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这样带孩子就对了
26298000000016

第16章 种族融合的班级

当班上同学的面孔不再单单只有黄皮肤、黑头发时,孩子们开始意识到原来世界上不是只有台湾地区人,原来不是在美国看到的人都是美国人!种族与国籍的概念在她们小小的脑袋中开始慢慢成形。

记得女儿们初到美国时,只要在路上看到黄皮肤黑头发,外表与我们相似的人,就会拉着我们说:“你们看,那边有台湾人!”而只要是看到与我们不同肤色与发色的人就会说:“你们看,那边有外国人!”

这时我们就会笑着回答她们说:“在这里,你们才是外国人啦!”

在这个小学校中,还是以白人居多,亚洲人所占比例并不高,亘亘和如如虽都不是班上唯一的亚洲人,但也算是“唯二”了。

一天,饭桌上如如一边奋力切着猪排一边说:“今天我们班上的澄澄说她姐姐是在德国生的,她是在日本生的,她们两个都是中国人,但她的小弟弟是在美国生的,所以是美国人。好奇怪哦!为什么只有弟弟是美国人?”

“对啊!我们班的梅根,之前我以为他是美国人,结果今天老师说他也是外国小孩,跟我一样耶!可是他的英文很好啊!不是大家都是美国人吗?”亘亘疑惑地说。

澄澄是如如班上另一位亚洲人,老师担心如如刚来时语言不通会不适应,因此安排这个可爱的小女生和她坐在一起,并充当小翻译。日子一久,两个小女孩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整天形影不离的。澄澄的父母皆是大陆人,之前待过德国与日本,四年前才来到美国。她的父亲是WIU的教授,母亲则在WIU修教育硕士。两家的大人很谈得来,孩子们年龄相仿又投缘,因此这一年当中我们来往频繁,孩子们常常约到她家玩,不然就是到我家玩。

“我们所谓的中国人和美国人,指的是国籍而不是种族或民族。”爸爸说。看着孩子疑惑的表情,他试着以较简单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对她们而言是复杂的问题:“澄澄的爸爸是中国人,他如果来到美国取得了美国国籍就是我们说的美国人,换句话说,是拥有美国籍的中国人。”

两个小脑袋瓜似乎被弄得迷迷糊糊的,这的确不是个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概念。“国籍与种族或民族最大的不同是,国籍是可以更改的;但是种族和民族是不能改变的。例如:你嫁给英国人就可以申请英国籍,成为英国公民,但你的外表永远是黄皮肤和黑头发。”我接着解释。

“所以我们到底是什么人?”如如疑惑地问。

“以国籍来说,我们是中国人,以种族来说,我们是黄种人,在美国这里则被称为亚洲人,和日本人与韩国人一样。如果以民族来分,我们则属于汉族,一个国家里可以同时有很多的民族,像中国就有满、汉、蒙、回、藏、苗、瑶等族。”老爸以歌唱式的方式唱出这些民族的名称,逗得女儿们哈哈大笑。

“我知道了!所以梅根他外表长得像美国人,但因为他没有取得美国国籍,所以其实他还是他们国家的人,只是住在美国而已。”亘亘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对了!”我和阿嘉异口同声地说,看来她懂了!

“那澄澄她家为什么只有她的弟弟是美国人呢?”如如问。这又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了。

老爸想了一下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释:“有些国家的国籍是‘属地主义’,意思就是说你在哪里出生的就获得那个国家的国籍,例如:澄澄的弟弟就是。有些国家则是‘属人主义’,就是不管你在哪里出生的,你就会获得父母其中一方或双方的国籍。”

“就像澄澄和她姐姐一样,虽然她们一个是在德国生的,一个是在日本生的,但她们两个都还是中国人,对不对?”如如抢着说。

看到我们点点头,她很开心地说:“我懂了!”

每次谈论到这类的话题,我们全家就会坐在贴有世界地图的墙壁前,大家兴致高昂地谈论着,我们也会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说明给她们听。即使阿嘉常长篇大论,说得浑然忘我,连军事、经济、石油危机等都一起谈论了,但女儿们仍然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提出问题来。

“我们一般指的America其实不是只指美国,对吧?老师说,这一块也都是America。”亘亘指着地图上加拿大及南美洲的部分说。

没错。以前我们听到America都直觉是指美国,事实上它同时也指美洲。如果你与除了美国之外的美洲系国家(例如:巴西或萨尔瓦多)的人提到America时,他们都会先问你,你指的是United States吗?因为整个美洲都叫作America!

虽然这些复杂的政治与国家方面的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让孩子全盘了解,但趁现在她们很乐于听爸妈“讲古”的时候,耐心地多花点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和她们叙说与讨论。我相信这些记忆会不断地在她们的心中留下足迹,渐渐地刻画出一个鲜明的图案!

经过这一年来多次亲子之间的对话,我可以看得出来,女儿们已经透过这个多种族多文化的环境逐渐看到全世界,她们心中的地图也从中国地图扩展成了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