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青春重生之小麦加油
26237000000129

第129章 130参加婚礼(一)

两人顺风顺水下得山来,倒没花上多少时间。

山脚下有块高大的岩石,四面陡峭嶙峋,山峰侧面却似一位穿甲戴盔的将军,常年累月威风凛凛地怒目前方,人们将其称为将军石。据说,祖上的老人们便以此石,命名了这个山脚下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

这会儿,小山村柴门半掩,炊烟袅袅烟萦将军石。一阵风吹过,竟隐隐约约传来鞭炮与唱歌的声音。

潜小麦大喜,转过头来,笑着对彭辰说:“你运气真好,中午有好吃的了。”

彭辰不明就里,紧跟在潜小麦身后,穿过一片荷花塘,沿着密密麻麻种满农作物的田埂小路,来到了一所隐约传出歌声的土院子前。

只见,土院子的正门贴着大大的“囍”字,左右龙飞凤舞写着对联“凤栖梧桐红符暖亲情,龙驾白马新贵承佳期。”横批曰:“喜嫁爱女”。

彭辰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潜小麦准备带自己吃喜酒来啊。好在,早上以为她仍会逛街,食物没准备,钱倒是带足了的。于是,大大方方比肩跨进了土院子。

这户人家的土院子很大,场子上足足摆了十几桌宴席,男女老幼济济一堂,个个都是满脸喜色,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家长里短闲聊着。有许多少不更事的小孩子在各桌之间结伴玩耍,也有上菜的帮工在来回不停地穿梭。大家故自忙着,倒没人留意从院门口闪进来的彭、潜两人。

彭辰看了看正对着院子大门的堂屋,里面也是排排坐着吃喜酒的人,想是本家的亲戚。他的眼睛前后左右逡巡了半天,就是不见收红包的地方。便扯住前头的潜小麦问:“他们不收红包吗?”

潜小麦不语,拉着他的衣襟往土院子右侧角落走去,站定了才轻声说:“刚刚的两声鞭炮响,表示宴席已经正式开始。记账收红包的工作台那时就撤下了,所以……咱们今天算是……吃白食。”

“嘿嘿,那也不错。我肚子饿了,咱们先吃了再说。”彭辰笑笑,欣然同意潜小麦的阴谋。

两人鬼鬼祟祟,在角落里找了个空位坐下来。同桌的几位都是上了年纪的叔伯姨婶,看着两个小年轻愿意跟他们老人同座,均是欢迎地开心一笑,便继续他们自己的聊天了。

现在桌上摆着的都是些面馍馍、酱鸭舌、豌豆、瓜子之类的小吃食。今天走了这么多路,又爬了这么高的山,两人是果真饿了。于是,磨筷霍霍,毫不客气伸向面馍馍。“肉夹馍”也好,“馍夹菜”也好,反正先垫垫饥肠辘辘的五脏庙再说。

狼吞虎咽,一个筋道有嚼劲的面馍馍下肚后,两人温饱知礼仪,渐渐恢复了平时的不温不火,闲闲品味起了桌上的小吃。至于面馍馍就罢了,还得留着肚子等下吃正餐。

“这个是什么?口味香浓酥脆,样子也小巧玲珑很可爱。”彭辰仔细端详着被自己咬过一口的圆形刻花饼状小吃问。

潜小麦细细啃完一只酱鸭舌,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手指尖。这款不油腻的小吃很合她的胃口,酱味浓厚,咸淡适宜,鸭舌通体呈琥珀色,入口非常细腻。吃了绝对回味无穷,掏出面巾纸擦了擦手后,再接再厉,她又挑了一只色泽通透的酱鸭舌继续啃。

空闲回味的时候,才小声回答彭辰的问题:“那算得上是中国的‘曲奇饼干’,名字叫‘葱油桃酥’。是熟面粉里加了糖油、鸡蛋、葱屑等调料,拌匀檫透,制成生坯,入炉烘焙而成的。”

“哦,挺好吃的。”彭辰点点头,凑过头来窃窃私语:“可惜它只有一种味道。口味如果能多样化,再加上精致的包装,投放到市场上一定能卖得很好。不过,跟你说啊,这桌上那个豆米糖不好吃,太硬了,咬得我牙疼。还是我家店里加工的松脆可口,我们有桂花、玫瑰、奶油等很多种口味……”

潜小麦彻底无语,敢情这人平时在学校的“沉默如金”都是装的。非但不仅像沈周一样“话唠”,甚至还打广告打到了吃白食的宴席上。不过,却也没说什么,由得他在耳边唠叨。

过了一会儿,有上菜的帮工过来,呈上了几大盘色香味俱全的主菜,同时也准备撤下小吃盘子。潜小麦眼疾手快,在撤盘之前,抓起了盘里仅剩的两块葱油桃酥。

见状,同桌一干上了年纪的叔伯姨婶都慈祥地笑开了。一位婶娘还热情地端起盘子,把所有的酱鸭舌都倒进了潜小麦的碗里。把空盘子递给上菜工后,笑眯眯地说:“夫女(姑娘),你牙好,喜欢吃的话,就全吃了吧。”

尽管这位婶娘说的方言,与华阳话略有出入,但大意还是能听懂的。潜小麦的脸立马变得火热火烫。汗!我看起来就那么馋嘴贪吃吗?

上菜工走后,潜小麦把那两只葱油桃酥用面巾纸包好,塞进了彭辰的挎包。

彭辰正埋头跟碗里的红烧野猪肉奋战,嘴里塞得满满的,空不出口来讲话,只得用眼神不解地看着潜小麦。

潜小麦赧颜,随口说了句:“不是说,你们能开发出很多种口味的豆角糖吗?那也试试葱油桃酥吧,这个可以带回去做样本参考。”

闻言,彭辰“油嘴滑舌”地笑了,凑过头来小声地说:“好,做出来,我第一个请你吃。你不吃野猪肉吗?做得相当地道。这家宴席摆得真不错,居然有这么多山货。”

潜小麦暗忖,笨蛋,结婚这等人生大事,谁家父母不是倾尽所有、挖空心思给儿女撑门面。夏日里,她不喜荤食,几不可见地摇了摇头,举箸向一盘双菇扒时蔬伸去。

这时,远处传来了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接跟着,院门口也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小孩子们早就飞奔而出,大人们也纷纷离席,好奇地去观看迎亲队伍的到来。

潜小麦三两口喝完碗中的敲肉羡,满足地打了个嗝,向旁边仍“食不知蜀”的彭辰使了个眼色。

彭辰不解,回过来的眼光很迷茫。这次,倒是一点都不像是装的。

这个白痴,真当自己是来吃酒席的了,潜小麦低咒一声。见同桌的叔伯姨婶们都去看热闹了,便放心地说:“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莫非,你要吃全席?”吃得越久,危险就越多。等下如若同桌的人兴致一起,随便问上一句,两人口音不同,立马会被辨别出来。潜小麦可不想被逮住留下来做洗碗工。

彭辰点头会意,咽下最后一口清蒸红加吉鱼,用面巾纸擦了擦手,拿起挎包,也起身准备潜逃出院。

可惜,天不遂人愿,一报总会有一报。这时,一位胖墩墩、穿短袖绣花大襟衫、系着蓝布绣花拦腰带的婶娘火急火燎跑过来,一脸凝重站在了两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