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办好龟鳖养殖场
26037200000001

第1章

1.发展养龟业前景如何?

养龟业的前景是十分被看好的,这主要建立在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和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的基础上。主要表现在龟的以下几方面:

(1)食用价值。规模养殖的龟类一般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其肉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宴席上的名贵佳肴,并具有滋补强身之功效。在湖北、江西,人们喜以乌龟为原料做菜,如历史名菜“八卦汤”即用龟肉,加上冬虫夏草、党参等调制而成。

(2)药用价值。龟甲、龟板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含有丰富的骨胶蛋白、脂肪、肽类、钙、磷及多种酶。据中医临床检验证实,龟板气腥、味咸、性寒,具有滋阴降火、潜阳退热、补肾健骨等功效。久服轻身不饥、益气资智。龟皮煮汁饮,解药毒,主治血疾及刀箭毒。龟胆味苦、性寒,主治痘后目肿、经血不开。龟骨主治久咳。龟尿滴耳治聋。成人中风、舌喑,小儿惊风不语,用龟尿少许点于舌下,其功效神妙。龟血有抑制肿瘤细胞的特殊功能。龟肉味甘、咸平、性温,具有强肾补心的作用。主治病后阴虚血弱、筋骨疼痛、久咳咯血等症,尤其对小儿生长虚弱、产妇体虚、脱肛、子宫下垂等有明显疗效。正鉴于此,许多中成药及保健品如养生堂龟鳖丸、椰岛鹿龟酒等就应运而生了。

(3)观赏价值。龟类寿命长,具灵性,作为吉祥物和观赏动物历来被人们所喜爱。有些龟如黄喉拟水龟、乌龟等还是培育优质绿毛龟的好品种。绿毛龟是龟中珍品,古为宫廷玩物,今为出口佳品,且已进入百姓家庭。

2.发展养龟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适度掌握养殖规模。养龟业毕竟是一个新兴产业,许多养殖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同时龟的生长比较缓慢,资金周转不是很快,因此要控制规模。目前由于刚开始,供求尚不平衡,买方市场占主体,因此利润较高。而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供应量会大大增加,一旦出现供过于求,效益必然会下降。因此必须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市场需求程度控制好养殖规模,不能盲目无限制地扩展。

(2)掌握养殖技术。在龟的养殖技术中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好龟种的选育与繁殖技术。龟种选择应建立在市场效益的基础上,其标准为:选择一些生长较快、耗饵少、繁殖快、抗病强、外观美、营养与药用价值高、市场紧缺的品种。在繁殖技术方面,主要是提高亲龟的产卵率、龟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和稚龟养殖成活率。(2)开展快速养殖。所谓快速养殖就是低温季节利用地热水、工厂热水或锅炉加温等方法将水温保持在28℃左右,改变龟的冬眠习性,促进其快速生长。(3)尽量利用配合饲料,做好病害防治工作。目前集约式养殖中,常见病害也不少,必须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以提高养殖的成活率。(4)拓宽流通渠道。应充分认识到养龟是属于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产业,要充分掌握市场信息,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还要开通多种销售渠道,不仅仅以活体投放市场销售,也要注意为保健品厂、药厂提供原料,有条件的更要注意开拓国际销售市场。

3.如何科学选择养龟场场地?

养龟场是规模养龟的基地,它应是一个既能够模拟天然生态环境,又便于养殖者科学管理的场地。龟类养殖场址的选择应考虑龟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主要考虑到水源、水质、交通、土质等综合因素。目前国内大多数养龟场是由养鳖场转化而成的,应该说是可以通用的。

养龟场地的选择应该是一个能够模拟天然生态环境,又能够科学管理的场地。养龟场地的选择应该满足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龟的生长与繁殖的安静的环境;有利于种苗、饲料、商品龟的运输;有利于建立安全制度和正常的生产体系。

养龟场场地的选择应该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环境。养龟场应该朝阳,无噪音。因龟生性胆小、喜阳光、怕噪音,所以养殖场应建在地面开阔、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环境安静的地方,不要太靠近铁路和主要公路。因龟经常要浮出水面呼吸,若有噪音,龟则会潜伏于水底泥土中不敢出来,这不利于龟的正常生长。龟有晒背习性,因此要有充足的阳光。晒背可杀灭附着在龟壳上的青苔、细菌和病毒,对健康养殖十分有利。养龟场地的选择还应考虑到获得各种龟的饵料,如动物下脚、低值小杂鱼、螺、蚬等天然饲料产区,可建养殖蚯蚓场地等;其地理位置还应考虑防洪、防涝等因素,不应建在低洼地区和蓄洪区内;龟场周围要建好围墙,建立门卫制度,防止闲杂人员进入,确保生产秩序的正常。

(2)水源。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所以较好的水质和充足的未污染水源是养龟成功的关键条件。因此对水源的要求也比较高,必须充沛,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一般未经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溪流和地下水均可作为养龟的水源,但水中的盐分不得超过0.1%。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不要用地下水和水库底层水。如果条件所限必须使用含硫磺、含氟超标的地下水时,需用其他水源进行稀释,待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后再使用。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大量有机排泄物和残饵在水中分解,易败坏水质,故要经常检测,并及时补充新水,更换旧水,特别在高温季节更应注意。

(3)水质。水质是决定养龟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水质的要求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1)水温。最佳温度为28℃~30℃,生长温度20℃~30℃,15℃以下冬眠,20℃时基本不增重。(2)溶氧。尽管龟能用肺进行呼吸,但溶解氧的高低会影响龟的摄食以及排泄物的分解。在水中缺氧的情况下,会产生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和盐类,直接危害龟的健康。一般要求水体溶氧含量为3~4毫克/升以上。(3)pH值。pH值对龟的生长有多方面的影响。以中性偏碱水为佳。适宜的pH为7.2~8,最多不超过8.5。(4)氯氟离子态。氨氮是主要的水质限制因素之一。氨氮毒性很小或无毒,但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分解成的非离子态氨氮对龟有较强的毒性。一般在养殖水温30℃、pH值7~8.5的条件下,氨氮浓度不宜大于4毫克/升。考虑到水生植物能有效利用水中的氨氮,在养殖水域中投放适量水生植物是降低水中氨氮浓度的有效途径。(5)有机耗氧量。最好将水体的有机耗氧量控制在10~15毫克/升。

(4)土质。为保持地水不渗漏,室外养龟池应选择粘土或壤土,池底层留有15~20厘米厚的淤泥和细沙混合土,有利于龟的栖息和冬眠。

4.修建养龟场,应该考虑哪几个方面?

修建养龟场,应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总体布局。从龟的生活史可知,龟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几个不同时期。通常把刚孵出的小龟称稚龟。稚龟经过冬眠于第二年春天苏醒后称幼龟。雌雄幼龟达到性成熟阶段称为成龟(生产中把重量在100克以上或3龄的龟称为成龟)。可用作繁殖后代的龟叫亲龟。在养殖实践中为避免争食常把不同规格的龟分池饲养,以利于其生长,也便于管理、销售和减少病害发生,因此在龟场设计时需分别建造稚龟池、幼龟池、成龟池和亲龟池。除养龟池外,养龟场还必须具有排灌水系统、办公室、库房、饲料加工厂、温室、宿舍等设施。

(2)防逃及防盗设施。龟是水陆两栖类爬行动物,既可生活在水中,又能上岸爬行,因此龟池周围必须有防逃设施,可在池边建高50厘米的防逃墙。防逃墙的顶端要设出檐,出檐的宽度为向内延伸10~15厘米。因龟池均有进出水口,因此在排水口和进水口必须用钢丝网拦住。考虑到龟易捕捉,为了防止被盗,龟场四周宜建一定高度的围墙。必要时可安置报警器。

(3)饲料台。饲料台可用3米×5米的木板、水泥预制板搭设,可设在龟池长边的两边。按30度的坡度架设,一端浸入水下10~15厘米处,另一端在水位线以上,饲料投喂在水面交界处。饲料台上最好要设遮阳棚架,防止日晒引起饲料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