩,直肠就自动回到腹腔里去了。除此之外,还记载了烧灼、结扎、瘘管等搔抓和结扎摘除等手术。说明我国外科手术在2000多年前已经很进步了。

医书中关于用水银软膏治疗肿痛和皮肤病的疗法,是世界医学史上一项重要的发明。在国外,直到公元12世纪才发明这种疗法。

医书中已经有了辨证施治的观念,如对疽病的治疗,有这样的医方:“治白蔹、黄、芍药、桂、姜、椒、茱萸、凡七物。蛆疽倍白荃疽黄、肾病倍芍药,其余各一,并以三指大撮一人杯酒中,日五六饮之。”这个方子有七味药,针对不同疽病的需要,调整药的比例。这种辨证施治的观念,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发现。

医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医学方面通过长期实践取得的光辉成就。它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