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青春重生之小麦加油
26237000000155

第155章 156通视频

第二天一大早,潜氏母女便坐头班车回了南江。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黄花。

自从进了家门,潜小麦就在房间里磨磨蹭蹭消耗了老半天。

总的来说,所有物件的摆放都跟她正月离家时差不多。地板砖擦得干干净净的,窗棂梳妆台也是纤尘不染,就连防盗窗上搁着的桅子花盆栽也被照顾得很好,如玉似瓷的花朵正烂漫地绽放,连带着整个房间都充盈了一股忽浓忽淡的花香。

潜小麦深深吸了几口桅子花沁人心脾的幽芳,心情顿时变得无比美好。身轻似燕下得楼来,父母两人都在超市里忙活。

这几年,潜家的变化并不大。杨勇和潜丽琴仍旧经营着超市,只不过把一楼的店面收了回来。重新做了装潢设计后,超市规模整整扩大了一倍,也请了若干个员工。

此外,杨勇的天麻种植业规模也扩大了好几倍。潜小茉升上初二那一年,南江村有人移居城里,家里就趁机给她低价购入了几座大山。目前,都由杨勇雇人种上了天麻。

不同于潜家小户人家的情况,南江村的变化则要大得多。

这几年,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作为金田县境内三个出入口之一,南江村的地理位置日益变得重要起来。大批的农田被征,盖起了一座座制造业加工厂。随着邻乡大型水电站的开发,经有关部门协调批准,大批的移民也正式在南江村安置下来。

今天恰逢赶集,潜小麦站在潜家超市大门口,看着熙熙攘攘往来的路人,已经足足有了一刻钟,愣是没有看到一个熟人。

老一辈人中,潜家爷爷、杨家阿婆、水贤公、蓝妹婆等人都已经相继往生;

年轻一辈的同龄人中,潜小芬、李梅君、方英等人都已经远嫁他乡;潜小标、潜小军、潜小艺等人则都在异地打拼求学,除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大家平时都很难聚在一起。

此时,一个身穿公主裙的三四岁小女孩跑进超市,看到门口陌生的潜小麦,慢慢收住了小脚丫,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问:“你是哪里人啊?我怎么没见过你?”

潜小麦微哂,这就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方来”吗?

“我是南江本地人啊。你又是谁呢?”

“我也是南江人,我叫如玉。”小女孩细声细气地答道。

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好笑地对话着,潜丽琴听见了声响,转身朝这边看过来,忙堆着笑打起了招呼:“如玉来了啊,今天穿得好漂亮哦。”

一句话哄得小女孩心花怒放,撇下潜小麦,转身朝潜丽琴跑去,嘴里叫着“姨婆”。

见女儿好生奇怪,潜丽琴便轻声解释道:“这是你表哥建豪的女儿,他们一家三口上半年从温州回来了,现在在秋泾桥边的鞋厂做制作主任。”

潜小麦了然地点了点头,问:“二姨他们没回来吗?”

“没有……”

说话间,一对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年轻夫妇踏进了超市,女的手里还拿着顶浅粉色的遮阳帽,正与如玉身上的裙子同色系,相必就是苏建豪夫妇了。

苏建豪看到依稀相识的潜小麦,也是一惊:“这是小麦吧?都长成大姑娘了,走在大街上我都不敢认了咯。”

潜小麦也很客气:“好久不见,表哥。你们都好几年没回南江了吧?这次回来是常住吗?”

“是啊,好久不见,我倒是一年能回来好几次,只不过我们都错过了。咱们最后一次见面……应该还是我结婚的时候吧?如今,如玉都这么大了。”

“我见老家也有了鞋厂,各方面一权衡,感觉还是回家上班比较合算,于是上半年就回来了。”

说罢,苏建豪便替潜小麦与自己妻子作起了介绍。

与苏家其他两个媳妇不同,这个最小的媳妇来自外省,是苏建豪在温州鞋厂打工时结识的,说话温声细语,倒是比两个泼辣的本地媳妇要有礼顺眼得多。

潜丽琴送走几位结完账的顾客,也与苏建豪夫妇寒暄了一阵子。得知再过不久,苏家就会举家回南江,给苏建芬举办订婚仪式。

闲聊中,杨勇牵着苏如玉走过来,手里拿着她爱吃的冰淇淋和零食,待消了磁才递给她。苏建豪夫妇抢着要付钱,但被杨勇笑笑地回了。

潜丽琴又挽留了他们在家用便饭,苏建豪夫妇称今天家里备下了很多菜,等下厂里会有人上门玩耍。于是,杨勇潜丽琴也不多作挽留,随了他们的意。自从潜家两老往生后,潜、苏两家人各自忙碌奔波,关系一直都是客客气气井水不犯河水的。

潜小麦找不到人玩,这几天就百无聊赖呆在家里。除了陪陪父母,偶尔在店里帮帮忙,大部分时间都窝在三楼房间捣鼓自己的事情。

晚饭后,打开电子邮件,里面已经静静躺着两封信。

一封是“可爱的你”美术培训班的室内装潢设计图,那是潜小麦画出设计图后,请北京T大室内设计专业的学长帮忙修改的。几易其稿后,现在的效果图新颖独特,又不乏温馨可人,于细枝末节处透露出了设计者精彩纷呈的巧妙构思。

仔细阅读完最后一页的陈设、灯光、材质、色彩的详细备注,潜小麦满意极了,十指飞快闪过,向辛苦多日的学长迭声道谢。

第二封信毫无意外添加了附件,它发自大洋彼岸的彭辰。潜小麦打开一看,见是一款超具创意的美人鱼蓝色水晶玻璃瓶。顿时惊为天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恨不得伸出手去摸一摸。

初中毕业七年,潜小麦和彭辰一没见面,二没通电话,奇怪的是,她并不觉得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变得陌生。每逢彭辰外出旅游或办事,总会拍些新鲜有趣的东西与她分享。图片并不多,每封信都只有一两张,但胜在风雨无阻一天一封。七年下来,光是他发的照片,她就分门别类存了好几个U盘。

不可否认,每当夜深人静,疲累了一天回到寝室时,查看电子邮件已经成了潜小麦最大的乐趣。睡眼惺忪中,她的回复大多是用表情代替。但有时如果外出写生办事,拍到了有趣的人事物,她也不忘记传一份给他,以效投桃报李。

这样细细一想,如果算上时差的因素,七年中,两人倒是天天都有互动联系。

潜小麦莞尔一笑,登上QQ,上面一片人头闪烁。

轻而易举找到了彭辰的头像,给他发了一连串的激动表情。

一大堆的同学朋友中,他是少数几个昵称用真名、头像用自己照片的人。此刻,纵是灰暗的头像也掩盖不了他五官的深刻俊美,一双剑眉看上去仍是那么的神采飞扬。

然后,潜小麦又给每位好友群发了自己刚刚办好的手机号码,并在心情栏里狗腿地添了一笔:“各位,我回华阳了……以后你们到华阳,一定要来找我哈,小的绝对愿意鞍前马后给你们跑腿……”

马上地,群里一片哗然,很多人都在讨论这句话的真实可行性。

潜小麦闲着也是闲着,立刻加入口水战,誓死悍卫自己的言行一致美德。一会儿大学群,一会儿高中群,舌战群雄的同时,还不忘雨露均沾跑去初中群和老乡群踩踩。

正当她聊得不亦乐乎时,彭辰灰暗的头像亮晶晶地跳动了起来,衬得他的眉眼愈发神采奕奕。

彭辰先发过来一个微笑:“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有空上网?回老家了?”

小麦加油发过去一个憨笑:“嗯,现在在南江。”

彭辰:“家里都还好吧?”

小麦加油:“挺好的。你现在怎么有空上网?”随手翻开手机看了下时间,照理说,意大利现在是白天最忙碌的阶段啊。

彭辰:“我开学已经有一阵子了,现在是午休时间。这个学期我要努力赶一赶,把研究生剩下的学分全修了。顺利的话,元旦前我就可以回国了。”

小麦加油:“好厉害哦。欢迎学成回国,到时候给你接风。”

提起接风,电光火石间,潜小麦似乎想起了什么,忙在后面追加了一句:“彭辰,你家在华阳有餐厅吗?中山西路的‘新彭记’是不是你们开的?”

一条网线把地球两端的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网线的那头,紧盯着屏幕上成串的字眼儿,彭辰蓦地笑了:“是啊,还是我去年春假亲自回去布置开业的呢。可惜,你当时和同学去了大理写生没回来。”

小麦加油:“前几天我回华阳,我叔叔和姑姑就是在你们店里给我接风的。口碑很不错,店里生意看上去很好,客流如云啊。”

彭辰:“呵呵,营业额报上来还不错。你喜欢就好,也算我给你接风吧。”

难得碰上,两人又闲聊了几句。突然,彭辰提出要通视频,理由是:“今年,咱们就正月视频拜年时碰上一次。我都忘记你长什么样了,到时候怎么找你接风啊?”

潜小麦嘀咕着回道:“强词夺理。我空间里有几张照片,你去看就是。”

彭辰不予理会,继续频频催促:“不行,那些都是一年前的老照片了。快点,再过五分钟我就要去上课了。”

潜小麦无奈,审视了一下自己还算保守的睡衣,问:“你旁边还有其他人否?”

彭辰把笔记本电脑转移了一个方向,答:“没有。快点接视频,我只有四分钟了。”

潜小麦依言接通视频。很快地,右下角出现了她的上半身图像,但右上角却仍是乌漆墨黑一片。十指翻飞,心中疑惑不已,忙问:“怎么看不到你?”

彭辰双目灼灼,贪婪地盯着小方块里久违的俏丽面孔。这一瞬间心脏的深刻悸动,没有人知道,只除了他自己。

飞快抓拍了几张图片存好,在潜小麦疑神疑鬼之前,彭辰率先招供:“我现在图书馆温书,身边没带视频呢。”

潜小麦看了,深感不公平,这家伙居然在图书馆里跟她通视频,公共场合能没有人吗?刚想发飙,屏幕上又冒出了一串字:“以后午休时间我都会上线,下次再聊。我要迟到了,先走了。88。”

然后,视频马上被挂断,彭辰的头像也迅雷不及掩耳地灰暗下去,留得潜小麦坐在房间里哭笑不得,有气无处发。于是,抓起鼠标连发了N多的骷髅头表情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