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2634300000127

第127章 西汉古尸解剖轶事

1972年4月28日傍晚,湖南省博物馆的同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马王堆一号汉墓的第四层棺材运到了馆内。“马王堆挖出了宝贝”,这个消息惊动了省委大院的一些领导,大家不约而同驱车前来。庞大的内棺摆在陈列厅的中央,在明亮的灯光下,考古研究所的同志打开了棺盖,两层色彩绚丽的丝衾展现在面前,使在场的考古人员喜出望外。此时一种浓烈的酸臭气扑鼻而来,人人都用手帕来捂盖鼻子。当解开九根丝带想揭绣花袍时,用手一摸犹如“豆腐”,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丝帛,考古研究所的同志决定在一头用小刀划一方块,查看究竟。不料刀子刚下去即发出吱吱的响声(后来知道是保存完好的夏布所致),因已届凌晨两点,即宣布暂停工作,使一些老者十分失望,后来他们埋怨说,宝贝没看上,可手绢三天都没洗干净。

经过一周的细心揭取,震动世界的西汉女尸出现了。

12月上午,王冶秋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张炳常、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刘雪桐、北京医学院谭增鲁、武汉医学院武忠弼、中山医学院郭景光、湖南医学院李亭植、王鹏程等医学专家云集长沙,因受周总理的委托,大家深感责任重大,于是大家认真讨论了解剖方案,曾提出三种设想,一是内脏完整;二是变薄变脆;三是溶化如豆腐。针对这三种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另外对头部是开颅还是钻孔取髓,胸部是大开膛还是只从腹部切口,以及腹部缝合、填塞等,均一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当讨论到由谁来主刀时,各位老专家都相互谦让,此时湖南医学院病理教研组青年助教彭隆祥自告奋勇来主刀,大家一致同意,这大概就是我国俗语中所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12月11日上午,解剖开始,大家全神贯注,神情紧张。彭隆祥沉着坚定,下刀果断,切开腹部之后,发现内脏器官十分完整,大家欣喜异常,如释重负。

在解剖方案既定之后,王冶秋曾电告国务院办公厅,周恩来总理在12月10日的电话记录上批示:“即送沫若、西尧两同志阅,如有不同意见,或应注意事项,请郭老批注,西尧以电话告冶秋同志。”郭老批注:“没有不同意见,请探求致死原因,并注意免受尸毒感染。”随后郭老又写信说:“关于马王堆尸体的解剖,我想起一件事,即吸汲骨髓,进行血型鉴定(O型、A型、B型等)。此事日本人曾注意到。一般管状骨的两端,是创造血球的地方,骨髓在骨管中还保存得相当良好,如就一上臂骨或臂骨的两端开孔取髓,便可进行验证,这样既可保护尸体的原状,也能鉴定出2000多年前古人的血型,为尸体解剖增添一项成果,如认为可以,请电告长沙。”

郭老早年学医,因此讲的全是内行话。他的嘱托,使大家感到无比振奋。古尸解剖后,经过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等病理检查,发现她生前曾患有多种疾病,如全身性粥样动脉硬化症、胆石症;右肺上有钙化的结核病灶;右前臂陈旧性骨折;腰脊椎有骨质增生现象,还有日本血吸虫及蛲虫、鞭虫等感染。在这众多的疾病中,何者为致死的原因?经各科专家分析,可能是胆绞痛造成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以致心率绞乱而一命呜呼。她的血型,已鉴定为A型。郭老的要求已全部达到。

女尸原为西汉诸侯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但她除有一颗私章上刻“妾辛追”外,则无任何记载,这样即给古尸研究工作带来困难,比如要研究她首先要弄清年龄,于是x光医生透视头部,根据冠状缝、人字缝、矢状缝等愈合情况,断定为50岁左右;牙科专家认为牙齿磨损度很高,视作65岁;妇科医生确认她处于更年期,属45岁左右;外科医生检查小腿胫骨也认定为50岁。最后大家讨论,同意定为50岁左右。

从女尸的食道到小肠,取出138颗半甜瓜子,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发现瓜子细胞完整,认为有再生的可能,此事引起湖南省博物馆同志的极大兴趣,他们曾设想在馆内空坪隙地满栽汉代甜瓜,让外宾、首长来馆参观时品尝一番,因此每天数次观察,结果失望了,因为发现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琥珀酸脱氢酶等物质已损失,故不能遗传了,大家对此深感遗憾。

当寄生虫研究所报告在肝部发现了血吸虫卵时,又引起了一阵风波,原因是当时全国正盛行唯成分论,哪怕对古人、死人也不能幸免,所以有人说这位古代遗妇人可能出身贫苦,从小下田劳动受到感染;另有人说,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凡婚姻嫁娶讲究门当户对,贫苦农民是不能成为丞相夫人的,血吸虫可能是生活用水感染所致。但孰是孰非,无以为证。

对于她的右前臂骨折也有猜测,因为随葬品中有大小164个木俑,木俑是侍者的象征,这足以证明丞相夫人生前是奴婢成群,过着前呼后拥而雍容华贵的生活。那又怎么能跌断右臂呢?于是有人说,该人生前秉性凶恶,具有“黄世仁”的心肠,可能打奴婢时,用力过猛而倒地跌伤。大家认为此一推测,也不无道理。

鄫侯夫人他杀?自杀?病亡?

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人郜侯夫人辛追的死因,读者想知道,科学家们也着重研究它,然而,他们不是猎奇而是想通过研究古尸的死因及探讨古代疾病,取得科研资料,为祖国医学科学服务。

有人说,辛追可能是服毒自杀的,也有的说是被别人一棒子敲死的,还有的说可能是上吊死的……讨论会上的发言各持己见,因为墓葬中没有有关古尸病史的记载。科学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她死前患什么病和死亡原因,主要的是进行尸体病理解剖。解剖开始之前,先做了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和法医学的检查,以及x射线的复查,然后进行系统的解剖,通过肉眼和病理组织、电镜观察x射线、寄生虫学研究、毒物分析……发现女尸生前患有以下几种主要病理:

(1)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症;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3)多发性胆石症;

(4)日本血吸虫病;

(5)慢性铅、汞中毒。

此外,还有肺结核钙化点,右手骨折畸形愈合、腰椎间盘脱出(或变性)、蛲虫、鞭虫感染、会阴陈旧性裂痕、胆囊膈畸形等。

这么多的疾病,哪一种是致死辛追的死因呢?在解剖中发现食管、胃、肠子里有甜瓜子(138颗半)反映墓主人临死前24小时尚能从容进食,是在发病后一天内死亡的,医学上叫做急死或猝死。据统计,猝死的病人多数是死于“冠心病”。原来解剖古尸心脏时就见到她的心脏曾有过心肌梗死(心脏局部缺血坏死),营养心脉的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壁内面像稀饭皮那样)相当严重,这是墓主人猝死的“病理基础”。科学家分析辛追死因最大的可能性是由于胆结石引起胆绞痛急性发作,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由此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心脏停止跳动而造成猝死。

为什么辛追不是上吊死的呢?因为古尸颈部没有绳索勒痕;身体也没有机械性外伤,所以也不是被一棒打死的。辛追生前有慢性汞(水银)中毒,是否可说是汞中毒死亡呢?也不是。辛追所在的西汉时期,生产技术还不能生产出使她急性中毒死亡的“升汞”。古尸体为什么会有汞中毒的症状?主要是吃进水银。考古学家查证,西汉时期“炼丹”技术已盛行。大概这位郜侯夫人想长生不老,服“仙丹”而造成慢性汞中毒,然而她不可能知道“仙丹”是不能挽救她胆绞痛诱发冠心病致死的短命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