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哈萨坟记事
24938100000016

第16章 休宁黟县之行:十一黄金周六人自助游(1)

六条汉子

六人晚餐已流行于北京、上海、厦门等地,而六人自助游,好像还没成为时尚。六人晚餐的英文是“3+3Dinner”,其意思是,彼此不认识的三男三女共进晚餐。而我们的六人自助游,其第一目的地是安徽休宁齐云山,却是六条汉子,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36岁;比我的大有老许、老金、老马,比我小的有小曹和小章,我是中不溜儿的,所以叫我老罗也可以(本文署名为罗家琪),叫我小罗也没所谓。补充一句,本来是有女同胞同行的,后来因种种原因,6+4或6+6的组合,终究没有形成。

车票是我去买的,是提前买的,去无锡西客站买,买的是无锡到屯溪的长途汽车,发车时间是10月2日早上6点。不过我只买了5张票,因为我本人,先要跑一趟溧阳看我父母去。不好意思的是,本人常囊中羞涩,一张票56元,五张票280元,本人口袋里没这么多钱。幸好买票那天,老马就在车站附近,是问他借了钱,才买到车票的。

追赶大部队

10月2日早上,我还在溧阳戴埠吃早餐呢,小曹的短信就发过来了。一是告诉我他们已经上了车,二是要我在中午11点前,赶到宣广高速公路宣城东收费站下车等他们。我是希望按时赶到的,可溧阳汽车站去宣城的长途汽车,不肯提前开车。所以,尽管溧阳距安徽比无锡近,也尽管我坐的车和他们坐的几乎在同一时间达到郎溪十字镇,可他们走的是刚通车不久的高速公路,我走的是上世纪的乡村大道,其速度不可同日而语,眼睁睁看着他们的车,从我眼前飞过去。

人总是这样,一步错就步步错。到了宣城,没有到屯溪的车,只好先去绩溪;到了绩溪,也没有到屯溪的车,只好先去歙县;到了歙县,有到屯溪的车了,是最后一班;到了屯溪,有到休宁的车,也是最后一班。坐上到休宁的车,付了3块钱车票,小曹又发来一个短信,这是当天的第N个短信了,叫我在途中的古城岩下车。古城岩是一个刚落成的新景点,司机和卖票的都忘了叫我下车,幸好我旁边的一位乘客记性好,提醒我快下车。等车子把我扔下公路时,天已黑了,隔了200米远,有人影大声叫我,有叫小罗的,有叫老罗的,这时我才追上了大部队。

财务总管

一行六人由古城岩到休宁,其车票也是3块钱。到了休宁住县委招待所,那儿正好有一个有6张床的套间,且有热水龙头可以洗热水澡,住宿金为180元。这时候,我毛遂自荐当大伙的财务总管,是仗着30年前当知青时当过知青农场的会计兼出纳有底气。也料想,即使算错了账,也亏不到砸锅卖铁。行!没人有意见。每人先交300块钱,全交给我。于是我的钱包突然鼓起来,竟有了当了富翁的错觉。

晚饭找一家人气旺的餐馆很重要。来吃饭的人越多,说明这家餐馆厨艺好或价格便宜。休宁的餐馆,有点欺负外地人,一盘野味当地人吃是20块钱,外地人吃是35块钱。看你是不是外地人,是看你会不会说本地话,不是看你的身份证。我们中没一个人会说休宁方言,所以只好伸长了脖子由人家宰。不过平心而论,那顿晚餐吃得不错,首先是味道不错,其次是价格比我们无锡低。六条汉子喝酒闲聊,不亦乐乎,单是啤酒,就喝了90块钱。结账时,个个都醉醺醺的了,连酒带菜,吃了268元;我让大伙看着,看我有没有多抽钱给人家。

齐云山

第二天,10月3日。早上醒来时,才发觉没脱衣服没脱袜子就睡着了。除老马和小章还算清醒,洗了热水澡,其他人都是和衣而卧,烂醉不醒。早上洗漱时,我补了个澡;没热水了,洗的是冷水澡。

休宁的齐云山,是我们的第一目的地。现在我们才开始讨论第二目的地是什么地方。老许和老金年纪大且极随和,其态度是,你们上哪我上哪。小曹是第N次来皖南了,只想找皖南的角角落落去钻。最后我们同意小曹的意见,由齐云山经黟县,往黟县西北方向走。

齐云山是道教胜地,号称中国第一道教村落,乾隆称其为江南第一名山;也是乾隆的第N个江南第一名山。休宁到齐云山15公里,车票也是3块钱。想当年徐霞客是徒步走过去的,郁达夫是坐了轿子去的,我们是坐面包车去。显然行走方式不同,游山玩水的收获也不同,写东西的成就也不同。

下了车,看见一座名为登封桥的古桥蔚为壮观,这是我所见过的桥面最宽的古桥,并排走三部卡车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古人造这么宽的桥走什么?我拿相机拍到一部装满了粮食的独轮车,两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正吃力地往桥面上走。桥头有一座牌坊,桥身古朴大气。小曹和我都拍了桥上的一块石碑,拍石碑上的字。那是清朝立的,其碑名为“府正堂峻示”,内容是保护大桥,“不许磨刀”、“禁止戳鱼”,不然“拿究不饶”。

齐云山高585米,有索道上去。年纪最大的老许,不认为有坐缆车的必要,所以我们拾阶而上,悠哉游哉,走上去。卖门票的在山顶上卖,节日价格是60元,平日价格是38元。我们中有人有记者证,有人有三寸不烂之舌,居然说服了卖门票的由免费我们入内,其条件是,给齐云山写文章。而写文章的任务,最终落在了老许、小曹及本人头上。这不,本人正在写。

张三丰

齐云山以前是知道的,不然不会直奔这里。但齐云山有张三丰墓,就茫然不知了,不晓得这位生前不修边幅的著名元代道士,是在齐云山“殓身于缸中,封固于混元洞内”的。

张三丰的出名,不是他“赤足雪里,尘垢遍体”,有张邋遢名号,而是被中国武术界奉为太极拳第一祖师。六条汉子中有三条是学过太极拳的,老马、小曹及在下老罗,三个人先拜了拜祖师爷,然后像摸鱼一样云起来手,不是班门弄斧,而是请祖师指点。祖师的石像,给香火熏得黑黑的。按民间说法,若有灵验,当托梦相告。至于哪一天托梦指点,却不得而知。

道家跟常人不同。张三丰墓其实不是墓而是洞,这个洞,应该就是张三丰羽化之处的混元洞。洞外是一座石龛,石龛内是石像,两旁各有一口八角井,井壁上刻有八卦符号。

这边是齐云山道教气息最浓重的地方,不惟有张三丰墓,更有一座座巨石祭坛。俺老罗30年中跑了28个省市,却从没见过如此神秘的处所。其之所以神秘,一是那些巨石的排列和重叠,给人以压迫感觉;二是那儿的石头,甚至整个山体,全是红颜色,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俺老罗纳罕的是,这座山是红颜色,为什么古人称它为白岳?黄山和白岳,远在唐代就著名。黄山是黑石头多,古代称其为黟山是名副其实,称齐云山为白岳,就莫名其妙。不过想到搞道教的总爱故弄玄虚,也就释然了。

露天午餐

齐云山最壮观的地方是洞天福地,亦称一门天。那座红色的门洞,在远处看,活脱脱是一头大象的鼻圈儿。那边游客最多,上面有著名的摩崖石刻,下面有八仙洞、雨君洞等不一而足。雨君洞是啥?是供奉龙王的,其石刻憨态可爱。

我们中国人说,某个地方是洞天福地,是指那儿海拔虽高,庄稼却长得好。九华山如此,天台山如此,齐云山亦如此。我们当天的一顿午餐,是在一株古老的黄连树底下吃的。面对近处红色的象鼻圈儿,面对远处蜿蜒的横江和皖赣铁路,面对更远处的大象一样的群山,我们喝酒闲聊,心旷神怡,饭钱酒钱为108元。

补充一句,横江是新安江的正源,新安江是钱塘江的正源,钱塘江是东海的正源。哦不对,不能这么说,也流入东海的长江,比钱塘江大。抱歉抱歉,喝多了,讲错了。

路边拦车

下齐云山也是走下去的。一路上,年纪最大的老许,给年纪最小的小章,讲**********的事情,讲得绘声绘色,且曲折离奇,或悲伤,或欢喜,小章竟听得入迷。山下有十多个女人等我们坐她们的黄包车,说是到公路有九里呢。俺老罗跑过地质,稍有野外经验,知道没有这么远,而老许是不忍心坐女人当车夫的黄包车,所以我们继续朝前走。果然没走几步,就到公路边了。

站在路边等车,七八部面包车都停下来又走了,怕超载不敢搭我们。后来碰到一部空车,是去黟县接游客的,爽快让我们上车。司机胆子大,不怕死,车子在悬崖峭壁间拐来拐去,却开得比F1赛车还快。到了黟县,收我们每人5块钱,按客运车票来收,没拿刀宰我们,没多收一分钱。一路上到处是警察,发现超载则严惩不贷,所以前面那些面包车不敢载我们,是有道理的。

黟县

去过皖南的都知道徽州的著名,而去过徽州的,都知道黟县的著名。最著名的徽州古村落宏村、西递和南屏,全在黟县境内。我们中除了我,没人没去过这三个村子,所以我们必须找一个游客稀少且风景不错的地方去玩。

在汽车站门口打听,有两个地方可选择,一是泗溪,二是宏潭。泗溪比宏潭山势高,但走宏潭不会走回头路。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也不肯走回头路,所以我们一致决定去宏潭。

宏潭是黟县底下的一个乡,到那儿有三四十公里,包一部面包车,开价150元。我们中老马是讨价还价的高手,还到130元,再也还不下去了,我们就到别处去,跟别处的司机谈价钱。走过一座桥,碰到一个年轻司机,80块钱就肯去,于是赶紧上车,怕司机后悔变卦。

上车后,才发现那是一部小货车,前面的驾驶楼只能坐三个人,后面的闷罐车厢地方大,但没座位好坐。司机找来三张塑料凳,我们中年龄最小的三个人,自然也包括我老罗,就拿塑料凳坐在后面的闷罐里,从黟县坐到宏潭。

这条路前面一段非常糟,小章年龄最小却体量最大,没出县城呢,塑料凳就在他的屁股底下粉身碎骨了。小曹不怕颠,只是吃不消车门松松垮垮的撞击声音,那120分贝的噪声,吵得他心烦意乱,晚上不肯喝酒了。

古村落

宏潭的老房子,没宏村那边的古老,却也是马头墙错落有致。第三天,10月4日早上,我第一个起床,一个人在晨雾中走石板路闲逛。这时才觉得数码相机好,我用的是佳能IXUS430,像素是410万,不怕光线不好,这就非常好。

我是一面走,一面拍照片。这村子十分安静,连狗都不带叫的。虽然明清时代的老房子,在**********中被扒了,但村子里的深邃小巷,小巷里的石板路及排水系统,以及村中那株高大的古柏,其树龄应在500年以上,均给人以古朴浑厚的感觉。

后来小曹也出来了,老金也出来了,我们三个人碰到一起边走边聊。再后来,碰到一个杀猪的。我拍下了杀猪凳、杀猪盆和杀猪佬,还拍了那个搁在矮墙上的白猪头。杀猪的告诉我们,这儿每天杀一头猪,可前后几个村子,往往一头猪都卖不完。再后来,看到一所小学,其墙上写着一行字:“如果你认识这行字,请感谢你的小学老师。”

看到菜园旁的几只母鸡,看到其中一只趴在木栅栏上,你就知道这座村落有多安宁。不但安宁,而且淳朴。我们是住在乡政府旁边的一家私人旅馆里的,其开价是,每个床位10块钱,被子床单全干干净净,且有太阳能热水器洗澡,问可不可以降到8块钱,老板娘点点头,竟接受呢。结账的时候,我缺一块钱零钱,老板娘说算了。我从老马那儿借了一块钱给她,转身间却找不到她了。后来找到了她的丈夫,那男人只摇头,意思是不用给了。我把那枚硬币塞到他手里时,他蛮难为情的,蛮不好意思,仿佛这块钱是我施舍给他的。

越野吉普

宏潭的那顿早餐不错,有面条、馄饨、花生米、茶叶蛋不一而足。小章喜欢早上也喝酒,喝小瓶红星二锅头,酒钱他自己出。小吃店的店主夫妇,会做好吃的咸菜饼,自称是祖辈传下来的。

一面吃早饭,一面跟一个年轻司机谈价钱,这时我们已打听到前面的五溪山是个好去处。又要去五溪山跑一趟,又要在天黑前赶到石台县的七都镇,就要包一部车。那人有一部北京越野吉普,这车子跑山路再合适不过。谈价钱是老马跟人家谈,先问去五溪山多少钱,后问去七都多少钱,最后问包一天车多少钱。最后谈妥,车钱为180元,行程在五十公里内。

这部越野吉普是公路监理所的退役车辆,十有八九报废车。司机叫我们放心,虽然他今年刚拿到驾照,但开车已开了十多年,出不了事。上五溪山的路全是土路,就吉普车那么宽。好像修得早,两边的树很茂密,把路遮没了,车子在幽幽的树洞里走,竟始终不见天日。开始一直是上山,盘旋而上,上到白云间;后来是一直下山,盘旋而下,下到深深的沟底。这车子通常只能坐4个人,我们是前排坐1个,后排坐4个,后面的行李舱,再坐1个。进去的时候小章坐行李舱,半路上小曹换他,出来的时候轮到我坐;就坐在人家的工具箱上,腿脚能够自由伸展,这比前一天的闷罐车要好得多,于是幸福感从心头油然升起。

三峰四潭

司机说沟底有三个自然村,把车子停在中间一个村子里,车门车窗全锁好,他跟着我们在山里走。我们请他找一家山民给我们做午饭,就在山里人家吃。

五溪山石壁高耸,溪水清澈,其溪水中的石头有多大,山坡上的竹林有多绿,只有到过那里的游客才最清楚。那时候,除了我们六条汉子,那道十余公里的秀丽山谷,看不到一个外地人。小章的数码相机忘了充电,眼睁睁看着满目的好风景后悔莫及。我替小章拍他要拍的地方,两个人一直落在大部队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