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25845600000028

第28章 刺绣的起源与发展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战国时期的刺绣已很精美,刺绣工艺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后来经过历代的发展,形成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四大门类。

刺绣古称“黹”、“针黹”,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刺绣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因刺绣者多数是妇女,因而又名“女红”。

刺绣的起源

中国刺绣起源很早,相传“舜令禹刺五彩绣”,夏、商、周三代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从早期出土的纺织品中,常可见到刺绣品,早期的刺绣遗物显示:周代尚属简单粗糙;战国渐趋工致精美,这时期的刺绣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也称辫子绣,锁绣。

经商周、战国、秦汉至唐宋,刺绣进入了繁荣期,并开始走入民间。元、明时期,宫廷绣作的规模日渐扩大,仅明嘉靖年间宫中绣匠就有700余人。中国刺绣的鼎盛时期是在清代,那时候,无论是宫廷的冕服、常服,还是民间的平常衣着,几乎到了无绣不成衣的地步,不同流派不同地区的绣种也纷纷出现。

中国四大名绣

苏绣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在宋代已具相当规模,在苏州就出现有绣衣坊、绣花弄、滚绣坊、绣线巷等生产集中的坊巷。明代苏绣已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影响较广。清代为盛期,当时的宫廷绣品,多出自苏绣艺人之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粤绣是广东刺绣艺术的总称,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以潮州为代表的“潮绣”两大流派。粤绣历史悠久,相传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所制织锦同出一源。至清代粤绣得到了更大发展。国内收藏以故宫藏为最多而有代表性。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和广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早在战国时期,湘绣就已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娴熟的技艺。湘绣也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蜀绣,又称“川绣”,指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刺绣。蜀绣的历史也很悠久,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同蜀锦齐名,都被誉为蜀中之宝。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数是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绣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清中后期,蜀绣在当地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吸取了顾绣和苏绣的长处,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绣之一。

延伸阅读

苗族刺绣的传说

相传,古时一个名叫榜往尤的苗家姑娘和男友牛里九来到村边的大枫树下游方。阿榜姑娘看到周围有各种各样漂亮的花草蝶虫,于是就想:要是能让我们的衣服也变得像那些鸟儿和五颜六色的花朵、蝴蝶一样漂亮该多好啊!她把这个想法对阿牛哥讲了,还故意撒娇说:你若不赶紧想出好办法让我早日穿上漂亮的衣裳,那我俩就不能成亲。阿牛思苦想了八天,终于想出用一些能变色的树叶、果实和黄土、黑土把棉线染上颜色。心灵手巧的阿榜姑娘发动姐妹们一齐动手,用这些五颜六色的线在几天内绣出了美丽的围腰、裙子、衣服,自己也终于穿上这些漂亮的新衣和阿牛成亲了。经过苗族妇女们一代一代的努力,不断改进,也才有了今天这样漂亮的苗族服饰绣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