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这样带孩子就对了
26298000000014

第14章 美国小学的班亲会(Back-to-school night)

刚开学时,台湾地区的中小学会举办“班亲会”,主要是让老师与家长互相熟悉,并且提供亲师沟通管道,让家长了解这学期学校与班级中会有哪些教学活动与注意事项,教师也会趁此机会说明自己的教导方式等讯息。美国小学也一样,林肯小学的班亲会是在开学的前一天晚上举办。

当天早上,妹妹突然收到她的老师寄的信,她开心不已,急忙要我翻译给她听,我也很好奇地坐直身子,仔细地念给她听。

信中老师向每个孩子自我介绍,并述说自己的兴趣以及多么期待即将与学生们共度的时光等等……

如如听完之后眼睛发亮并且开心地说:“这封信可不可以给我?”

“当然!这封信本来就是写给你的! ”我笑着说。

第一次收到信封上印着自己姓名的信令她非常欣喜,看着她珍惜地将信收到自己的抽屉里,一旁的亘亘也嘟囔着说:“好希望也收到老师的信哦!”

我抱着她的肩膀安慰她说:“每个老师的做法不同,关心学生的方式也不同,我相信你的老师也是个很好的老师!”亘亘嘟着嘴点点头。

如如收到这封信除了让我很惊讶之外,也感到很欣慰。因为前几天分班名单公布之后,我们登入学校网站让她们看级任老师的长相时,赫然发现妹妹的老师是西班牙裔美国人。由于肤色偏黑,如如一看照片就大喊:“我不要让黑人教!”

我纠正她:“是非洲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身处美国,一定要跟孩子强调当地的礼貌用词,尤其是在种族问题上。但是孩子哪管你是什么裔,当时她根本搞不懂种族与国籍之间的分野。

初到美国的她,对于非洲裔美国人有些害怕,可能是因为外表较不相同,因此之前她一直祈祷级任老师不要是非洲裔美国人;想不到,越不希望的人却越会“中头签”!

但老师开学前的这封信让她的畏惧马上烟消云散,还开心地用笃定的口吻说:“我们老师应该是西班牙人吧!因为她的肤色没那么黑!”这句话让我们三人忍不住大笑地说:“你也变太快了吧!”

由此感受到美国和台湾地区不同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孩子为一个独立个体”在台湾地区的做法,学校里的信都是给家长的,仿佛家长才是老师们对谈的“对象”,而孩子则是排在家长之后。

晚上六点班亲会开始,我和阿嘉各带一个女儿分别进入她们的教室。

亘亘的老师是汉柔小姐,有着一头及肩的棕发,浅浅的酒窝,是一位年轻、喜欢与学生开玩笑的小姐。

如如的老师则是汶特斯太太,有着一头棕黑色的卷发及巧克力般的肤色,粗粗的眉毛,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

我带着亘亘走进“汉柔小姐教室”。一进教室,每个小朋友的桌上已摆好名牌及一叠数据。这让我想到在台湾时参加女儿班上班亲会的情形,桌上也是摆着整齐的课本与数据。不论是美国或台湾地区的小学老师皆相当用心经营亲师第一次见面的。

资料中包含校规、本县的教育规定及级任老师的规定与经营理念,还有一些表格。光看这一大叠资料我就觉得头晕,尤其是长达十几页的校规更是让我谨慎地阅读着,深怕因为文化的差异而让女儿犯错却不自知。

在我们的印象里美国小学一向是施行小班制的,在台湾地区争取小班制的过程中,美国常被拿来做比较的对象。犹记得学生时代看到的美国学校照片,都是十几个小朋友围着老师上课的情景居多。因此我好奇地数了桌上的名牌,发现姐姐的班上总共有二十四个小朋友,比我想象中的多。这样的人数已与目前台湾地区小学差不多(据统计九十九学年度平均每班学生人数为二十五点九人),如如班上的人数也一样多。

听汉柔小姐说完注意事项后,我趋前向她介绍亘亘,并说明她不会英文,不知学校是否有什么课程可以协助她?汉柔小姐第一件事并不是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弯腰伸出手来与亘亘握手,并且问候她;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汶特斯太太与如如身上。

我和阿嘉发现在这所小学里所遇到的师长,交谈时皆是先与小孩子握手而不是家长,而且与孩子握手时都是很认真专注地看着她。而台湾地区长大的女儿们不习惯突然被当成大人对待般,常不知所措。这时我和阿嘉为避免尴尬,就会伸出手与对方握手;但也让我们再度见识到这里的师长们将学生视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尊重。

从老师的言谈之中,我们才知道这个学校竟然没有专为外国学生所设立的ES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课程。基于对美国教育的了解,美国的学校皆会为外国学生安排ESL课程,以协助他们学习及适应环境。来美之前,我也曾经询问过林肯小学的校长蓝斯女士,她给我的响应是学校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教材与资源,叫我不用担心。

这下好了,原本预计要让女儿在这里接受美国专业的英文指导,结果万万想不到这个小城镇唯一的一所小学里竟然没有,这下该怎么办?

或许是我的忧虑马上挂在脸上,旁边一位美国太太主动安慰我说,她去年认识一个日本小孩,来的时候一个英文字都不会讲,过了六个月之后就没问题了,建议我不要太担心。她的话让我的忧虑暂时减轻了不少,毕竟我们已来到了这里,就先静观其变吧!

当晚回到家后,我与阿嘉就开始研读那叠厚厚的资料,发现学校的校规挺严格的:校规明文规定作业迟交一天只能拿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下的学分数;迟交两天则以零分计算!

好严格啊!阿嘉不以为然地说:“台湾的校规也有规定作业没交要记警告啊!只是老师通常不会真的依照规定执行罢了!”说的也是,但我想大家都说台湾地区人讲求“情理法”,美国人则是“法理情”。所以到底会不会严格执行,我们还是小心为妙!

并且校长一年只批准十二天没有医生证明的请假。迟到的学生只能从办公室进去,且记录签名,也明列处罚条款等。当然,校规总是要写些严刑峻法来吓阻学生犯规,实际实施情形还未知。但一直以来耳闻美国是个法治国家,非常重视开学前家长所签的这些文件(没错,家长阅读完要签名),它会视为你已详细阅读并已了解,如犯错则责无旁贷,按照“法”来!

这些签署皆是具法律效用的,因此我想,在别人的地盘上,还是不要测试其执法的严格度,还是乖乖按表操课吧!(不过事后证明,校规果然都是写出最严峻的结果,老师通常都会给学生改过的机会。)

另外,第二件好奇的事就是关于放假!中外皆同啊!马上来数数看日历上放假的日子有多少。

结果发现,每个月至少会放假一天! 例如:开学一周后则是九月六日劳动节(Labor Day)放假一天。

数了一数,整学年似乎月月在放假,暑假也有将近三个月那么长,而且学校还“贴心”地将放假日调整成连假。身为家长的我们不禁心想,在校学习时间也未免太短了吧!

事实上,美国高中与中小学每一学年的上课天数皆是由各州决定的,因此各州的公立学校上课天数不尽相同,但平均皆在一百八十天左右。换句话说,一年当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时间是不用上学的。

而台湾地区施行九年一贯课程之后,教育部门规定的全年授课时数则以二百天为原则。如果单以天数来判断,台湾地区的孩子一年只比美国的孩子多了二十天的课程,感觉上似乎差距不大。如果以节数来计算时,根据台湾教师会二〇一〇年资料指出,台湾的小学生一至六年级总基本上课节数为六千四百节,而美国小学平均为六千〇七十节,台湾的小学生一年足足多上了三百三十节课。如一天以七节课计算,三百三十节除以七节(一天)约四十七天,台湾地区学生则是多上了四十七天的课呢!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与台湾地区的教育体制都有其文化背景渊源的,我们常一味地认为美国的教育较自由、学生较轻松、学习无压力,因此也常在上课时数上做文章。殊不知增加上课天数也是美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美国的教育委员会仍不断地向全国每校上课天数都能达到两百天的目标而努力。但由于延长上课天数最重要的考虑在于经费预算,这也是美国为何迟迟无法增加上课天数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许多的研究统计显示,上课时间的长短与其学业成就是没有显著相关的。但学生的上课天数一直是各国及地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其重要性还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就教育的立场而言,学校的功能不只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已,还包含人格的养成、团体的互动、性格的陶冶,等等,这些都有着其不可替代性。至于学生到底该留在学校多久呢?到底是西方的做法好抑或是东方的做法佳呢?我想这将会是一个永远令人争议的议题吧!

学期放假表

10月11日 哥伦布日(Columbus Day)

10月28至29日 万圣节 (10月31日) 连假

11月12日 学校准备日

11月24至26日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12月23日至1月1日 寒假(包含周日及1月3日的学校准备日,共放12天假)

1月17日 马丁·路德纪念日(M.L. King, Jr"s Birthday Observance)

2月21日 总统节(President"s Day)。这就有趣了,马科姆的中小学与大学因主管机关不同,前者庆祝的是纪念华盛顿总统的生日,后者则是庆祝林肯总统的生日,因此同一个地方放假的日子还不相同呢!

3月14至18日 春假

4月22日 春假(Spring Break)。(复活节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今年为4月24日星期五。通常他们会从前一个星期五,即耶稣受难日一起放假)

5月27日 学期结束(如果没有因暴风雪放假的话)

5月30日 阵亡将士纪念日(Memorial Day)

6月6日 学期末(如果所有的暴风雪假都用上的话)

这里列出的为马科姆小学2010 年的共同行事历,其他地方的学校会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