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侠隐于市
24918500000056

第56章 开学

时间过得很快,各大高校陆续开学,但是新生还没到报到时间,所以这几天杨建都在忙公司的事情,孙勇那边的组装电脑首批五十台投入使用之后顾客反应都很不错,杨建又从他那订了一千台,二十多家网吧,每家预备投放五十台。

飞扬网络旗下网吧已经陆续开业,但是网管还是紧缺,还好各学校都已陆续开学,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这些方面的专业,杨建专门在各学校里张贴了招聘信息,有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需要积累实践经验,所以招一些这样的学生让他们课余时间过来做兼职。虽然他们的工作时间不稳定,但是胜在人多,一个网吧有可能会有五六个网管轮流过来上班,这样杨建就有时间慢慢找稳定的专业网管人员了。

而且杨建也让专门面试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刘丹和陈晓红两人跟通过面试的兼职学生说,以后如果想留在飞扬网络工作的,可以直接加入公司,不需要再在网管岗位上试用一年。当然现在这些学生是不会有留在飞扬工作的想法的,想想自己四年大学本科毕业,居然在一个网吧工作,说出去自己都觉得丢脸。主要还是现在飞扬网络的确只是一个网吧,如果要想留住人才,那你除了不菲的薪水外还需要给人光明的前景。这都是当时大学生的普遍想法。

刘丹和陈晓红两人也很快进入了角色,自从那天答应加入飞扬网络之后,第二天两人便搬进了那个网吧的小卧室,用她俩的话说是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其实就是因为这里有网络,有空调,而且每天还有康惠的快餐吃,比在宿舍住舒服多了。

杨建没办法,只能在楼上再开两个房间出来。一个小卧室一张小床,两个人睡太挤了,杨建就索性再给她们一人住一个房间,另外一间还是给值夜班的人住,当然暂时还是由他住着,他也觉得住这比较方便。三个人住在这,杨建又去买了个全自动洗衣机,又装修出一个浴室,这环境,哪是工作的啊?简直就是享受的。

等开学后,刘丹和陈晓红就不能那样住在校外了,只能没课的时候过来这边,做一些专业的作业,处理一些网吧的事情。她俩不愿在宿舍待着主要还是这里舒适的环境,宿舍虽然也有网络,但是那都是校园网,网速太慢了,哪里有网吧的速度来得快,用惯了网吧光纤的两人怎么可能还能忍受那龟速的校园网?而且两人也习惯了这里一人一个房间的舒适环境。康惠的快餐也比学校食堂的大锅饭好吃多了,关键是不要自己掏钱。

康惠那边动作也挺快的,从上次杨建跟曹云提议在大学城开门店也就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他们硬是把门店都开起来对外营业了。杨建又让这几家康惠的门店印一些菜单,分发到各网吧,到网吧来玩的人基本都是没有时间概念的,玩着玩着就肚子饿了,然后就直接让网吧工作人员帮忙点个外卖,网吧把订单发到康惠外卖系统,没多久,康惠的外卖就会送到网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康惠的外卖系统也越来越成熟,现在不仅有电话订单,还有网络订单,当然这个网络处理订单的还是比较原始的方法,康惠先把网络上的联系方式球球号印到名片上,分发给每一位顾客,也在门店显眼位置宣传这种方式。顾客回去之后只要用球球号加康惠球球号好友,每次订餐就把自己需要的东西和自己的地址发给康惠,康惠球球客服把一个时间段内的这些信息都逐条复印到一起后打印下来,拿给外卖部,后面的就跟电话订餐一样了,根据顾客需要配餐,然后让送餐员送到顾客手中。对了,球球号是一种最近兴起并快速蔓延的一种网络即时聊天工具。

就这开学没多久,康惠的外卖生意就好到爆,都是送到学校的,很多学生要么是没课不愿意自己出去吃饭,要么就是嫌食堂排队麻烦,还有就是嫌食堂的不好吃的,当然也不乏装逼的。

可惜好景不长,你外面的快餐送进了校园,我们学校的食堂的肯定不干了,我承包食堂可是给了学校钱的,现在居然让学生吃外面的快餐,不吃我的,那我还赚什么钱啊?我不赚钱,我哪来钱给你学校啊?所以这么一闹,学校就让门卫不要放这些送外卖的人进校了。

学校其实也没错,你学生出去吃,我管不着,但是你这样随便让外卖进来像什么样?这不明摆着说学校伙食不好嘛!而且,你要是吃坏了算谁的?你在学校里面吃东西吃坏了,谁知道你吃的是食堂的还是吃的快餐?我们学校食堂招商可是有严格要求的,别到时候因为吃了外面的快餐吃出问题来了,最后赖到我学校头上来了。

当然杨建对自己家的东西是绝对有信心的,所以他敢让康惠的快餐进校园。但是现在学校不让你进了,你能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到校门口来拿?那人家还不如直接去食堂吃呢。

不过杨建还是想到了办法,送餐员不要穿康惠的制服,装快餐的保温箱改成保温背包,不就行了么?这样的行头,怎么看都是学生的行头,你门卫总不能看到背包的学生就拦下了检查吧?如果觉得背包装得比保温箱少可以多走几趟,一辆送餐的面包车配一辆自行车,送餐面包车外面有康惠的标记,只能停在校门外还得离得远远的不能让门卫看到,然后让送餐员骑上自行车背上保温包,骑进学校,这样总不会被门卫拦了吧?

就这样,康惠的快餐又再一次在各高校内盛行,虽然也有学校严打过,但是基本都是屡禁不绝。因为好的东西终究是好的,终究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你防是防不住的。你越想防,那越说明你这个学校的食堂的东西不行,如果你有信心的话,为什么要防呢?如果你食堂的东西好吃,价格也合理的话,哪会有学生去吃外面的快餐?更何况康惠盛名在外,不像有些无证摊贩那样让人不放心。跟风只会一阵,不会长久,一旦是长久的,那就不是跟风了,而是成了习惯,而最难改变的也就是习惯。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杨建眼前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拜见下那位当年要保自己上江大的李教授。这都开学好一阵了,虽然自己也还有几天就要去报到了,但是报到之后就是大半个月的军训,哪里有时间去找李教授。而且像李教授这样的大忙人,肯定也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

特意找了一个没有课的上午,刘丹和陈晓红带着杨建到艺术学院办公区,找了个老师问李教授在哪里办公。那位老师问是哪位李教授。杨建说就是那位管招生的李教授。那老师可能也是最近一两年才来的新老师,听杨建要找管招生的老师,就对杨建说本科招生都是归学生处招生办管,你要找招生的老师要到那边去找。

刘丹和陈晓红又带着杨建估摸着大概位置找到学生处,又问了人找到招生办,但是招生办里面只有一个年轻的老师在里面,杨建问了下好像也不认识什么李教授。这下杨建傻眼了,这特么怎么办?难道自己当年被骗了?想想不可能啊,当初他自己也没说自己管招生,是江南市当时的教委主任说的,而且看他们当时的样子,这个李教授绝对不是第一次去江南市,而且,后来龚梦娇的妈妈也证实了的确是有特招委培存在的,那就说明这个李教授不可能是骗子。但是现在怎么就找不到人呢?最奇怪的是,居然没人认识他。

怎么办?自己又不知道他全名,也不知道当时他们有没有提过他全名,就算说过,自己也忘掉了,都那么多年了,自己一直只知道他叫李教授,姓李的教授很多,但是又是搞音乐,又是管招生的,肯定很容易找,当初杨建就是这么想的,谁知道都已经找到这了,特么居然跟我说没有这个人。

唉,早知道当时就问问清楚了,现在过来直接就抓瞎。自己师傅郭老师应该知道吧,要不晚上回去打电话问问。现在郭老师肯定是在学校上班,要是有手机就好了,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了。

想到手机,杨建其实早就知道移动通信已经慢慢在往小型化发展了,现在已经有很多有条件的人开始使用那种小型的手机,取代那种大砖头一样的“大哥大”,杨建没有买主要是感觉自己一个学生拿着个手机是不是有点太显摆了?关键是,现在用手机的人还是不多的,自己拿着手机似乎也没什么用啊。所以杨建一直都没有想要买手机,根本用不上啊。

现在有事了才忽然发现还是有个手机比较方便,到时把郭老师家里办公室电话都存上,那基本就能很快找到他了。

现在还是先回去吧,找不到人,待这也是浪费时间。因为下午有课,刘丹和陈晓红也就不跟杨建去网吧了。这么两个地方转下来,找人找了这么一大圈,居然已经快到中午吃午饭的时候了。所以杨建也跟着刘丹和陈晓红两人来到江州大学的第一食堂吃午饭。

刘丹和陈晓红告诉杨建,江州大学栖林校区一共有南北两个食堂,南食堂就是第一食堂,很多年级高一点的都叫它老食堂。而北食堂就是第二食堂,高年级的都叫它新食堂,新食堂是去年才启用的,也就是刘丹他们这一届的学生进来之后刚刚开放,他们可不清楚这个是老食堂还是新食堂,只知道这叫北食堂或者第二食堂。

南食堂离着学校行政办公楼比较近一点,所以三人从行政楼出来就近走进了南食堂。据刘丹说,这个南食堂一楼是快餐,二楼是各类小吃和小炒,三楼是比较大的有点像饭店一样的宴会厅,当然了,人少,少炒几个菜,他们也是做的,只是价格要比楼下稍微贵点。

上次因为要请杨建吃酸菜鱼因为没吃成,所以刘丹和陈晓红准备今天带杨建到这个三楼来吃酸菜鱼。据刘丹说,这家的酸菜鱼味道也还不错。