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口才全书·卡耐基口才艺术
2516200000025

第25章 种种高超的语言技巧(3)

如,儒士张倬与僧人辩论。僧人宣称:“儒教虽正,却不如佛学玄妙。我们僧人能读儒教的书,你们却不能通晓佛家的经典。”张倬答:“不对吧,比如饮食,人可以吃的,狗也能吃;狗可以吃的,人却决不能去吃了。”张倬与僧人互相贬低,把他们的话孤立起来看都是不可取的。但把二者的话有机地联系起来,张倬的反驳就不失为一种机智的驳论。

运用比喻,可以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使真理变得浅近通俗,易于理解和接受。

毛泽东在讲话中就善于运用典故、寓言等来说明事理。比如他用“有的放矢”来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用“坐井观天”的寓言说明片面看问题的危险性。

运用比喻说理有一个好处,即喻本非常广泛,俯拾皆是。只要它与你要说明的道理有内在性质的共同点,就可以信手拈来,为己所闻,达到宣传目的。作家刘绍棠一次作报告时,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共产党不是伟大、光荣、正确和战无不胜的吗?为什么连现代派和存在主义都要抵制,怕得不得了呢?”刘绍棠没有直接回答,他问道:“你们说,我的身体好不好?”大家说:“好!”他又问:“那么,你们说。我为什么不能吞食苍蝇呢?”刘绍棠以自己身体棒而不能吞食苍蝇为喻体,委婉地暗示出党必须抵制错误思潮的道理,自然深刻,令人折服。

运用比喻批驳错误观点,最重要的是选准喻体,而这个喻体又是对方难以反驳的事实。只要有了这个前提,对方的谬论就可以不攻自破。

例如,法拉第最初发现电磁感应的重要原理时。有人嘲讽他:“这个又有什么用处呢?”法拉弟诙谐地说:“刚生下来的婴儿有什么用呢?”法拉弟就是用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最普通的事实作比喻,说出了电像新生婴儿一样前途无量的道理。

在我们日常交往中,常常需要论述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如果配以贴切的比喻,就会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孔子有个弟子叫子路,子路不大重视学习。有一天。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爱好?”

子路说:“爱好长剑。”

孔子说:“我是问你学习吗?”

子路反问道:“学习也有好处吗?”

孔子说:“一个国君,如果周围没有敢于劝谏的正直之臣,他在政策上就要失误;一个君子,如果没有能够能予他教益的朋友,他在品德方面就会有失检点。驾驭烈性的马,不能放下手中的鞭子;操纵弓箭,决不能离开矫正弓箭的器具。木头经过墨绳的规划加工,就能变直;人经常听取不同意见,就能变得非凡。如果你肯于学习,就能顺利成长。”

子路虽觉得老师讲的句句在理,但仍有点迷惑不解,就打了一个比喻反问:“南山上的竹子,不经加工自然直,砍伐下来制成箭,能够射穿犀牛皮做成的盔甲,这样看来,又何须学习呢?”

孔子借用子路的比喻,进一步开导他:话可不能这么说。用竹子削成的箭,虽说也能射穿物体,但不会是很锋利的。如果削出箭尾,插上羽毛,再装上箭头,就会射得远。如果把箭头再在磨刀石上加以磨砺,箭射入得不是会更深吗?

上述言来语去中,精妙的比喻迭相出现,孔子运用一系列贴切浅显的比喻,一步步征服了子路的心。

设问与言语

一九六六年十月的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一次重要的会议,第一流的我国核科学家都参加了。

周总理作了简要的开场白,他说:我国核爆炸成功以后,有人攻击我们有弹无枪,无非是说我们有原子弹,没有运载工具。今天把你们各路“神仙”请来,就是要解决枪、弹结合的问题。

说完,总理等和科学家们作了详尽的讨论。然后,总理电话请示毛泽东,带回了毛泽东的指示,说:“毛主席同意这一方案,赠给大家十六个字: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听完总理的话,在场的科学家们觉得担子非同寻常,有人下意识地吸了口气。

目光敏锐的周总理已经觉察到科学家们的心思,立即解释说:“什么叫万无一失?把想到的,发现的,都认真解决了,叫万无一失。没发现的,解决不了的,是吃一堑长一智的问题。打枪还有卡壳的时候呢,别说导弹了。放心吧,只要认真做了,出了问题,领导来负责,我周恩来负责!”

周总理一席话,说得科学家们思想负担完全消失。

这段话一开始,抓住要害,即科学家担心的“万无一失”的问题,进行设问,以问题引路,自问自答,引出一段解释,清楚明白,使人疑团顿消。

设问,就是本无疑问而自提自问,是明知故问。可以自问自答,也可只问不答。设问用得好,能引人注意,诱人思考,使谈话内容更吸引人。

林肯在做律师时,曾在一次诉讼中以巧妙的设问赢得了胜利。

一天,一位老态龙钟的妇人来找林肯。哭诉自己被欺侮的事,这位老妇是独立战争时的一位烈士遗孀,每月靠抚恤金维持,不久前,出纳员竟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准领钱,而这笔手续等于抚恤金的一半,这分明是勒索。

法庭开庭了,被告矢口否认,因为这个狡猾的出纳员是口头进行勒索的,没有凭据,情况显然不妙。

轮到林肯发言了,上百双眼睛紧盯着他,看他有无法子扭转形势。

林肯用抑扬顿挫的嗓音,首先把听众引入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回忆。林肯两眼闪着泪光,述说爱国志士是怎样忍饥挨饿地在冰天雪地里战斗,为浇灌“自由之树”而洒尽最后一滴鲜血。最后,他以巧妙的设问,作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结论:

“现在事实已成了陈迹。一七七六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消说,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过,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无依,不得不向享受着革命先烈争取得来的自由的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发言至此嗄然而止。听众的心早被感动了:有的捶胸顿足。扑过去要撕扯被告;有的眼圈泛红,为老妇人掬同情之泪;还有的当场解囊捐款。

在听众一致要求下,法庭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要使讲话吸引人,不妨设计几个醒目的问题,自问自答,这将会大大增添你言语的魅力。

当然设问不能滥用。有些人讲起话来,隔几句就是一个“为什么呢?”造成语言罗嗦、乏味,没有魅力,这种口头禅要注意改掉。

此外,设问提出的问题得有一定的份量,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提出来,确实能促使人们想一想,思考一番。倘若提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问题,那么,设问的作用就不大了。

仿拟名篇名句

仿拟,就是故意仿照现成的词语、句子、篇章而缩拟出某一新的词语、句子和篇章,它能使你的语言风趣生动。

毛泽东在一次报告中批评某些人为评级而争吵时说:“有一出戏《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

尽管只将老唱词改动了三个字,却产生了“异变”,听众感到新鲜有趣。

某大学一位团委书记,在汇报工作时谈到当今部分学生厌学状况,仿拟刘禹锡的《陋室铭》讲了一段《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电影。可以打瞌睡,写家信。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苦心。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全场听众屏息静听,听完一齐欢笑出声,笑完又陷入沉思。这位团委书记的发言效果良好,当归功于“仿拟名篇”的技巧。

有人感谢朋友专程送行,手执朋友双手,吟道:“淀山湖水深千尺,不及老友送我情。”这是仿拟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情真意切。

有人住华东师大丽娃河畔的招待所,夜饮过量,昏昏醉去。

次日,同行者见他便问:“今宵酒醒何处?”他随口接道:“华师大,丽娃河畔。”

两人一问一答,仿拟了柳永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谐谑成趣,逗人发笑。

在讲话中仿似名句,以求生动的作法,古来就有先例。

据说,苏东坡和好友刘颁等人一起饮酒,相约各自仿照西人名篇即景讲述。轮到苏东坡时,他看到刘颁因多病而脱光了鬓发的脑袋,还发现刘颁的鼻梁也陷了下去,陡然想起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于是吟道:“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壮士兮守鼻梁?”两句戏言,引得众人大乐。

几个朋友欢聚一堂,对主人挂历上印制精美的《奔马图》发生了兴趣。大家对徐悲鸿的艺术才能赞叹不止,其中一位脱口而出:“徐悲鸿画马之所以如此传神,关键在于四个字:胸有成马!”

一言既出,众人大笑。

有些人“望洋兴叹”的成语,而造出“望楼兴叹”、“望车兴叹”、“望书兴叹”等等句子,幽默色彩颇浓。

小说《第二次握手》曾描写了一位女科学家与校长的对话:

“你真是天才!”戈勒校长笑道:“您的胆量令人敬佩,女士。”

“我是‘地才’,博士!”女科学家冷冷一笑,“正如生命起源于大地一样,我的认识也是脚踏实地摸索出来的。”

女科学家把“天才”中的“天”换成“地”,临时仿拟出一个新的“反义词”。“地才”与原词“天才”相对,根源在于“我的认识也是脚踏实地摸索出来的”,听者也就自然理解了“地才”之一怪异的说法。由“天”而至“地”,幽默感十分强烈。

先说后说不一样

讲究先说和后说,这也是一种说话的艺术。

某校有个班主任谈到,有一天,他们的高一(二)班和(四)班进行篮球赛,两个队打得十分激烈,后来,高一(二)班赢了。

第二天一早,学校布置抓纪律和卫生检查,高一(二)班同学仍在兴奋之中。他们以为今天的班主任讲话一定讲昨天的球赛,什么“单骑闯阵”,什么“奋勇腾空”,当中穿插一两句鼓劲儿的话。

没想到班主任一上讲台,不说这些,而是说:“我们班算什么先进卫生班?桌子没有擦,楼道脏土没有倒。现在,留下一些人立即搞好卫生,其余上操。我们篮球比赛夺了魁,卫生、纪律也得搞上去!”由于大家陶醉在球赛的胜利之中,所以先给他们泼点冷水,叫他们看到某些方面的差距,这是有好处的。

先说后说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思想观点。战国时代。齐王派了一名使者去拜访赵威后。问候信还没拿出来,赵威后就抢先向使者表示对齐国的关心。

赵威后说:“贵国的收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听了很不高兴,说:“齐王叫我来拜访您,是一番好意。您先不问候齐王好,倒是先问收成,又问老百姓,未免先贱后贵了吧!”

赵威后说:“你说错了,收成不好,老百姓怎么能好呢?老百姓不好,君王又哪里能好呢?我这样问有什么不对呀?难道要我舍本逐末吗?”

使者听了,无话可答。

赵威后问话的语序是“收成——百姓——齐王”,这是按先重后轻的逻辑顺序组织句子的。使者也是如此,只是使者认为最重要的是“齐王”。一颠一倒,表达出两种对立的思想立场和政治见解。

以前有人查一宗贪污案,因查无实据,难下结论,就批发“查无实据,事出有因”八个字。后来,换了另一个人去办此案,因受了贿赂,就把这句话改成“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于是贪污犯就变得一无罪责了。

先说后说还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思想修养。

在某学院召开的北京口语调查座谈会上,王先生说:“你们用录音办法大量进行北京口语调查,已经整理出一百多万字的资料,这是很不容易的。”接着,王先生批评这项调查书面化和普通化的倾向比较严重。末了说:“我们搞了一份北京话的会话材料,口语色彩比较浓厚,送给你们参考。信息共享嘛!”

不管有意无意,批评别人的工作之后再说自己口语材料有价值,无异于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给人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从说话的策略考虑,如果把“我们搞一份会话材料,奉献给在座各位,跟大家进行交流,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这段话说在前,把批评别人工作中的缺点说在后,调换一下说话的位置,那就比较得体了。别人也比较容易接受批评。

总之,说话是要讲究什么先说,什么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